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開通 為老撾打破「鎖國」宿命?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2021年12月3日,連接中國西南部城市昆明與老撾首都萬象、總長1,035公里的中老鐵路終於通車。耗資59億美元、工程建設歷時5年,這個野心勃勃的基建項目在建造期間因債務陷阱、新冠疫情等引發重重爭議,可鐵路能否給老撾民眾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仍存在許多未知。

不久前才剛剛脫離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列的老撾,國土有八成屬山地和高原,還多被森林覆蓋,而且沒有海岸線,是一個被中國、越南、柬埔寨、緬甸和泰國包圍的內陸國。一條逾千公里的鐵路在這裏建造,需要穿越高山深谷、在大大小小的山洞和橋樑上穿行,其建設難度和成本可想而知。

2016年12月,由中方佔總投資額70%的中老鐵路正式動工,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一項重要的基建設施,中老鐵路是在東南亞首個落成啟用的主要項目,其近60億美元(約467億港元)的耗資亦佔老撾的GDP經濟總量約三分之一。根據雙方的協議,老撾將背負總計至少14億美元的債務。然而,鐵路竣工通車後,其潛在的經濟效益將亦給予這個深陷貧困的國家帶來去希望。

中老鐵路是第一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中老共同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項目。圖為中老鐵路老撾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橋合龍。(新華社)

「鎖國」 變身「陸聯國」?

如今,從老撾首都萬象到中老邊境的磨丁市(Boten)旅行時間將從以往的一整天縮短至3.5小時,而到雲南昆明則可以實現「朝發夕至」。此外,貨物運輸效率也大大提高。

《文匯報》引述雲南農墾集團負責人指,公司以往從萬象到昆明運輸貨物只能依靠公路,中老鐵路開通後,運輸成本下降了50-60%。

據中國官媒報道,中國政府預計在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旅遊旺季,新開通的通往老撾的高速鐵路將有超過100萬人次搭乘新開通的鐵路;截至12月15日,線路已經運送了超過一1億元人民幣(1570萬美元)的貨物。作為農業國的老撾,蔬果等農產品以往需三天才能運到中國,但如今鐵路開通後,車程大幅減至三個半小時。

中老鐵路促進旅遊業、當地村莊、城鎮的就業等方面的成效,同樣值得期待。老撾北部的幾個旅遊中心:萬象、萬榮(Vang Vieng)和世界遺產所在的古鎮世遺古鎮龍坡邦(Luang Prabang)都設有火車站,途徑這些城市的列車將為更多主流遊客打開老撾的大門,而不僅僅是以往追求冒險、花許多時間在老撾各處逗留遊走的旅行者。旅行社G Adventures亞洲區總經理Julie FitzGerald對《南華早報》表示,「縮短了的旅程時間將使老撾具有更廣泛的市場吸引力,促進旅遊業增長和更多主流遊客的到來」。

老撾財政部對外金融和債務管理司司長Soulivath Souvannachoumkham認為,中老鐵路將特別吸引中國遊客的到來,一旦國際旅行恢復,疫情以前每年80萬至100萬的中國遊客預計將增長40-50%。另一方面,鐵路除了協助老撾的木材及農產品(為出口中國最大的兩種商品)出口,更重要就是推動資源產業的發展,包括豐富的礦產及水電。

2008年4月14日,在老撾龍坡邦,老撾人民在宋干節期間巡遊。(Getty)

須設經濟特區帶動地方發展

世界銀行2020年發佈的報告《從內陸到陸上連接》(From Landlocked to Land-linked)關於中老鐵路的報告作出積極預期,認為在恰當的政策和其他道路基礎設施連接之下,鐵路會對老撾經濟起到積極作用;換言之,若輔助政策和基建不到位,中老鐵路不一定能很難幫助這個國家走出貧困,因此建設國內的道路網絡,尤其首都萬象等大城巿變得相當重要。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物流主要靠海路連接,在運力及價錢上都具優勢中老鐵路等相關的泛亞鐵路項目能否減低中國與東盟地區的物流成本,擴大貿易,將會是鐵路成功與否的關鍵。

世界銀行報告又指出,目前而言,老撾尚未建立現代化的物流系統,缺乏將鐵路、公路、消費與生產中心相連接的貨運基礎設施,老撾政府需要在鐵路沿線,——尤其是靠近運輸或物流樞紐、擁有充足的勞動力的地方——設立經濟特區,將鐵路真正與當地經濟活動相連。

