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西到山西20年:屍體黑市倒賣案再見利益鏈的可怕延續
內地律師易勝華本月8日在網絡上公布一份材料,揭發山西奧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涉嫌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原本應火化的數千具屍體,駭人聽聞的案情迅速引爆輿論。
2015年至2023年間,奧瑞生物與四川恒普科技公司被指勾結各地醫院和殯儀館,非法盜竊了4000多具遺體。這些遺體被「粗暴肢解、剔除皮肉、清洗、輻照等,用於生產『同種異體骨植入性材料』」。
這份由山西太原市公安局5月23日提呈的《起訴意見書》指出,一共有75名來自雲南水富市、重慶巴南區、貴州石阡縣、四川大英縣等地的殯儀館火化場,以及廣西桂林醫學院等機構的人員涉及該案。
目前警方已查封奧瑞生物的人體骨骼原材料、半成品18餘噸,成品3萬4077個。犯案的八年間,奧瑞生物共獲利3.8億元(人民幣,下同)。
案件將移送至太原市檢察院審查起訴,該檢察院8日回應媒體時稱,案件涉及面廣,尚未辦結。
背靠央企?
這宗觸目驚心的案件引爆輿論後,奧瑞生物疑似「背靠央企」的背景迅速被挖了出來。
公開資料顯示,山西奧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由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在1999年成立,而中輻院隸屬「頭號央企」中核集團。中核集團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央企名錄中排行首位。
從2007年起,奧瑞生物逐步引進叢茂義、蘇成忠的私人資本收購中輻院持有的奧瑞生物股份。2012年股份制改革完成後,佔股54.08%的叢茂義出任董事長,佔股45.92%的蘇成忠擔任總經理,李寶興則負責公司運營。
叢茂義、蘇成忠和李寶興正是本案的核心人物。
中輻院8日迅速撇清關係,該院負責人回應內媒《界面新聞》提問時說,雖然奧瑞生物由中輻院創立,但2012年股權變更後,奧瑞生物已完全是私營企業,與中輻院沒有任何關係。負責人還稱:「如果(奧瑞生物)公司還是在中輻院控制之下,也不會出這個事。」
奧瑞生物從事同種異體骨植入性材料研發、生產、銷售。這類材料主要用於骨缺損填充、修補、輔助加固等醫療用途,通常取自死亡或被截肢的人體骨組織。因需求龐大、供應稀缺而極富商業價值。
事實上,奧瑞生物在同種異體骨領域的發展,離不開李寶興以及他在央企工作的背景。
現年69歲的李寶興曾在山西省醫用組織庫、中輻院等組織工作,是同種異體骨植入材料領域的專家。他主持自主研發的同種骨植入材料產品,曾獲得九項國家專利。
李寶興2009年在《山西省醫用組織庫20年》一文中回憶道,他在1999年被中輻院指派到山西醫用組織庫工作,並在那裡認識到同種骨植入材料的潛在商機,於是在同年組建奧瑞生物,隨後奧瑞生物的同種異體骨植入材料在2001年1月轉為准產註冊。
李寶興寫道,到2001年底,奧瑞生物同種異體骨年產量突破1萬5000件(1999年為3000件),2002年達2萬件,真正走上規模化發展的道路。
綜合鳳凰網和界面新聞報道,奧瑞生物在2012年完成股份改革後,李寶興再利用他作為中輻院第八研究所所長的影響力,以「同種異體骨植入性材料」生產技術主導公司經營。
從公開信息來看,奧瑞生物的產品確實吸引不少公司採購,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莞市中醫院等多家醫院,並多次出現在國藥控股泉州等企業的招標公告中。
倒賣屍體案爆發後,由央企控股的中國最大醫藥批發與零售商國藥控股8日也急忙澄清道,沒聽說相關事件,對奧瑞生物也不熟悉。
李寶興的另外兩位商業夥伴、奧瑞生物兩大股東叢茂義和蘇成忠,則長期涉足醫療領域,控股多家醫療和生物科技公司。
遺體黑市背後的利益鏈
圍繞此次事件的議論,不僅停留在對奧瑞生物等涉案單位的口誅筆伐。民眾心底還有一個最根本的疑問:為什麼能盜賣屍體這麼多年都沒被發現?
有評論認為,從曝光的案件材料看,構成此次遺體黑市運作的交易鏈相當固定。無論是遺體來源、肢解地點、還是醫院與火化場等方面之間的交易方式都相對統一。然而,黑市運作八年多來,地方民政部門、監管執法部門都沒有人洞察到涉案人和單位的犯罪痕跡,實在難以讓人相信。
此外,被運到四川恒普公司和桂林醫學院等地點進行集中處理的遺體多達4000多具,這些遺體處理完畢後還被冷凍儲藏起來。如此大量的遺體被集中處理、儲藏,卻完全無人察覺,不免令人懷疑:整個單位、甚至監管層是否都處在同一個利益鏈之中?
同種異體骨市場的龐大商業利益,顯然是催生此次遺體黑市的推動力。輿論更質疑,支撐著這類黑市長時間運作的,是官商之間深層的利益輸送帶。
不過,相較於民眾內心滿滿的質疑,內地社交平台、媒體就顯得冷清許多。
早在5月份就進入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環節的案件,直到現在才由一名律師曝光。案件曝光後,原先飆上熱搜榜的話題卻突然被社交平台清空,媒體報道也在這兩天突然消失,彷彿事件不曾發生過。
幾乎同一時間,早前在美國發生的殯儀館藏190具腐屍案突然登上話題熱搜榜,還無限制地開放公眾議論,這波「圍美救中」的操作被質疑是為了轉移輿論焦點。
早在2004年,有一名記者劉向南曾在深度報道中揭露另一宗倒賣屍體案。
據報道,當時廣西欽州市殯儀館以每具300元的價格購買遺體,再以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價格轉售至廣東,據指是廣東的殯儀館為了完成省內的火化指標,要買屍體充數。
報道說,10個月內欽州市殯儀館至少賣出150具遺體,當時的欽州市民政系統官員參與其中。
事件曝光後,案發期間在欽州殯儀館火化親屬遺體的群體,要求官方查清被賣屍體的真實姓名等資料並向大眾公布,但得到的只是充滿官話的回應:被賣的163具屍體都是「三種人」,一是家屬要求不保留骨灰的,一是五保戶(中國農村由集體保障供養其五種基本生活條件的鰥寡孤獨者),一是無名屍。
20年過去,另一宗更猖獗、規模更大、產業鏈更完整的倒賣屍體案發生了。只是,這次民眾能否得到完整的答案,還是如20年前那樣草草結案,只留下陷入焦慮的家屬?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