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內兩宗日本人遇襲事件:不能讓極端個案干擾國家健康發展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9月18日是「9·18」事變93年,是中國人「勿忘國恥」的一天。未想到的是,在深圳竟發生襲擊日本小學生的行為,觸動不少人在「9·18」紀念日的敏感神經。

襲擊事件發生在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44歲的男性嫌疑人鍾某已經被現場抓獲。據當天中國外交部的說法:「9月18日上午,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10歲學生在距離學校門口約200米的位置,被一男子刺傷。受傷學生第一時間被送醫並在全力搶救中,兇手已經被當場抓獲,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中方有關部門將依法處理。」9月19日,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公布,遇襲的男學生已經不幸身亡。

因為9月18日是特殊的日子,不少人擔心襲擊事件是否與民族仇恨情緒有關。不過應該明確的是,「9·18」紀念日「勿忘國恥」與日本小學生遇襲是兩回事。中國人牢記歷史教訓,不讓悲劇重演,與中日友好相處、互利共贏都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日本小學生在深圳遇襲是無差別攻擊還是針對日本人的襲擊。事件地點發生在深圳日本人學校約200米的位置,彷彿顯示嫌疑人是專門針對日本人,但考慮到受害者是中日混血兒,日本小孩與中國小孩的長相又常常不易區分,所以尚難斷定嫌疑人是專門針對日本人,不宜簡單與民族仇恨掛鈎。

2024年6月28日,中國蘇州日本人遇襲事件的傷者胡友平26日因傷重離世後,日本駐華大使館降半旗,並在微博上發文致哀。(日本駐華大使館微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三個月前的6月24日,蘇州市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兩名日籍人員受傷。有一名中國籍傷者胡友平在阻止嫌疑人犯罪過程中受傷嚴重,不幸離世,後來她被蘇州市政府追授「蘇州市見義勇為模範」稱號。日本駐華大使館降半旗致敬胡友平,並寫道:「胡友平女士以一己之力從歹徒手中保護了無辜的婦幼,相信她的勇氣與善良也代表了廣大中國民眾。」當時,中國外交部表示「警方初步判斷這個事情是一個偶發事件」,並承諾「中方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像保護中國公民一樣,保護在華外國人的安全」。

短短三個月時間,竟發生兩起與日本人相關的襲擊事件,讓人不能不反思。一方面應該看到的是,到目前為止,在深圳、蘇州發生的日本人遇襲事件都是個案,既缺乏有力證據表明是專門針對日本人,又不能把個案上綱上線為民族仇恨。總體而言,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浪潮影響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相信多數中國人都支持中日和平友好相處,熱愛日本文化、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為數眾多。

蘇州胡友平的見義勇為其實已經說明中日並不缺乏友好相處的民意。哪怕在中日民族仇恨最強烈的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同樣有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救助日本孤兒的故事。當年聶榮臻說過:「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不圖日閥專政,逞其兇毒,內則橫徵暴斂,外則製造戰爭……但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為仇敵,所以堅持抗戰,誓死抗日者,迫於日閥侵略而自衛耳……為今之計,中日兩國之士兵及人民應攜起手來。」

戰爭時期尚且如此,今天日本早已不是當年的日本,中國更不是當年的中國。中日兩國經過1972年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以來,數十年的交流、合作讓兩國具備和平相處的堅實基礎。

1978年10月22日,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前往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的儀式。(人民日報日文版)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有必要警惕民粹民族主義狂熱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展大局的干擾。因為儘管深圳、蘇州發生的日本人遇襲事件是個案,但近年來,網絡輿論場確實經常出現排外、仇外的民粹民族主義狂熱聲音。

2022年6月,中聯部原副部長於洪君在一次公開活動上表示,目前網絡上有人把同西方、美方對話溝通的主張視為恐美親西,這種情緒嚴重影響開展理性的對外交流,特別是與美國和西方的交流對話。他還指出,「特別要警惕打着『愛國』旗號的激進民粹主義的極端民族主義狂熱」,「現在,我們同外部世界的關係很複雜,有人說要四面出擊了」,「民眾的情緒是國民意向的反映,我們的對外關係、國家對外政策取向,不能允許簡單化詮釋和誤讀曲解,不能完全被偏激的和有失理性的民意所綁架」。

在以民族國家為基本競爭單位的國際秩序下,合理範圍內的民族主義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把對民族主義和愛國的理解推向狹隘的極端,演變為造謠抹黑、上綱上線、惡意攻擊他人的獵巫行為,甚至趁機收割流量、牟取私利,則是誤國誤民的行為。

歷史和現實的教訓反覆警示,狹隘、極端的民粹民族主義狂熱現象,對於一個社會的正常發展、交流合作、人民福祉百害而無一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把「和平與發展」定義為時代主題,回歸常識理性,推動社會走向開放與多元,發揮人民的潛力,才讓整個社會徹底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快速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的進一步改善,離不開進一步推動社會走向多元開放。

正因這樣,雖然深圳、蘇州發生的日本人遇襲事件是個案,但不少人對此流露出來的憂慮民粹民族主義狂熱的情緒卻是值得重視和防患於未然。相信在正常情況下多數中國人都不會那麼極端,相信中日友好相處與互利共贏符合兩國人民共同的利益。為了防止個案對中國國家形象和中日關係的負面影響,中國社會應該採取有力措施防止類似悲劇的重演,要理直氣壯地與民粹民族主義狂熱劃清界限,要在進一步改革開放過程中大聲向世人昭示:民粹民族主義狂熱絕不代表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