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榜2024:大洗牌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2024年,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成為拼經濟的重中之重。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2024年初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快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無一不彰顯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民營經濟貢獻了「56789」,是市場經濟活力的源泉。

我們聚焦百強民企研究,本次是第二年發布該榜單(第一期報告詳見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排行榜2023),以企業營業收入為依據,力圖展現百強民企的綜合實力、行業格局、地域變遷等,為更廣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升企業家信心提供參考。

經過2022-2023年的洗牌,百強民營企業排名有七大特點:

1、百強入圍門檻有所提高。2024年榜單民營企業百強營收門檻為885億元,較上年榜單提高了94億元,10強、30強、50強的營收門檻分別為4200億元、2125億元、1514億元,較上年分別提高100億元、221億元、145億元。從收入區間看,1000-2000億營收規模的民企較上年增加了9家,達到58家,為中堅力量。

2、前十強格局穩定,排序小幅變化,京東、阿里、華為位列前三,抖音進步4位。京東營收突破萬億,穩坐第一把交椅,阿里位居第二,與上年持平。華為與恒力交換位次,躋身前三。字節跳動更名為抖音集團,位列第五,較上年上升4位。傳統製造業的浙江榮盛、山東魏橋亦有進步,均較上年提高2位。從行業看,互聯網企業佔據4席、信息技術產業佔據2席、傳統製造業等佔3席,房地產佔1席。

3、近三分之一的企業位次洗牌,新能源企業進步明顯。排名進步的主要有31家,其中排名進步較快的(排名提升超過20位或營收漲幅超50%)的有6家,分別為通威集團、寧德時代、隆基綠能、牧原實業、拼多多、比亞迪,集中在新能源領域。較上年排名前進5-20位的有12家,有14家民企排名較上年微增。

4、16家企業發生了入榜和落榜,反應了行業洗牌和經濟轉型。新晉企業中,山東、浙江民企居多,傳統製造業,營收主要集中在1000-2000億元區間。落榜企業的地域分布比較分散,行業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製造業(5家)、批發和零售業(4家)、房地產業(2家)。

5、百強行業洗牌:房企佔比下降,製造業佔比上升。製造業在百強中佔比超六成,傳統行業對GDP貢獻度更高。百強民企中製造業企業佔比達到63%,較去年增長10個百分點,入席百強的房企數量從5家降為4家,批發和零售業民企數量為13家,較上年降低了4家,主要受疫情影響。

6、百強地域分布: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的民企數量靠前。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的分布數量分布為36家、21家和14家,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北京市的百強民企數量分別為20家、14家、10家、10家,符合中國人口和產業持續向大都市圈集聚的大趨勢。

7、百強民企資本化情況: 2024榜單中與資本市場有關聯的民企佔82%,較上一年略降2個百分點。38家百強民企為上市公司,57家企業或下屬公司為發債主體,資本市場化持續推進。

提振民營企業信心,關鍵要做好政府與市場的分工。政府提供透明公平的法治規則、產權保護、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等,生產和創新等競爭性領域交給市場。一是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尊重保護產權,鼓勵市場良性競爭。二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解決企業融資難、貴問題。三是引導正向輿論宣傳,減少地方政府對微觀主體的過多干預,防止合成謬誤。四是提振消費,穩定收入預期。五是掌握數字經濟命脈,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鋰電、儲能、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行業的支持力度。六是支持民營房企三好生的合理融資需求,有效防範化解優質房企風險。七是支持和引導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

民營企業有信心,則經濟有活力、就業有保障、政府有稅收。只有萬馬奔騰,才能萬象更新!

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需要民營經濟發揮主力軍作用。民營企業有信心,則經濟有活力、就業有保障、政府有稅收。只有萬馬奔騰,才能萬象更新!

本報告是第二年發布,聚焦百強民企研究,全面衡量其營業收入、創新投入等方面貢獻程度,勾勒民營企業排行全景圖。通過分析百強民營現狀、縱向變遷、細分領域排名,深化民營經濟研究。

1 民營企業排行全景圖

當前對民營企業排名的研究主要從營業收入和估值兩個指標入手。

營收排行法是借助調研獲取民營企業數據,以營業總收入作為排行依據。代表成果有工商聯、中企協、《財富》發布的年度500強榜單。這種方法自下而上由企業自行申報,顆粒度高,但會遺漏未參與調研的企業,部分企業申報數據難以獲得交叉驗證。

估值排行法是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代表成果有《胡潤中國500強》,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這種方法更加客觀,但對傳統行業非上市公司覆蓋不全。

