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蔡英文「隱性台獨」 賴清德「兩國論」向北京政治宣戰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賴清德在今(10)日的雙十演說中,重申兩岸「兩國互不隸屬」主張,這標誌著他與前任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進行了明顯的切割。雖然他在演講中提到「無論喜歡稱呼我們自己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我們都要有共同的信念: 我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但從其一貫立場與政策路線來看,賴清德的「台獨本色」昭然若揭,且他明確改以「兩國論」取代傳統的「台獨」路線。

賴清德的這一立場,雖非明確宣布台獨,但以「兩國論」作為替代,實質上更具挑釁意味。這不僅表現在他從選前到就職以來的發言,也展現在他的具體政策上。賴清德雖然多次聲明無意宣布台獨,但他的政治論述與政策方向,顯示出他正以「兩國論」逐步推動實質上的台獨路線。這與蔡英文的「隱性台獨」相比,是更為直接和激進的表態,也給台灣未來兩岸關係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10月10日,賴清德於台灣總統府前發表任內首次雙十演說,強調兩岸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台灣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的「台獨尾巴」

賴清德自上任以來,便頻繁使用「台灣」來替代「中華民國」,這一選擇反映出他試圖在國際舞台上重塑台灣的政治地位。這與蔡英文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蔡英文在其任內,儘管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成了北京眼中的「隱性台獨」,縱使緣木求魚,但蔡英文並未完全摒棄兩岸對話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初期,她仍試圖保持與中國大陸的溝通渠道,並多次強調兩岸應該展現「智慧與彈性」,以冷靜的方式處理問題。

然而,賴清德顯然無意延續這種謹慎的平衡策略。在其雙十演講中,他並未提及「九二共識」或《中華民國憲法》,反而多次強調兩岸「兩國互不隸屬」,演講中提及「台灣人民」多達13次,稱呼對岸也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過往的「對岸」、「北京當局」,或「中國大陸當局」,賴清德此舉無疑是在劃清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界限。儘管他聲稱台灣不會宣布台獨,也搬出類似蔡英文「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等「四個不變」偽裝護體,但其總總表述事實上已經越過了蔡英文的「維持現狀」紅線,進一步推動兩岸對立的升級。

這樣的立場標誌賴清德的「台獨尾巴」早已尾大不掉。儘管他避免直接宣稱台獨,但實際上,他的「兩國論」已經在本質上等同於台獨,甚至更具挑釁意味。

10月10日,賴清德於台灣總統府前發表任內首次雙十演說。(台灣總統府提供)

以「兩國論」告別蔡英文路線

回顧蔡英文過去8年任內,一直試圖尋求國際支持,企以「台灣問題國際化」作為保護台灣的策略——她的做法縱然被北京視為台獨路線的一部分,但蔡英文行事相對謹慎,也至少明瞭兩岸關係再如何惡化、再如何難以共識政治默契,也應避免在言辭上過度挑釁北京,不敢貿然行事的蔡英文,只得取巧借道國際力量,以「台灣問題國際化」作為「隱性台獨」自保,求取在兩岸對立中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然而,賴清德顯然選擇了更加直接和激進的方式,告別了蔡英文的「隱性台獨」路線,且更加膽大妄為。

明確來說,賴清德的「兩國論」實質上就是對北京的一種強烈政治宣戰。他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和10月10日的雙十演說中,均重申了兩岸「兩國互不隸屬」的立場,這與蔡英文試圖維持的現狀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蔡英文的「隱性台獨」策略,雖然在北京眼中也是一種挑戰,但至少國際社會能夠接受這種相對溫和的路線。特別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他們尚能容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且基於蔡英文對美持以「0意外」交往,促使美方多次認定她並未直接挑釁中國。然而,賴清德的「兩國論」無疑將這一微妙平衡打破,可能導致台灣失去部分國際支持。

原因無他,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基於國際地緣政治現勢,哪怕民主理念與台相近,但再怎樣也無法接受、無法忍受一個逕自以「兩國論」包裝台獨的賴清德路線在「麻煩製造」的路上狂飆。

賴清德勝選後,特別感謝蔡英文這八年的執政。(梁鵬威攝)

「台灣人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對立面

爾今,賴清德的「兩國論」以及其激進的兩岸政策,無疑會引發北京更強烈的反應。在雙十演說前,北京已經透過軍事行動表明了其不滿。自10月9日清晨至10日清晨,解放軍派出了多架次軍機和艦艇在台海周邊活動,並跨越海峽中線,這是一種明顯的警告信號。

北京對於台灣的挑釁行為高度敏感,賴清德的言辭可能會促使中國大陸採取更為強硬的措施來回應。未來,台灣可能會面臨更多的軍事壓力和國際孤立,尤其是在北京不斷加大對台灣的外交打壓下,台灣的國際空間將進一步受到侵蝕。

尤其賴清德在雙十演說中多次強調「台灣人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對立,這必然將加劇兩岸之間的緊張局勢。雖然他在演講中也提到希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但他的政策立場已經脫離了他曾經允諾要繼承的蔡英文路線,甚至與過去兩岸對話的基礎形成了明顯的斷裂。

賴清德8月23日主持執政後首場八二三炮戰追思祭悼典禮時,提出台灣不再反攻大陸,但也不願意受共產黨統治。(台灣總統府提供)

簡言之,賴清德在兩岸論述上明顯斷裂於前任蔡英文的繼承,其路線更近似於陳水扁的「自我烽火」:顯然,賴清德已經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不能台獨,那就用「兩國論」代替,這既是向北京的政治宣戰,同時也將向蔡英文執政時期,所謂的「理念相近國家同行」、「台灣問題國際化」路線的告別。

是以,賴清德接連發表以兩岸「兩國互不隸屬」作為變體的「兩國論」,標誌著台灣在兩岸關係上的重大轉變,透過今次雙十演說,賴清德已然表明,今後他將走上自己的路:告別蔡英文路線、以「兩國論」遂行台獨目標、向北京政治宣戰,以及不再援引國際力量支持台灣,而是台獨的路由他自己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