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來最重要的土著權利公投 「四分五裂的澳洲」將票投何方?

撰文:The Conversation
出版:更新: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經已宣布,將於本周六(10月14日)就是否修改憲法,以建立一個新的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諮詢機構舉行全國公民投票。

作者: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首席研究員Sana Nakata

這個新機構被稱為「議會之聲」(Voice to Parliament),將就與原住民有關的任何問題向議會和政府提供建議和陳述。

議會之聲被認為是糾正澳洲歧視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痛苦歷史的重要一步。

澳洲原住民事務部長Linda Burney表示,該計畫還將糾正在各種問題上失敗政策的「長期遺留問題」,包括原住民在監獄系統中的比例過高,以及原住民在醫療、就業和教育方面的較差待遇。

議會之聲代表了一種新的方法。最初是在2017年原住民制憲會議後的一份名為《烏魯魯心靈聲明》(Uluru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的檔中提出的,議會之聲被寫入憲法,以確保其在澳洲政府中長期存在並發揮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全民公決——也是為什麼這個特殊的全民公決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

澳洲將於10月14日就是否修改憲法,以建立一個新的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諮詢機構舉行全國公民投票。(Reuters)

數十年爭取平等的努力

憲法公投要想成功,必須在全國範圍內獲得過半數選票,並在大多數州(即六個州中的四個州)獲得過半數選票。澳洲的兩個領地——首都領地和北部領地——的投票將計入全國票數,但不計入過半數州的票數要求。

全民公決並不經常通過。在澳洲歷史上的44次全民公決中,只有8次獲得通過。

澳洲上一次就土著事務進行全民公決是在1967年。

這次全民公決使兩件事成為可能:聯邦可以在全國人口普查中計算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的人數,並制定有關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的法律。

上次的全民公投以巨大優勢獲得通過。由於政府首次能夠制定有關原住民的法律,因此確保了原住民受到1975年通過的《種族歧視法》的保護。該法禁止在就業、住房和使用公共設施(如游泳池、電影院和商店)方面的歧視。

維多利亞州原住民促進聯盟主席Bill Onus參加遊行,支持 1967 年全民公投。

儘管1967年的全民公投使一切成為可能,但進展卻十分緩慢。

維多利亞州原住民促進聯盟主席Bill Onus(右)遊行支持 1967 年全民公決。(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在澳洲總人口中只佔極少數(不到 4%),因此投票權並不總能確保政治代表權。

雖然目前有11名原住民議員,但他們並不能代表所有原住民。托勒斯海峽群島(位於澳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的群島)還沒有任何聯邦一級的代表。

「贊成」和「反對」運動

在今年全民公投的籌備階段,全國上下出現了「贊成」和「反對」的鮮明對比。

「贊成」運動宣稱現在是變革的時候了,並強調政府是如何一直辜負全國各地原住民社區的期望的。

他們說,在影響到當地社區的問題上,如果能聽取他們的意見,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為了獲得大部分非土著居民的支持,該運動還將議會之聲作為一個機會,讓所有澳洲人團結起來,支持對原住民的承認和民主復興。

反對議會之聲的理由有兩種。

獨立參議員Lidia Thorpe是一位來自 DjabWurrung、Gunnai 和 Gunditjmara 的婦女,她認為議會之聲是一個無能為力的諮詢機構。她呼籲政府與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簽訂條約。

然而,條約進程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取得進展。例如,維多利亞州於2018年開始了與原住民的條約進程,談判才剛剛開始。

不論公投的最終結果如何,它將多少向全世界表明澳洲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Reuters)

由保守反對黨領導的官方「反對」運動將擬議中的議會之聲描述為國家首都坎培拉精英的機構,這將造成國家分裂,並容易導致司法越權。「贊成」運動者認為,許多「反對」論點都是錯誤資訊。

投票的意義

即使在1967年之後,單靠現有的投票權和政治體制顯然仍無法代表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在聯邦政府中的利益。

在國際上,其他國家也試圖改善土著人民的政治參與和政府問責。

例如,新西蘭在議會中指定了毛利人代表。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薩米議會代表芬蘭、挪威和瑞典的七個土著民族。在加拿大,原住民既有歐洲人到達時談判達成的《首次接觸條約》(first-contact treaties),也有現代條約。

2023年公投是澳洲首次考慮如何讓土著居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在聯邦政府中獲得有意義的代表權。無論公投結果如何,它都將向全世界發出一個強有力的資訊,表明澳洲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

本文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獲授權編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