本文以營業收入作為民營企業排行的主要依據,力求全面、客觀、完整。我們對比工商聯、中企協、《財富》、胡潤等榜單,並結合Wind在中國及海外上市、發債的中國民營企業,統計民營企業2022年營業收入。5家企業未在工商聯進行申報,但被我們納入了民企百強榜單中,分別是華為、字節跳動、碧桂園、萬洲國際有限公司(即雙匯)、快手。相應的,部分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工商聯申報,但與市場普遍認知的民營企業有所不同,我們進行了剔除處理,如萬科、格力、民生銀行等;市場對商業模式爭議較大的公司亦沒有納入我們的統計範圍。

在統計營收數據時,優先採用上市公司或發債企業的公開披露年報數據,此種情形有43家;若無公開披露年報數據,優先採用工商聯披露的數據,此種情形有50家;根據不同渠道獲取的公開信息,我們獲知部分製造業企業在產業鏈上下遊的業務往來密切,以財報口徑和稅務口徑統計的營收存在較大差異,主要集中在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為了保證同行業對比的一致性,統一採用工商聯披露數據,此種情形有7家。

2 百強民企畫像:門檻提高,頭部格局穩定

百強入圍門檻有所提高,民企10強、30強、50強、100強營收門檻均有提高。2024年百強民企入圍門檻為885億元,較上年榜單提高94億元。民企10強、30強、50強、100強營收門檻分別為4200億元、2125億元、1514億元、885億元,較上年營收分別提高100億元、221億元、145億元、94億元。1000-2000億營收規模的民企較上年增加了9家,達到58家,營收平均為1379.7億元,正在成為中堅力量。

前十強格局穩定,排序小幅變化,京東、阿里、華為位列前三,抖音進步明顯。京東營收突破萬億,穩坐第一把交椅,阿里位居第二,與上年持平。華為與恒力交換位次,躋身前三。字節跳動更名為抖音集團,位列第五,較上年上升4位。傳統製造業的浙江榮盛、山東魏橋亦有進步,均較上年提高2位。從行業看,京東、阿里、騰訊、字節等互聯網企業佔據4席、華為、聯想信息技術產業佔據2席、恒力、榮盛、魏橋傳統製造業等佔3席,房地產佔1席。

地域方面,八成的百強民企集中在東部,較上年變動不大。分地區來看,2022年百強民企中有84家分布於東部地區,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的分布數量分布為36家、21家和14家。分省份來看,53%的企業集中於浙粵京蘇,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北京市的百強民企數量分別為20家、14家、10家、10家。分城市來看,百強民企主要集中於北上廣深和新一線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發揮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作用,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台。頭部民企集中在都市圈城市群,契合了中國人口和產業持續向大都市圈集聚的大趨勢。

行業層面,房企佔比下降,製造業企業佔比上升。對GDP貢獻度較高的行業容易出龍頭民企,2022年傳統工業對GDP累計同比貢獻度高達30%,在2022年百強民企中製造業企業佔比達到63%,較去年增長10個百分點。受人口增長拐點、房企流動性危機等影響,房地產對GDP的貢獻度從2021年3%下降至2022年-8.89%,入席百強的企業數量從5家降為4家。批發和零售業對GDP貢獻度從2021年12.3%降至2022年8.1%,該行業進入百強榜的企業數量為13家,較上年降低了4家。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新基建逐漸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得到發展,2022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對GDP貢獻度增長了8.2個百分點至16%,相關行業有8家企業進入百強榜。

資本化程度微降。百強榜單中,與資本市場有關聯的企業佔82%,較上一年降低2個百分點。其中有38家為上市公司,57家企業或下屬公司為發債主體。18家完全隔離於資本市場,無上市和發債記錄,較上年減少2家。政治局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均倡導要「活躍資本市場,大力提振投資者信心」,直接融資作為信貸的良性替代,政策關注度很高。以民營經濟為代表的優質企業融資門檻降低,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壯大資本市場。

3 增長先鋒榜:31家企業排名進步,新能源民企進步明顯

從排名變動來看,排名進步的總共有31家。較上年進步超20位的有5家,分別為通威集團有限公司(+44)、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1)、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8)、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22)。較上年排名前進5-20位的有12家,有14家民企排名較上年微增。

從營收漲幅來看,漲幅超50%的有寧德時代(+152%)、通威(+98%)、比亞迪(+96%)、隆基綠能(+59%)、牧原實業(+52%)。漲幅在20%-50%的有12家,集中在新能源領域。漲幅在20%以內的有14家。

地域分布上,增長先鋒企業集中在東部地區,與百強民企分布保持一致。行業分布上,傳統製造業企業有23家,佔比達到74%,在電器機械製造、化學原料、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等細分領域分布均衡。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2022年營收達到3285.94億元,同比增幅為152%。增長如此之多主要是由於國內外新能源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持續增長,「雙碳」目標下向清潔能源轉型趨勢明確。此外,新技術、新產品的陸續落地加速了寧德時代的海外市場拓展,客戶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產銷量增長較快。

