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五度訪台 AI教父不怕踩大陸紅線?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5月26日,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台灣稱輝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搭乘專機入境台灣,現場不少民眾目睹並高喊:「AI教父來了!」,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其實過去一年,黃仁勳頻頻訪台,這次是他第五度亮相寶島。黃仁勳將在來臨星期日(6月2日)在台大體育中心發表專題演講,為下星期二(6月4日)才正式開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造勢。還沒正式發言,黃仁勳這幾天就身穿標誌性黑色皮衣或黑色上衣在台北大街小巷趴趴走,也成為各家台媒爭相捕捉的焦點。

黃仁勳到寧夏夜市吃蚵仔煎和豆花當宵夜。(聯合早報)

5月30日,黃仁勳在台北一家古早味餐廳宴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向他們信心喊話,強調自己非常期待未來一起合作。

黃仁勳星期天(5月26日)晚上和星期一中午分別被目擊到川菜餐廳「花娘小館」「犂園湯包館」等名店用餐,星期二下午則現身四平商圈品嘗豬腳飯、買蜜餞,晚上到臨江街觀光夜市買水果,也到冰店品嘗芒果冰。

他隔日下午到台北市松山區「王記府城肉粽」用餐,晚上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及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大佬,到訪私廚「鄒記食舖」,一行人又續攤寧夏夜市吃蚵仔煎和豆花當宵夜。高齡92歲的張忠謀給足黃仁勳面子,稱自己是第一次逛夜市。
黃仁勳所到之處都引起民眾圍觀要求合照及簽名,他也展現親和力,讓現場變成粉絲同樂會。
從新聞影片來看,黃仁勳這次不僅對台灣發出熱情表白,更用「國家」形容台灣,被台媒大肆渲染。他以英語說,英偉達是台灣的一部分,台灣也是英偉達的一部分,「我當然愛台灣,台灣真的是超贊的。」他也說,所有國家都該投資自己的AI,「而我一直都在投資台灣,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國家(country)之一」。

輝達行政總裁黃仁勳2月12日在阿聯酋杜拜出席世界政府峰會。(Reuters)

黃仁勳是無心之辭,還是真想做此宣示?更令人好奇的是,他難道不怕踩到中國大陸的紅線?
在黃仁勳5月26日抵台前,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在5月20日發表被北京形容為「台獨自白書」的就職演說,解放軍隨後舉行大規模圍台軍演,台海局勢迅速升溫。
今年4月,美國《時代雜誌》公佈了2024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黃仁勳(左起)和賴清德皆榜上有名。

黃仁勳和賴清德會面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與台灣科技大佬商討大計,外界關注黃仁勳這次會否與賴清德會面。今年4月,美國《時代雜誌》公佈了2024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他們倆都榜上有名。
截至截稿時間,還沒有正式消息指,黃仁勳和賴清德有可能一起同框。台灣總統府幕僚之前低調稱,目前沒有黃仁勳拜訪總統府相關行程,也沒有賴清德前往英偉達公司的相關安排。
不過,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賴清德的願景與黃仁勳的期盼相同。
賴清德曾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台灣要站穩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好好把握地緣政治變化所帶來的商機,發展五大信賴產業,即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

5月20日上午,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台灣總統府)

消息:英偉達傳加碼投資高雄

在生成式AI火熱時代,台灣無疑是半導體供應鏈關鍵節點。有消息稱,英偉達將加碼投資,在高雄設立第二座AI研發中心。
台灣《工商時報》引述可靠消息報道,繼2022年在台北內湖所立第一座AI創新研發中心後,英偉達將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合作,在高雄軟件園區的紅海大樓設立AI研發中心,並在去年底完成超級電腦的建置,將提供部分算力給新創應用、開發AI相關產品和服務。
分析認為,這可能是針對超微(AMD)最近透露將在台灣開設研發中心計劃的回應,台灣目前正處於中美科技戰的中心地帶。但也有分析指出,英偉達其實只是計劃在高雄建造「台北一號」AI超級計算機,並不是研發中心,市場傳言只是誤解。
另一方面,英偉達有望成為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兩家公司之間合作比以往更緊密。這是因為英偉達的複雜AI處理器,如A100和H100,是由台積電製造,並採用台積電的先進封裝技術。

