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將至? 我們與「瘟疫」的距離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漫延,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的個案急升。世界各地也紛紛關注疫情是否即將變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上一次宣布「大流行」已是2009年豬流感疫情。周五,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風險級別由「高」上調至「非常高」,不過仍拒絕稱之為大流行。到底何謂大流行?
根據世衛發言人亞沙雷維奇(Tarik Jasarevic)的說法,全球大流行一般而言是指一種能在人與人之間輕易傳播的新病原體於全球範圍爆發。目前的新冠肺炎則屬多國出現爆發及密集感染的情况,而部分國家目前已停止傳染。他強調疫情仍是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有可能進一步擴散。
全球大流行 (pandemic) 的英文詞源來自希臘文,由πᾶν (all,意即「所有廣泛」) 和 δῆμος (demos,解作人民) 所組成,意思是指所有的人都受到影響,亦即大規模的流行病。它影響的範圍可能是整個國家、一個或多個洲,甚至全世界。
而流行病 (epidemic) 則是由ἐπί (above,有「上面」的意思) 和 δῆμος (人民) 組成,意指在一群人之上受影響,也就是指在特定人群之中短時間內的流行傳染病。當流行病持續並擴大傳染範圍至整個國家及其他大洲,也就會變成流感大流行。最後的地方流行病 (endemic) 是由ἐν (in,「裏面」之意) 及δῆμος (人民) 組成,意指只在這群人之內受影響,也就是指在特定區域才會出現的風土病。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教授Jimmy Whitworth向英國廣播公司 (BBC) 表示:「我認為很多人會認為目前的形勢是全球大流行,世界多個地區都有持續的傳播。」甚至有些科學家早在二月中已爭論說,「我們經已進入全球大流行的初期階段。」
倫敦國王學院的Nathalie MacDermott博士說:「我認為我們已經接近全球大流行,在未來的一至兩星期內,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在很多地方突然爆發,如果情況是發生在幾個不同的大陸,那麼我們將臨近全球大流行。」病毒學家們認為,疫情最終結果從全球流行病到新型流感都可能,未來3週是關鍵,如若失控就會是僅次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的疫情。
由於世衛以至國際間均沒有一套通用的精準說法,即達到什麼程度、多少個案、傳入多少國家等實際的數字才稱得上是「大流行」,故定義實質模糊和籠統。有專家認為,現時把新冠肺炎稱為大流行,可加強全球的防控意識,但目前看來世衛仍傾向避免過早使用這個名詞。
回顧過去「全球大流行」
歷史上,世衛宣布或歷史公認為「全球大流行」的事件包括14世紀的黑死病、19世紀末的天花、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1981年的愛滋病毒,及2009年H1N1「豬流感」疫情等。
此後,世衛經已不再使用當時的6級警示機制(1級是沒有感染個案,而6級則為全球大流行)。原因是當年墨西哥的H1N1疫情估計恐造成全球28萬人死亡。由於當時認為疫情可能在最少兩個地區爆發且擴散速度迅度,故世衛於6月11日宣布疫情屬「全球大流行」,並要求各國政府全力動員醫療資源,並預備防護及抗病毒藥物等物資。
最終,病毒造成的傷害與一般流感沒有太大分別,全球實際確定死亡個案為14000多人, 不少國家因此批評世衛反應過度,造成不必要恐慌,導至購買了大量疫苗等昂貴抗疫物資。現在,,H1N1已變成不時回歸的流行病,依靠疫苖防控。
2013年,世衛經過檢討機制之後,取消了原有的6級警示機制,並推出新指引。世衛不再將某種疾病的大爆發定位為「全球大流行」,但表示會在口頭上沿用這個說法。
歷史上,全球大流行曾經造成嚴重的疫情,如一個世紀前的一場「西班牙大流感」(SpanishFlu);當年造成全球17 億人口中近三分之一人感染,多達一億人死亡 (死亡率為5.88%),元兇同樣是H1N1。回顧當年,疫情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始於1918 年春天,性質與一般流行性感冒無異;次階段發生在同年秋季,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時期;最後階段則於1919 年冬至翌年春初,死亡率亦有所回落。
現今最有理據支持的說法是,流感很可能起源在1918年3月4日。美國堪薩斯州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當時錄得的症狀,包括頭痛、高燒、肌肉痠痛和食慾不振等。一個月後,全美各大城市都有大量流感患者,疫情亦迅速擴散至歐洲多國及亞洲的印度和中國,不少參與一戰的士兵紛紛病倒。
第二階段發生於1918年8月,一艘從西非開出的英國船隻發生致命流感,超過七成船員受感染,約7%船員死亡。流感很快傳入美國波士頓,法國西北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流感接着於歐洲和美國廣泛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遍世界各地。這階段有別先前,青壯年群體的死亡率特別高,症狀包括有發燒、頭痛、臉色發紫,部分患者還有咳嗽出血的情況。
第三階段約在1919 年冬開始,流感又再次肆虐多國,但僅維持數月便忽然間神秘消失。整場流感大流行所奪去的性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還要多,各國大量適齡參軍的青壯年人口死亡也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
這場大流行死亡人數眾多,乃於當年由於正值一戰,戰時環境嚴峻,無論士兵或平民百姓都未必有充足的食物充飢,缺少營養令傳染病問題惡化。另一方面,當年的醫療水平還相當落後,沒有藥物疫苗外,對防疫的意識也低。
日前,數十名威尼斯的民眾披著黑衣、頭戴長得像鳥嘴的面具遊行,以紀念四個世紀前發生在城市的瘟疫。這個面具名為瘟疫醫生 (Medico della Peste),雖然外表像鳥類,其實原型是中世紀黑死病盛行時的瘟疫醫生模樣。
十六世紀,瘟疫的爆發令市內超過五萬人死亡。為遏止疫情爆發,當年的人對病患或懷疑患有鼠疫的人進行了隔離。當時的瘟疫醫生,常因應疫情需求而遊走於各國城邦之間,相當於現時的「Dirty Team」,是當年專責處理這些疫症病患的醫師。
特殊設計的面具也是有其功能性的,面具在眼睛處裝有透明玻璃,可以隔絕患者與屍體的組織液、血液或飛沫,前端還有一個像鳥喙的凸起,內填有能散發芳香的物質。此外,他們通常身穿黑色長袍、佩戴手套,和闊邊帽;身報一長木製的拐杖,用來檢測患者狀況,而不必接觸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