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靠治不靠管——第五個現代化精髓

撰文:中國觀察室
出版:更新: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多維新聞》曾發表多篇評論文章來解讀該全會的一個重要提法,那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彼時《多維新聞》將其總結為這是繼「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後的「第五個現代化」。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即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第五個現代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對於治理的強調以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追求也有目共睹。

可以說,要想理解中國自十八大以來的變化和習近平治國理政的總思路,第五個現代化是繞不開的關鍵字。在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香港01》重新刊發《多維新聞》十年前有關「第五個現代化」的舊文,以期給各方理解中國和習近平提供一把鑰匙。

此為系列文章第五篇。

正如開篇所提到的那樣,21世紀的世界強國是因「治理」而來。習近平提出「第五個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現代化視野下的概念,它強調「國家治理」而非「國家統治」,強調「社會治理」而非「社會管理」,這不是簡單的詞語變化,而是思想觀念的變化,根據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的解釋,治理是指各種公共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法的總和,是使相互衝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調和,並採取聯合行動的持續過程。相對統治、管理的單向維度,政府不再壟斷管理主體地位,而是在統治和管理的基礎上更強調協調與平等參與,把政府視為社會進步的協調者。

因此,治理的概念是開放、多元,由社會、公眾、政府多維參與構成。正如習近平強調的:「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

國家的重大使命是「強起來」,而強起來的重要指標就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視覺中國)

從管理向治理的轉型,是推進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起點,這不僅是認識上的提升,更是國家治理技術層面的完善。長期以來,中國以農耕社會為背景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制度與結構經先秦兩漢、唐宋元明清,期間雖有變革,但主體結構變易並不大。宗法文化、吏治文化、血緣文化、專制文化至今影響仍盛。傳統國家治理與現代國家治理的最大區別在於,傳統的國家治理建立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基礎上,現代國家治理則建立在「人—自然—社會」三元基礎之上。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制度與結構上革故鼎新,按照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用現代先進科學的方式來治理社會、優化社會、發展社會。

其次,「治理」的重點在於「治」,而「治」字本身又有兩種意思,即解決問題本身和通過制度建設來徹底解決問題,這是人治思維到法治思維的轉變過程。以大禹治水為例,治水既要解決本次水患的問題,又要透過疏導和堤壩建設來永遠杜絕水患。如今不少官員在面對社會問題時不懂得通過制度建設的方式來徹底解決問題,總是容易陷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無能之中,其背後是對於「治理」的認識不足。

對中共來說,不管是現代化的目標,還是共同富裕的願景,都必須立足於中國的基本國情,實事求是,避免重蹈歷史錯誤和覆轍。(新華社)

最後要強調的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現代化視野下的頂層設計,對於中國轉型有方向性的指導意義。新中國自1949年建政迄今,前三十年一直抱著革命黨的心態,直到改革開放後,革命黨的定位才逐漸向執政黨轉型。對於這樣一個政黨來說,理應拋棄簡單粗暴的革命思維,甩下身上的層層包袱,真正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個符合時代需要的現代化執政黨。

綜上,「第五個現代化」是一種全新的政治理念,是中國國家治理上的革命性變革,這表明中共對社會政治發展規律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國的政治發展,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來說,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然而,如何能把握這個機遇,讓中國政治實現真正的現代化轉型,還需要中共認清這個概念的實質,克服執政短處,將這一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