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5周年|讀懂中國,從北京中軸線開始
提到北京你會想到什麼?是萬里長城,還是紫禁城,抑或是天安門廣場?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中軸線始建於元,成型、豐富於明清,發展、傳承於近現代,是逾7個世紀城市歷史遺存不斷累積疊壓的結果。該中軸線全長7.8公里,由15處遺產構成要素組成。中軸線北端為鐘鼓樓,向南經萬寧橋、景山,過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分列中軸線東西兩側。
國慶長假前,《香港01》記者由南向北行走了這條中軸線,不得不說,這不僅是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座標,也藴含着中國的秩序觀、天下觀。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讀懂了北京中軸線,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讀懂了中國。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北京中軸線很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中」。比如人們熟悉的「和而不同」、「中道」、「允執厥中」等,中國古代典籍將都城選址的「擇中」位置與天地萬物的調合、國家社會的安定緊密聯繫在一起,北京中軸線尤其是這一文化和理念的體現和承載。
其實這一理念也體現在中國對外關係政策中。比如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社會紛紛猜測和追問中國究竟是挺俄還是挺烏,還有不少聲音要求中國譴責俄羅斯的戰爭行為。但中國始終沒有站隊,因為基於中國政治文化的慣性,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擇題,而是有着複雜的過程和歷史經緯,唯有「中道」才可能找到停戰促和的有效路徑。
再比如中美衝突,習慣了霸權替代邏輯的美國堅定認為強國必霸,所以必須在中國將強未強的時候將其遏制住,而在中國看來,中國自古以來就不屑於改變異族的宗教信仰,也對擴張領土並不熱衷。9月初在2024全力以赴峰會(ALL-IN SUMMIT 2024)上,著名國際關係專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瑞·薩克斯的對話很能說明問題,前者完全站在美國的利益和立場上,後者則儘可能站在第三方乃至人類的立場上,自然高下立判。
其次,北京中軸線內含着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中華文明被認為是持續時間最長且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的古老文明,從文明的載體來看,中國幾千年來雖然政權不斷更迭,但政治傳統和文化傳統始終保持着連續性。這一點,從北京中軸線所承載的元、明、清歷史就不難看出。在景山公園,至今還保留着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禎的自縊和殉國遺址。
也因為這樣的連續性,每一個新朝代的建立,都強調本朝對前朝的繼承和革新,而非簡單的推倒重來、崩潰重建。即便到了現代,中國共產黨作為唯一執政黨,也不斷強調政治繼承的連續性,對前任絕不會全盤否定,鄧小平推動的歷史決議對毛澤東「三七開」的評價,就是很好的說明。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中也說,中國的每一次分裂都被視為不正常的暫時現象,每次改朝換代後,新朝均沿襲前朝的治國手法,再次恢復連續性,中華文化的精髓歷經戰禍考驗,終得以延續。
最後,北京中軸線體現了中國一貫的「隆禮重法」。禮部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在中軸線上,為禮儀服務的區域佔有重要位置,重要的禮儀建築、必需品、儀式和王朝帝國的治理位於這裏,皇帝的言行舉止也歷來受到嚴格的「禮」的限制。
什麼是禮?荀子認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國家自然難以接受不受節制的慾望,因而採用禮制,為的是「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讓慾望追求與物質供應能夠維持平衡,有序發展,社會才不至於「亂」及「窮」,這就是建立禮制之所指。
權力、自由、共同體、社會關係都是社會存在的要素,任何一種要素被過分突顯,都可能破壞人自身以及共同體內其他人的權利。這就是為什麼不少人認為禮是法在中國的補充,甚至法是禮在中國的具體實現。歷史學家王賡武在《王賡武談世界史 歐亞大陸與三大文明》一書中直言不諱說,「禮」是一個絕妙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說,它是中國的法治替代品,但它並非處處令人滿意,因為要想把它制度化是非常困難的,儀式方面除外。從這個層面就很容易理解,為何中國的法治建設如此艱難,同樣也可以理解,為何中國在接待外賓和舉行主場外交時要如此「隆禮」。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隨着中國的崛起,世界範圍內都面臨着認識中國和認識中國共產黨的迫切命題,雖然拜登上台之初就將21世紀定義為民主與專制的對決,但顯然這樣的二分法並不足以概括中國。看今日之中國,就不可能不了解她的過去,不了解她的過去,就不可能預測她的未來。而要想讀懂中國,不妨從北京中軸線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