2018年7月26日,老撾東南部的阿特普,前一天晚上山洪吞噬了村民們的村莊,民眾疏散到更安全的地方。老撾東南部修建的水電站大壩倒塌,50億立方米的水沖走了7個村莊的房屋,使6600多人無家可歸,至少有26人死亡,3000多人受困,數千所房屋被毀。(Getty)

物流市場的准入門檻、複雜且存在不公平現象的商業環境,都是導致物流系統不健全的深層原因。糟糕的營商環境不僅存在於物流行業,根據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便利指數排行,老撾在190個國家中位列154。這一長期存在的弊病打擊投資者的信心,阻礙廣泛的外資入場。

雖然其他外資對老撾都較為卻步,來自中國的資本算是例外,儘管在這樣不理想的經商環境下依然大量進入,並在2018年更達到了老撾外國直接投資總額(FDI)的79%。中老鐵路項目動工啟動以來,更多中國資金開始進入老撾。除了地產、金融、旅遊業以外,中國老闆投資、老撾農民耕耘的農場、種植園也開始多起來,各行各業都可見華商的身影。

中老鐵路沿線部分車站圖輯:

+2

老撾地標酒店的投資者人、老撾吉達蓬集團董事長姚賓估計,華人富豪大約佔了老撾當地富豪的20%,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靠房地產發家,包括他本人在內。他在1990年代隨着當時國內的出國淘金潮來到了東南亞,其下集團橫跨金融、工程、地產、旅遊、酒店等多個行業,自2005年成立以來在十餘年的時間裏發展成老撾最具綜合實力的企業之一。當地大街上出現的第一輛豪華跑車,就是姚賓所有。

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姚賓並不避諱地指出,在當地營商,與老撾政府官員打好關係的重要性。他稱,自己每年約有一半時間是在陪同老撾政府各級領導前往中國訪問,甚至有許多老撾高官在訪華時點名要姚賓隨行:「東亞人勤勞,誰來這裏都能過上小康生活。但要造就一個富翁不容易,因為經濟體量太小了。要想發財,必須進入主流社會,和主流社會在一起。」另一方面,同為一黨專政的老撾亦是一眾東盟成員國之中對中國較為友善的一員。

2020年1月6日,老撾總理通倫(Thongloun Sisoulith)(左)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簽字儀式後握手。(Getty)

中文學習熱

隨着近年中老鐵路的奠基、昆曼公路的貫通,中國資本進一步深入老撾各地,學習中文成為老撾年輕人的熱門選擇。根據老撾國立大學網站的統計數據,中文是2021-2022學年新生中最受歡迎的專業,有988人參加入學考試。排在其後的則是經濟學、管理學、金融等。

過去幾年,老撾傳統的中文學校Lieu Tou中文學院報名人數大增、與中國高校合辦的大學也在老撾成立。幾年以前,中文學校還只在中老邊境辦的火熱,如今,全國許多地方的老撾學校都開始開設中文課。

一位來自沙灣拿吉省的畢業生表示,他們從國立大學中文專業畢業後,工作月薪達到五至六百萬基普(523-627美元),甚至高於政府官員:「如果你有一份與中國人一起工作的高薪工作,你會比為老撾僱主工作賺更多的錢。」

10月16日,中國駐老撾大使姜再冬和老撾公共工程與運輸部部長榮沙瓦在萬象站為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揭牌。(視覺中國)

許多老撾學生表示,中國資本的急劇進入,促使老撾的求職者將熟練掌握中文視為一項基本技能,中文能為他們就業帶來極大便利。另一位來自老撾西北部的烏多姆賽省的一名應屆畢業生稱:「只是(因為)會講中文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我們可以在鎮上的中文中心學習中文。如果我們學得好,我們可以成為中文教師。」

老撾是否因修築天價鐵路陷入了「債務陷阱」,是外界反覆質詢的問題。事實上,目前老撾的公共投資資金都嚴重依賴由發達國家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ODA)。老撾公共工程和運輸部(MPWT)的常規預算只有1270億基普(LAK),但該國2018年的未償債務高達8150億普基,數目也是2015年的兩倍,長遠情況難言樂觀。

然而中老鐵路的開通的確為這個內陸窮國帶了重大希望,也是前所未見的機遇,老撾政府如何進行後續的投資與建設,才是鐵路項目是否真正取得成功的關鍵。

延伸閱讀:除了中老鐵路之外,其他泛亞鐵路項目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