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世界.二|「疫」勢而行:打入西方的替代療法?
許多國家現時都有所謂的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中醫藥與一眾其他傳統醫學均屬於此類,以與主流的西醫作區別。近年,中醫備受推崇的一個原因是其能見度有所提升,包括在部份國家獲得西醫轉介、世衛「背書」、在大型國際體育盛事也能見到其身影。
此為「中醫藥在世界」專題系列之二
今年2月的北京冬奧,中醫藥診療吸引各國健兒慕名而來,其中以針灸、推拿最受歡迎,紛紛表示,「中醫是一種緩解傷痛、身心安撫的神奇手段」,能讓他們放鬆心態,用更佳狀態來迎接比賽。今天,中醫藥在世界各地也不難找到,其中針灸、推拿等不僅吸引了許多外國人慕名一試,前者更是不少國家針對痛症的一線治療。
德國中醫教師Tim Vukan向《香港01》記者指出,當地的針灸也很流行,不少人也有嘗試過,尤其是用以治療肩痛、背痛、膝痛等疼痛方面。他表示:「不少德國人有這些經驗,並得到很好的效果,而且這些治療費用是可以由醫療保險所承擔的。」當地許多西醫現時也有提供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
除了這類外在療法,內服藥品方面仍未建基立根基,德國人普遍對中草藥所知甚少,雖然在當地藥房可以買到一些中草藥,惟知道的人並不多。不過,德國人對於替代醫學卻抱着較開放的態度。Tim Vukan指出,當地人其實早已有不少替代醫學的知識,有病也不一定得去看西醫。
在歐洲,我們主要是西方醫學,也有悠久基於歐洲草藥的自然醫學體系,至今仍為不少人所相信和採用,還有順勢療法(homeopathy)、英國人創的花卉療法(flower therapy)等。
Tim Vukan認為,歐洲人喜歡自然的治療方法,「他們對服用抗生素感覺不好,因為深明其副作用,故我們也會『兩條腿走路』,去看西醫和購買歐洲的草本茶飲用。」他補充,德國也有學校專門教授這類替代療法,也能在當地藥房購得相關產品,這些療法如今仍然很普遍。
德國人有病雖然仍多會去看西醫,但總有人未必能完全康復,便會開始尋找替代方案,故當人們未能在西醫治療中取得進展,他們也會向中醫等替代醫學尋求治療。
西方也有草藥傳統 祟尚自然醫學
澳洲中醫師Giles Sadler向記者指出,許多西方國家其實有草藥傳統,在西醫藥流行之前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今時今日人們仍舊會服用西方草藥,並經常與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結合使用。他表示:「在歐美國家,這些西方自然醫學從業員較中醫的多,他們往往是病患替代治療的首選。」
在珀斯開中醫診所的他又分享,來看中醫的澳洲人以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女性為主,她們大多都都想更有效地照顧自己的健康。
在傳統醫學國家更易推廣?
有意見認為,中醫在世界範圍上的發展,在具有傳統醫學背景和歷史的國家會較有優勢。Tim Vukan某程度上同意有關的說法,指出:「如像印度人在阿育吠陀(Ayurveda)文化中長大、泰國、越南、韓國也有自己的醫學。」這些國家基於自身有別於西醫的傳統醫療體系,且已證明對病患有幫助,故當地人普遍會較容易接受這些替代治療和藥物。
不過,Tim Vukan補充表示,這並非說只有這些背景的國家才會較願意接受中醫藥。現時從事網上中醫教學工作的他指出,其教授的學生有來自美國、瑞典、挪威、丹麥的人,都是來自非常現代化的西方國家。
Tim Vukan又指,需要尋找替代療法的情況在新冠疫情中變得普遍,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西方國家的人正遭受焦慮、抑鬱症等許多問題,全球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更大的疫情危機。他相信大眾想尋找適合自己的預防和治療法,放諸四海皆準,而這並不限於中醫藥,還有其他替代醫學。
從他的分享中也可見,德國正好是這樣的一個國家,有中醫業人士認為,除了具傳統醫學背景的地方外,一個國家對於替代醫學接受程度越高,便越容易推廣中醫。
不故弄玄虛、與現代生活結合
撇開上述因素,中醫藥發展在外國人眼中還存在什麼難題?在內地學習中醫10年的Tim Vukan向記者坦言:「學習中醫對外國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不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我本人是因為興趣才學的,得下很多功夫,既要先學好語言,又要看懂相關古籍。」
後來,他發現必須與現代生活聯繫起來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學,但無可避免仍需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都是重要的學習內容。
為了更好地瞭解中藥,Tim Vukan特意收集及翻譯了很多說明書籍,還自製中藥學習卡,方便坐巴士時溫習。他有時也會質疑古籍的內容是否仍適用於當今社會和現代疾病,又花了許多時間理解「氣」、「血」、「陰陽」等概念。 所幸他自小對中國功夫也有相當認識,曾修習詠春、太極和氣功,故對中國的人體學說有一定的了解。他舉例說:「例如什麼是氣,因為我能在練功時感覺到自己體內的氣,故更加了解關於氣的運作過程。」
澳洲中醫師Giles Sadler則表示:「我在治療的過程會盡量避免使用中醫術語,否則我會花幾個小時來解釋事情。」例如,「改善消化系統」而不是「補充脾胃」,或者說「改善新陳代謝」而非「補氣」。他直言,雖然這些說法並不對等,但已足夠告訴病人他在做的是什麼治療。
Tim Vukan強調,他認為中、西醫是完全不同的醫療系統,兩者雖可很好的結合,但他盡量不會將兩者混為一談。「不需打從心底裏相信中醫,因它並不是宗教,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
經過17年的接觸中醫藥之路,Tim Vukan認為中醫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教授中醫的時候,要把它講得通俗易懂,用簡單的語言,不要故弄玄虛,不要讓人以為是小圈子的知識。」對於坊間存在「中醫治療太慢」等偏見,他指出,西藥多會有較明顯的效果,中醫藥效果也許相對不夠快,但也較少引起其他身體問題,確信「治療疾病的過程上沒有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