通威作為光伏新能源行業內的龍頭老廠,2022年營收達到2148.82億元,同比增幅為98%。通威擁有上遊多晶矽、中遊光伏電池片和高效組件、下遊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其高純晶矽產量、太陽能電池出貨量、組件出貨量均位於行業前列。其增長主要源於光伏行業回升的態勢、矽料價格進入底部區間、企業成本行業領先、電池技術領先、一體化產能布局等。

比亞迪是以新能源汽車為業務主體的電動技術綜合供應商,2022年營收達到4240.61億元,同比增幅為96%。2020年來比亞迪收入迎來爆發式增長,近三年營收平均增速高達49.17%。汽車是核心業務,2022年以186.9萬的銷量成為國內銷冠,是首個新能源車年銷量破百萬的國產品牌,新能源車市佔率達27%、同比增長10%;收入第二支柱是手機器件及組裝業務,近三年平均增長率達22.8%,份額穩步提升。

隆基綠能作為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2022年營收達到1289.98億元,同比增幅為59%。2022年,隆基綠能持續提升產品量產良率和轉換效率,多項電池轉換效率也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其增長也受到光伏行業回升的態勢以及矽料價格影響,由於一體化程度極高,無論是上遊的矽料、矽片、設備企業,還是中遊電池、組件,以及下遊電站建設,均成本更加低廉,增長勢頭極大。

牧原實業作為養殖龍頭企業,2022年營收達到1263.68億元,同比增幅為52%。牧原實現了自2014年上市以來連續九年年度盈利,公司營收也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自繁自養的全產業鏈模式有效控製了成本,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在行業價格大幅下挫至成本線之下依然盡顯成本優勢,實現了增長。此外,牧原融資渠道不斷豐富,產業鏈聯動持續增強,也助力了增長。

4 新晉榜:16家民企進退洗牌

新晉企業16家,主要分布在1000-2000億元區間,浙江和山東民企居多。新晉企業總共有16家。從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傳統製造業,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4家)、電氣器械和器材製造業(4家)。從省份來看,主要集中在浙江省(5家)、山東省(4家)。信發集團有限公司和冀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躋身50強。12家企業營收在1000-2000億元區間。

落榜企業分布比較分散。有進就有退,部分企業去年上榜但今年落選,江蘇省有3家,北京市有2家,其他省份均不超過1家。行業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製造業(5家)、批發和零售業(4家)、房地產業(2家),與降幅較大的企業的行業分布相對應。

5 啟示與建議

提振民營經濟是帶動就業、促進創新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民營經濟有信心、有活力、願意投資,才會拉動經濟,帶動就業。如果民營經濟信心不振,投資意願下降,就會造成經濟下滑和失業。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引導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支持民營經濟31條、25條等政策頻出。提振市場信心,應從改善營商環境、輿論、自身經營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第一,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市場良性競爭。在堅決貫徹中央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指導方針的實踐中,政府應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製度,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和市場化重整機制。政府和專業部門需要完善知識產權標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相應普法教育工作,增強企業法律意識、提高法製觀念,降低民營企業維權成本。

第二,營造健康的親清政商關系,引導正向輿論宣傳,給企業家吃定心丸。正確認識資本作為生產要素所發揮的作用,保持政策穩定性,充分肯定民營經濟在拉動就業、促進創新、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面的重要貢獻。減少地方政府對微觀主體的過多幹預,防止合成謬誤。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時,領導幹部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不搞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民營企業家要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同時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第三,支持民企資金來源,促進民間投資。724政治局會議提到,「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通過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直達實體經濟政策工具等方式,切實將金融資源流向民營企業。在稅收優惠、退稅時長、民企信貸、延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期限等方面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支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深入推進註冊制改革,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加大對中小企業、製造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

第四,掌握數字經濟命脈,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鋰電、儲能、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行業的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的支持力度。一是把科技創新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運用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動科創型企業貸款持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二是通過擴大科技型企業發債規模、推進高收益債券市場建設、豐富科創類債券產品和優化科創型企業發債融資環境來增強債券市場支持科技創新能力。三是定位以股權投資為主,引導創投機構加大投早投小力度。發揮北交所的引領作用,引導更多的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為創新企業注資。

第五,未來三招可救地產:組建住房銀行、全面取消限購、降息降準。房地產是第一大支柱產業,房地產穩,則經濟穩,就業穩,金融穩。一是組建住房銀行,收購開發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庫存,用於租賃房保障房;二是全面取消限購;三是降低二套房的存量房貸利率,降低居民的利息支出負擔,然後通過降準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

第六,支持和引導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提出,「引導平台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補齊發展短板弱項,支持平台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2023年7月7日,央行聯合證監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宣布,「金融管理部門工作重點從推動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的集中整改轉入常態化監管」。標誌著平台經濟的專項整改接近尾聲。

本文原載任澤平《澤平宏觀》,經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