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逾廿載焦慮未遠去 英人怎看港人居英權?
「我不覺得300萬、甚至比300萬還要多的香港市民,會突然湧來希斯路機場(倫敦主要國際機場)。沒人會認真地假設這個情況真會發生。而且坦白說,他們肯定不會想住在一個福利主義國家中。」1995年9月23日,時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錄音棚裏說了這番話,嘗試平息保守黨內右翼黨友心中的怒火……
當時,彭定康嘗試說服下議院,希望英國政府能夠擴大向300多萬擁有英國屬土公民身份(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s,BDTC)的港人批出居英權。此前,《1990年英國國籍(香港)法案》,即「居英權計劃」正在進行。 時任英國首相馬卓安(John Major)收到一封來自國會保守黨黨友韋舒亞(David Wilshire)撰寫的信件。韋舒亞認為,英國的土地已擠滿人,實在難以接收數以百萬計的移民。他希望馬卓安不要採納彭定康的建議。
後來的事態發展大家都一清二楚。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身份的香港居民,必須在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的限期前,登記轉領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ritish National(Overseas) passport,俗稱BNO),或直接過渡至使用香港特區護照。持有BNO的香港居民並不享居英權。1997年7月1日,中英兩國順利移交香港主權。最終,沒有300萬港人來到希斯路機場。然而,歷史似乎總是重複輪迴。彭定康當年堅定相信:300萬名香港市民移民英國只是「沒人會認真想過的假設」。今天,這個假設卻依然存在,甚至來得更真實、迫切。韋舒亞撰寫的那封信,到了今天已墨乾紙黃,然而,筆觸表溢之憂思,至今依然適用。
事隔經年看港移民有別
因應中央政府推動的《港區國安法》實施,中英外交衝突升溫。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在7月22日宣布,2021年1月起將正式對約300萬的BNO持有人開放入境英國的簽證申請,並可攜同非持BNO的直系親屬。按照英國內政部公布的政策細則,BNO持有人在英國工作生活五年後,可申請定居(settled),並在定居一年後申請入籍。
英國民調機構YouGov與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最近合作做了一項民意調查,詢問英國民眾有關政府處理香港人居英權的看法。內容基本複製了1990年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同是針對香港人居英權所做的民調。當年蓋洛普民調首先問到:「你有沒有聽過政府建議向部份持有英國護照的香港人給予永久居留權?」若受訪者答「有」,第二條問題是:「你是否認可政府這項建議?」
1990年,基於1989年「六四事件」的陰霾,香港人心騷動,出現九七信心危機。時任港英行政局議員鄧蓮如、李鵬飛等政商界人士以道義理由,向英國當局就居英權問題多番遊說,惟基於中國政府壓力和英國政府擔心大量人口遷移而引發社會問題,英方最終制定折衷方案:僅讓港督提名最多五萬名香港市民登記成為英國公民,享有永久居英權,即俗稱的「居英權計劃」。
蓋洛普當年民調顯示,多達57%英國受訪者不認可英國政府接收香港移民的建議,認可的受訪者只有33%。而且,這是跨黨派支持者的共識。但今年6月26至28日,YouGov向英國民眾詢問了同樣問題,卻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接近三分之二受訪者(64%)認可英國政府向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即BNO)的港人給予永久居英權,相反只有約五分之一受訪者(22%)不認可。同樣地,這也是跨黨派支持者的共識。研究團隊推測,如此一致的逆向轉變,可能源於英國社會對「移民」的態度軟化。不過,由於民調同時指出,目前只有約一半受訪者表示「有留意相關議題」,故團隊補充說明:「當政府公布愈來愈多移民計劃細節後,將來民意轉變的方向仍有待觀察。」
到底實際民意如何?英國人對接收香港移民的問題,有何正反論點?我們大概可從英國報章近日的新聞看出端倪。觀察英國主流報章近期有關BNO報道的網上留言,不難看出很多英國網民將香港移民與歐洲移民相互比較。英國脫歐前,為數不少的疑歐派對移民政策怨聲載道。 一名《金融時報》的英國讀者留言:「我希望英國政府知道它在做什麼。如果我們真是在討論應否展開雙臂歡迎這300萬華人,我們應該要假設他們全部都會來。」
他以工黨政府在2004年起容許歐盟成員國的公民可自由流動的協議為例子,指出當時工黨正是抱着「只有數千人會來到英國」的樂觀心態應對。結果十多年來,數百萬移民湧進英國。「英國民眾不喜歡了,於是我們就脫離歐盟……如果我們先向香港人開啟大門,然後見勢頭不對又把它關上,這絕對丟臉。」
韋舒亞當年的預言某程度上成真了。只不過那幾百萬人不是來自香港,而是來自彼岸之歐洲大陸。「移民本質上就是同一件事。為何一方面封鎖來自歐盟國家的移民,另一方面又向非歐盟國家移民開放家中大門?」「香港人跟……舉例說波蘭人,有何分別?如果政府一直向其他國家關上大門,我就不會歡迎香港人到來。這完全是偽善!」有些英國網民說。
前宗主國肩負歷史道義
但凡事皆有一體兩面,香港人到來是挑戰還是機遇,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些網民認為:「勤奮的香港人有助英國社會及經濟發展」、「香港人素以勤奮見稱。那些人希望逃離自由正遭箝制的香港,若他們來到英國,肯定對本地經濟和社會有益。而且,因為華人向來十分重視教育,也很勤奮,他們來到,將可改善我們的教育質素。」「我歡迎香港移民來到英國,我們需要技術和創業家精神!」
網絡上有很多網民不贊同「大家都是移民」這個看法。持此觀點的人認為,基於人道主義理由,以及為了保障民主自由世界,英國該竭盡所能協助意欲離開的香港居民。而且,英國作為香港前宗主國,理應負擔歷史責任─在英方角度而言,若香港不再受當年《中英聯合聲明》所允諾的自治原則所保護,英方理應作出適當協助。單是因為這個「歷史責任」,便不能將香港移民與歐洲移民相提並論。
「因應人道主義的緊急性──正在被共產黨欺壓的『前英國人』(former Brits)當然要優先處理。我相信其他同屬英聯邦的國家一樣會提供協助。」「這不是慷慨與否的問題,是我們欠了香港人很長時間。」有網友在Twitter寫道。甚至有人將之與當年帝國主義海外殖民政策引伸的歷史道義掛鈎。有網民在Twitter說:「經歷數世紀的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後,這真的是我們至少能做的事(指接收香港移民)。」亦有網民認為,既然香港已回歸其祖國二十多年,英國政府根本不應插手干預,所謂「歷史責任」也是含糊的。
既是旁觀者又是當局者
為《衛報》撰寫觀點文章的英國評論家Simon Jenkins回想起當年任職記者時報道香港回歸典禮的情況,他記得當時所有人都在談論:「究竟北京給予『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可以維持多久呢?」他也思潮起伏,當然,沒人能給出個確實答案。當年親眼見證主權移交,來到今天,時局出現沒法預知的變化。在英國土生土長的Jenkins對香港移民問題的看法,盡顯既是旁觀者又是當局者的矛盾無奈。 「我們永遠不能再給予香港人民主,但至少我們還能做的,是給予他們遠離民主敵人(democracy's foes)的避難所。」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2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10日)《二十多年焦慮並未遠去 英國人怎樣看港人居英權新政》。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