從新能源車到第六代戰機 中國科技怎麼突然爆發了?
2024年12月22日,沈飛第六代戰鬥機首飛成功。
2024年12月26日,成飛第六代戰鬥機首飛成功。
2024年12月27日,中國自主研制建造的076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下水。
同日,西飛基於運20B平台的預警3000型預警機首飛成功。
2024年12月29日, 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正式出塢。
2024年年末,一向遮遮掩掩的中國軍工企業徹底「不講武德」了。
中國第六代戰鬥機首飛,48小時的沉默後,美國終於有了動靜,不過不是五角大樓的直接回應,而是來自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的間接回應。洛馬公司表示,將協同美國空軍對F-22「猛禽」戰機進行現代化升級,以應對新的挑戰。洛馬公司@了美國空軍,也就表明這是官方立場的一部分。
四川艦也頻上美國媒體。CNN稱,四川艦為迅速擴張的中國海軍增添了一艘強大的先進戰艦,「朝著與美國軍事力量抗衡的目標邁進」。美國《新聞周刊》稱,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報告, 076型兩棲攻擊艦比現役全球最大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更大。實際上,在五角大樓12月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中也多次提到了076型兩棲攻擊艦。
半個月前,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之間成立 「失敗者聯盟」,以應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就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回到20多年前,北京長安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大部分是本田,桑塔納,現代,捷達,尼桑,奧迪,幾乎見不到國產車,如今韓國車已經基本退出了市場,德國車和日本車的市場份額一步一步被侵蝕。
正如韓國現代車在中國的「絕跡」,韓國人感觸最深。因為他們的優勢項目現在都被搶占了大量的市場,比如說鋰電池領域,韓國的LG化學曾經是該領域的世界霸主,可是隨著我們寧德時代的崛起,LG化學的市場份額已經縮水到了1/3。還有造船行業,曾經韓國天下無敵,可如今中國造船業接到的訂單已經是韓國的3倍有余。至於液晶面板、汽車、半導體這些領域,韓國也全面的受到了中國的擠壓。
連美國也是切實感受到了嚴重的危機感。就以華為一家企業來說,手機領域在挑戰蘋果,鴻蒙系統在挑戰谷歌,華為在數據庫領域在挑戰甲骨文,還有自動駕駛、AI大模型領域、電腦操作系統領域,華為也分別在挑戰特斯拉、英偉達和微軟公司。一旦華為徹底完成蛻變那恐怕將掀翻半個矽谷。而中國不止一個華為公司,還在其他領域也在對美國的產業發動全面沖擊。
更別說,天宮空間站,嫦娥五、六號登月返回, C919大飛機,福建艦、四川籍艦,第六代戰機......從日常生活到軍工高尖,為什麼短短這麼20年里,中國好像發生了科技大爆炸一樣,令人應接不暇?
很多人喜歡將成功解讀為傳奇,但其實中國科技這些年取得巨大成就,並沒有什麼神秘,核心就是厚積薄發,如今時間到了而已。社會改革家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講過一個故事:好像一切都無濟於事時,我去看一個石匠敲石頭,他敲了大約一百下,石頭上連條縫都沒有,而第一百零一下,石頭裂成兩半。我知道讓石頭裂開的不是最後那一擊,而是前面每一擊。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科技進步,也是一種「敲石頭」。
回望,第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了現代教育。西方世界在長達200年的時間里,培養出了海量的理工科人才。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教育積累,才奠定了這次「科技爆發」——印刷機、發電機、塑料、發報機、電話機、白熾燈、內燃機、人造纖維、廣播、錄音機、飛機等等被爆發式的發明創造出來。
其實,中國的科技爆發之路,也是這個「路線」。建國之初,中國只有簡單的掃盲運動,有了工人,但這種識字人口沒有經過體系的教育,根本解決不了科研的問題。在面臨封鎖和國家安全軍事壓力的情況下,科研只能「保重點」。一直到1986年,中國才第一次提出了「九年義務教育」,開始成體系培養現代人才。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正式出爐。
