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包公」成申冤的另類避風港
影視作品中常常出現古代女子在衙門前含淚鳴冤的場面,在今天的河南開封真實再現。河南開封市一女子日前跪在開封府大堂前嚎啕大哭,相關影片上周衝上了微博熱搜。影片顯示,女子跪在開封府大堂前,雙手抓扶著護欄,嚎啕大哭,引得不少網民心酸:「這得有多少冤屈啊!」
據內地媒體引述景區工作人員說,該女子不是演員,而是一名燒香拜佛的香客。她之所以哭泣不止,只是因為在看到包公大殿時感動至深,觸景生情。
有網民隨即反問「在包公面前能觸什麼景,生什麼情?」還有網民直言:「她若沒有竇娥冤,怎會扶欄哭青天。世上若有包青天,萬口鍘刀忙不閑。」
在上述影片發酵後,一個微博名為「司法腐敗鬥士abc」的網民發文稱自己就是影片中的主角,因為被遼寧昌圖法院坑害得家庭支離破碎,決定把冤屈一吐為快。
該女子提到,她在昌圖法院打贏了官司,在執行環節卻被法院執行局弄虛作假,不僅放跑已經查封的財產,還讓執行人把凍結的財產私自處理。
她說,自己是前幾天去開封表姐家散心,遊玩中觸景生情,想到了包公的公平公正,無法控制自己,才忍不住大哭了一場。
儘管該女子身份的真實性至今未被核實,相關文章也已被刪除,但她的舉動卻引發了不少網民效仿。
另一段網傳影片顯示,一些網民上周湧到開封包公像前集體「申冤」。他們有的跪在包公像前磕頭,有的泣不成聲。其中有女子舉著寫有河南省洛陽市一涉黑案嫌疑人同名的「李偉平冤」的牌子,格外顯眼。
包公像成了當地民眾的「哭牆」後,有人擔心,如此哭下去會影響景區形象,包公像可能會被搬走。
有網民本月16日就爆料:「包公祠不讓進了,白來一趟。沒有提前通知......懷疑是受哭包公的事情影響」,此消息一出,引發輿論一片譁然。
不過,關閉的其實不是影片中的開封包公祠。開封文旅局人士17日回覆媒體詢問時說,網上說的是謠傳,開封府和包公祠都正常開放,閉園的是合肥包公園。
該人士還澄清說,女子哭的地方並不在包公祠,而是在開封府景區。
為什麼找包公申冤?
出生於合肥的包拯是北宋一名官員,官至二品,以清廉公正聞名,被後世稱譽為「包青天」,代表著正直和正義,是古代中國清官的典型代表。
包拯在坐鎮開封府期間,由於不畏權貴,明察秋毫、鐵面無私,敢於懲治不法行為,對蠻橫官吏毫不手軟,也及時懲辦誣賴刁民,因此受到世人敬仰,被譽為「中國司法之神」。
然而,包公形象雖然正面,但他和中國封建時代的其他清官一樣,終究是活在「法治」缺席、以維護皇權為核心的「人治」的時代,人們才不得不把公平的希望寄予在個體化的「青天大人」身上。因此有網民指出,求助青天大老爺本質是「人治」,「下跪包青天是永遠站不起來的」。
內地知名學者于建嶸在微博上對此回應說,跪包公,那是相信公正的在天之靈尚存;跪貪官,那是對公平不再存在的無奈;呼籲什麼都不跪的朋友,那是對走投無路的處境沒有感同身受。
在女子開封府大堂前嚎啕大哭後,有網民反映「包公」成了敏感詞,于建嶸說,自古至今,包公都是敏感的。沒有貪官污吏,沒有冤假錯案,包公也就不會得到民眾香火。而在官場中,有一個包公,其他人如何過?所以,必須敏感。
從信訪到網絡申冤
另有自媒體文章分析,哭包公像是看到了一種新的途徑和希望,希望透過這個熱點事件能夠幫助到自己,但是中國社會原本有自己的救濟體制,有公安、有法院,如果這兩條路走不通,不是還有信訪部門嗎?中國司法體系的人是否應該想想,為什麼大家去求「泥菩薩」,而不是去求「真神」呢?
中國特有的信訪制度始於1950年代,原本是政府與民眾互動、瞭解和傳遞民眾意見的一個管道。但由於長期以來,信訪制度的設置缺乏規範的標準體系,偏離了權利保障的軌道,導致限制訪民的情況層出不窮,該制度幾度陷入存廢爭議。
隨著社交媒體在內地互聯網普及開來,信訪的途徑也發生了變化,許多網民更依賴社交平台吸引輿論關注,進而達到申冤的目的。
有研究顯示,在2011年,報紙、網絡新聞和微博就已成為中國年度社會輿情熱點事件的三大主要曝光管道。
儘管申冤管道發生了改變,但過去地方政府應對信訪過度泛化適用「尋釁滋事罪」的情況,並沒有因此根除。
上月曝光的貴州一名女民營企業家馬藝珈伊據稱為當地政府承建10個政府專案後,被拖欠工程款高達2億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結果不僅討債未果,還被地方公安以涉尋釁滋事刑拘,引發輿論質疑地方政府「以刑化債」。
《財新》今年1月還發表了一篇題為《嫌疑人孫任澤之死》的文章,曝光了年僅31歲的孫任澤在2018年3月被新疆伊犁的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在看守所接受審訊時昏迷,最終不治身亡,他當時也是以涉嫌尋釁滋事被採取刑拘。參與暴力逼供的八名警務人員去年11月因故意傷害罪,一審被分別判處三年至13年有期徒刑。
互聯網的普及和社交平台的流行改變了內地上訪的方式和效率,中國司法體系也在不斷改革。2019年發布的《中國法院司法改革白皮書》顯示,2013年以來,官方透過審判監督程式糾正聶樹斌案、張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錯案46起,涉及94人。
雖然中國各部門近年來加快推進法治建設,執法能力也提升了,但執法不規範不透明等問題仍時有發生,官民之間的信息流通依然存在厚厚的屏障。再加上如今媒體監督空間一再被擠壓,冤案仍時有發生,申冤管道依然狹窄,在申冤過程中被冠上「口袋罪名」的「尋釁滋事罪」風險依然不小。
內地前知名調查記者、微博大V鄧飛16日轉發的一篇文章就說:這些哭訴(包公像)的人之所以到這種場所喊冤叫屈,除了心中確有悲憤鬱積需要宣洩外,還希望引起社會關切,同時,堅信向包公訴冤不會被抓住把柄賜個「尋釁滋事」的罪名落得牢獄之災。
換句話說,包公像雖然無法直接為民眾解決當代法治問題,但卻是他們發洩情緒的一個出口,是他們期盼法治文明能及早完善的精神寄託,更是他們免於被「尋釁滋事」的避風港。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