黃仁勳被封「台灣之光」

被台媒封上「台灣之光」的黃仁勳在台灣人氣爆棚,與他的出生背景及今時今日的地位有很大關聯。
已入籍美國的黃仁勳1963年出生於台灣台南,五歲離開台灣到泰國生活,九歲又隨父母移民美國。
1984年,黃仁勳從奧勒岡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後直奔硅谷,曾在超微和巨積(LSI Logic)任職,之後繼續深造,獲得斯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1993年,剛滿30歲的黃仁勳與兩名合伙人共創英偉達。
作為AI浪潮大贏家,英偉達今年5月公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本財年第一季淨利達148.81億美元(201億新元),同比暴增628%,而數據中心部門為公司營收帶來最大貢獻。英偉達的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英偉達在中國大陸發展舉步維艱

雖然英偉達的AI晶片非常搶手,但公司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正在面對同行的激烈競爭及美國出口禁令,讓他在中國大陸市場發展舉步維艱。
美國自2022年以來對出口到中國的晶片採取嚴格限制,禁止科技巨頭英偉達、超微、英特爾等向中國出口高科技晶片。黃仁勳曾警告,通過切斷人工智能晶片供應升級制裁,可能會倒逼中國公司研發替代產品,長遠會損害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

圖為路透社2023年3月6日發布的設計圖片,可見一部顯示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又譯輝達)標誌的智能手機被放置在電腦主機板上。(Reuters)

路透社報道,為了避開美國出口限制,英偉達已專為中國市場開發三款AI晶片。然而知情人士稱,英偉達出師不利,被迫降價售出晶片,價格低於另一個競爭對手——中國科技巨頭華為。
英偉達今年2月提交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的文件中稱,華為在供應用於人工智能的晶片,例如圖形處理器(GPU)、中央處理器(CPU)和網絡晶片方面,都可與業界競爭。英偉達還在報告中提到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和百度,並將它們列為雲服務領域的競爭對手。
另外,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轉述當地科技媒體「信息」(The Information)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要求阿里巴巴、百度、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採購當地製造的AI晶片,減少對英偉達的晶片支出。該指令尚未得到嚴格執行,目前尚不清楚會否處罰違規企業。若消息屬實,這對英偉達來說肯定是另一沈重打擊。
今年1月,黃仁勳參加英偉達中國區年會,放下身段穿上傳統的東北大花襖,手持二人轉手帕,同員工齊跳秧歌舞:

+5

分析:英偉達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今年1月,黃仁勳低調訪華,視察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並與員工歡慶春節。
中國大陸是英偉達的重要市場和主要創收來源,大陸之前佔英偉達數據中心晶片收入的20%至25%。
不過今年2月,英偉達首席財務官克雷斯(Colette Kress)告訴投資者,美國的出口限制可能導致中國大陸的收入份額驟降至「中等個位數百分比」。
儘管英偉達正在努力爭回中國大陸市場份額,但前景卻越來越不確定。

圖為英偉達(Nvidia)台北總部標誌,攝於2023年5月31日。(Reuters)

證券行IG市場分析師陳碧菲說,英偉達正在小心翼翼地在維護中國大陸市場和應對美國的緊張關係之間取得平衡。從長遠來看,英偉達肯定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隨著英偉達股價狂飆,黃仁勳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近日突破1000億美元,被看好在2025年能成為全球首富。不過與此同時,英偉達過去一直由黃仁勳領軍,誰是公司接班人的問題,近日也浮上台面。
對於今年61歲的黃仁勳而言,他目前還不言退,尋找接班人或許不是他優先解決的事項。
如今夾在越演越烈的中美科技戰,以及隨時可能升級的台海局勢,黃仁勳要如何維持及保障公司最大利益,避免陷入地緣政治的漩渦、既為英偉達尋求出路又避免踩到大陸的紅線,相信才是他更要努力克服的挑戰。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