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看英美住房危機:「啃老」情況比大蕭條時代更甚?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在英國和美國,年輕人要在告別校園後,通過工作儘快實現經濟獨立,搬出父母的家、擁有自己的房子居所是理所當然的人生路徑,但在不斷惡化的住房危機下,實現這一目標正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處(ONS),1997年,21歲的年輕人中一半以上已經離開了家(當時18-34歲的年輕人中與伴侶或子女同住最為常見),如今,大多數20歲出頭的年輕人與父母一起生活。在所有英國成年人中,與父母同住的比例也在十年內增加了近15%。在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民調數據顯示,2020年與父母同住的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比例創下上世紀4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新紀錄。

此外,新冠疫情也推高了兩國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數量,校園封鎖、失業都令許多人被迫回到父母家。長期來看,大學教育的普及也令該比例上漲,但根本原因仍是房租、房價的持續飆升。

2022年第一季度,美國房屋價格中位數為43萬美元(約336萬港元),而30年前才只有3萬美元(約23.46萬港元);同期,英國房屋價格中位數則從不到1萬英鎊(約9.92萬港元)增長至26萬英鎊(約257.93萬港元)。房價收入比同樣出現飆升,2002年,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的普通家庭,用5年的全年收入就能購買一套中等價格的房屋,2021年則需要將近9年的家庭收入。

根據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一項時間跨度更長的統計,英國房價收入比接近這一水平是在19世紀70年代、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當時社會上仍只有少數富人才擁有自己的房產。

許多批評者認為,英國的住房危機可追溯到1980年代,戴卓爾政府提出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推行社會住房私有化,在此之前,提供給英國低收入人群、殘障人士和失業人群均可的社會住房達到高峰,超過45%的英國人住在社會住房裏,惟經歷「政府廉租房買賣法(Right to Buy)」後,許多人低價購入並高價轉手,贏取暴利,成為「英國當代住房危機的起源」。

在美國,高房價則往往被歸咎於「分區法規」(zoning laws)造成的房屋供應不足,通過劃分區域蓋工廠、公寓、家庭住房來讓市容美好的政策,也限制了可負擔住房的供應,造成供不應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