如果看看中國一些關鍵項目的科研團隊就會發現,整體年齡驚人地年輕!中國天眼FAST團隊,平均年齡35歲;嫦娥六號科研團隊,平均年齡為32歲;北斗衛星團隊,平均年齡36歲;2023年的院士評選中,40多歲的院士,已經成了主流。就這樣,一批批理工科人才像流水線一樣誕生,開始大量填充各行各業的崗位,特別是研發崗位。讓中國第一次擁有了在規模上能夠匹敵發達國家的研發群體。
截至2024年5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861人;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共964人,加起來有小2000人。次之是各級的教授,這類人才中國有近25萬人,是若幹個科研課題的負責人。再次是具備科研能力的碩博研究生,博士有61萬人,碩士有1100多萬人,他們都是各個科研項目的主力軍。此外,還有4700萬接受了本科教育的本科生。20年的時間里,中國積累了幾千萬的工程師和理工專業人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科研人才體系,這個體系大到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去覆蓋每一個有前景的科技領域。
當然,國家也提供了物質環境。以世界公認的科研投入指標——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來說。從目前來看,美國一直是科研總投入最大的國家,2000年,美國的R&D經費是2773億美元,中國只有100多億美元,美國是中國20多倍。2023年美國R&D經費是7132億美元,而中國是約4700億美元。更關鍵的是,中國有足夠大的製造業,容納這些科研人才;有一系列評比評選機制,來篩選這些科研人才;有國家引導的一系列科研體系,來組織這些科研人才;還有蓬勃發展的民營經濟,以技術入股來激勵這些科研人才。搞科研的人多了,量變是會引發質變的。
科技,並不是一棵線性的,而是像一個密密麻麻的立體網絡,各個分叉互相糾纏互相聯通,又互為必要條件。這些技術,涉及上百個門類,每個門類還有數百個前置科技點,缺了哪個都不成。而中國,就是靠著這幾千萬人,默默啃下了數以百萬計的前置科技,用密密麻麻的科技節點織成了一張科技大網,最終才迎來了如今的成果大爆發。
且不說,發表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中國全世界第一,中國論文被引用數世界第一位,中國發明專利的數量第一。法國《費加羅報》報道,在被視為未來數年至關重要的44個創新領域中,中國已在國防、航天、機器人、能源,以及環境、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先進材料和量子技術等37個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法媒感嘆:現在的中國科技行業,就像寒武紀時代的物種大爆發一樣可怕。
舉個例子來說,在2018年,《科技日報》曾詳細列出中國在科技領域面臨的35項關鍵核心技術挑戰:光刻機、芯片、操作系統、觸覺傳感器、真空蒸鍍機、手機射屏器件、航空發動機短艙、iCLIP技術、重型燃氣輪機、激光雷達、適航標準、高端電容電阻、核心工業軟件、ITO靶材、核心算法、航空鋼材、鈗刀、高端軸承鋼、高壓柱塞泵、航空設計軟件、光刻膠、高壓共軌系統、透射式電鏡、掘進機主軸承、微球、水下連接器、高端焊接電源、鉀電池隔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醫學影像設備元器件、數據庫管理系統、環氧樹脂、超精密拋光工藝、高強度不鏽鋼、掃描電鏡。然而,6年過去,中國已經完全突破了其中的28項,其中5項世界領先。另有6項可小規模量產,未突破的僅剩光刻機一項,但也指日可待。
哪有什麼技術井噴?哪有什麼科技爆炸?我們看到的只是長征的勝利,而勝利的背後呢?是中國政府幾十年的一脈相承的頂層設計,是中國「再窮不能窮教育」砸鍋賣鐵的投入,是中國人在血汗工廠用「七億件襯衫」換來的科研資金。
中國人,很喜歡一種植物——竹子,古代文人經常用「君子如竹」來自喻。湖南的毛竹,筍尖破土而出後,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四年的時間,竹子生長的高度僅僅有3厘米,緩慢到幾乎看不見它在生長。但是到了第五個年頭,毛竹就會以30厘米的速度生長拔高,只要一個半月的時間,就能長到15米高。其實,前四年毛竹不是不長,而是在紮根,在地表不顯山不露水的時候,毛竹的根系已經延伸了數百平米,為接下來的爆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科技,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