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逃逸疫苗 T細胞如何成為「最強後盾」?│新聞背後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Omicron變種病毒在全球急速蔓延,更引爆本港第五波疫情,Omicron變種的逃逸機制令人擔心疫苗效用會否削弱,不過更多T細胞免疫反應的研究指向正面一方。
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和墨爾本大學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儘管Omicron含較其他變異株含有更多突變基因,但透過接種疫苗或經感染肺炎後產生的T細胞,能有效清除被感染的細胞,並促進其他免疫反應,尤其是預防重症。

T細胞是一種白血球,替人體作出免疫反應對抗入侵的病毒。科大與墨爾本大學團隊1月2日於科學雜誌《病毒》(Viruses)發表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即使Omicron或者其他變異株能夠逃過人類抗體免疫反應的攻擊,人體T細胞免疫反應也能保護人體避免遭受重症感染。

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靠認出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阻斷其與人體細胞連接,從而預防感染發生,然而北京大學12月初發表的研究數據顯示,Omicron能逃逸85%的現有中和抗體,而目前已獲緊急使用的抗體藥物,大多數都無法預防人們感染Omicron。

但T細胞的抗病毒機制跟中和抗體不同,當病毒感染了人體細胞,T細胞便會馬上認住病毒,攻擊及殺死它們。T細胞能識別出更大部分的病毒蛋白(而非只刺突蛋白)從而作出反應,因此較不受Omicron突變所限。

圖為Delta變異病毒株(左)與Omicron變異病毒株刺突蛋白突變對比圖。(羅馬兒童醫院圖片)

T細胞仍能「認出」及殲滅病毒

科大與墨爾本大學的團隊分析了1,500名新冠康復者與已接種疫苗人士體內的新冠病毒蛋白碎片——「抗原表位」(epitopes),發現在這些出現突變的Omicron抗原表位中,超過一半能被T細胞所識別。

這發現進一步減低了有關Omicron突破T細胞免疫屏障的推論,而且,如將分析範圍擴展至Omicron刺突蛋白以外的部分,病毒的絕大部分(超過97%)都沒有出現突變。因此總的來說,Omicron不太可能逃脫T細胞免疫反應的攻擊,接種疫苗及加強針後所產生的T細胞免疫屏障將能繼續提供保護,減少被Omicron或其他變異病毒的感染風險。

共同領導這項研究的墨爾本大學Matthew McKay教授說:「雖然這是一項初步研究,但我們認為有關結論提供了一個正面的訊息。即使Omicron或其他變異株能夠逃過人體免疫反應的攻擊,人體T細胞免疫反應也能保護人體避免遭受重症感染。」雖然T細胞免疫反應有望預防重症,但研究作者同時警告,T細胞免疫反應並不能阻止患者受感染,因此也不能堵截傳播。

T細胞為白血球的一種,在人體細胞受感後,就會出動清除病毒及受感染細胞。(NIAID/NIH)

在率先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株的南非,當地有研究團隊於去年12月亦公布了一項初步研究,初步實驗室數據顯示,接種過兩劑輝瑞疫苗人士的細胞樣本,對於Omicron變異株仍能維持70%-80%的免疫反應。

已向世衛滙報上述研究結果的南非開普敦大學病毒學家Wendy Burgers向《衛報》稱,「抗體是測試疫苗是否有效的好開始,因為抗體是阻礙病原體進入細胞。但當它突破防線,細胞遭受感染,T細胞就會補上,清除受感染的細胞,使它們不再複製及成病毒工廠,在萌芽階段已把它殲滅。」

不過,T細胞維持高度免疫反應,是否能解釋目前為止南非Omicron病例似乎症狀較輕,Burgers對兩者關係表示審慎。「雖然 T 細胞不能預防感染,但它們確實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防止嚴重疾病。在這方面,如果我們看到的是正確的,這數據令人放心。」

雖然人體擁有T細胞作免疫「第二道防線」,但接種疫苗仍是更佳的做法。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科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病毒學家Stuart Turville教授研究了Omicron患者的樣本,指出T細胞是人體免疫機制中「不錯的後盾」(pretty good backup)。他解釋,T細胞與負責產生抗體的B細胞都是透過「建立記憶」來抵抗病毒,是病毒跟人體的初次接觸就會形成記憶,「如果已接種疫苗,這是幸運的情況;較不幸的情況,就是你已首次感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