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遷都:拋棄舊開羅 「綠化新城」全繫國運興衰?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埃及「新行政首都」(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NAC)計劃說了好幾年,到了近日終於見到眉目。總統府本周三(3日)宣布,當局將於今年12月正式啟動遷都程序,各政府部門會開始將辦公室遷入當地,預計將歷時6個月。埃及遷都,也許是希望讓國家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大的關注度,而這一切將寄望於結合「綠化、科技」的嶄新城市。

這座新首都,還未有正式改名,所以埃及媒體一般還是以「新行政首都」稱呼這座城市。

「新行政首都」位於現有首都開羅(Cairo)以東約45公里。雖然它位於沙漠地區,但埃及政府從一開始計劃建設時,經已打算以「智能城市」、「花園城市」的概念打造這一新城市。全市包括交通運輸和日常社區設施等,將會以高度物聯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系統,協調政府部門區、商業區、外交使館區之間的功能。

另外,它還會廣泛開發綠化帶,冀讓這座沙漠城市能帶給大眾煥然一新的感覺,改善外界對埃及的傳統固定形象。

「新行政首都」的由來

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政府自2014年上台後,一直希望平息國家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所帶來的政治社會動盪局面。塞西相信,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與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及國際聲望有密切關係,同時亦牽涉到政權的穩定性。因此,處理埃及國內根深蒂固的首都基建,都市規劃落後問題,成為其政府的頭等要務。

從公元十世紀開始,扼守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養育了千萬計沿岸居民,同時亦造就了輝煌埃及文明的舊開羅,一直是伊斯蘭世界的古老商貿中心。在阿拉伯帝國最輝煌的時期,法蒂瑪、阿尤布、馬木留克等歷任王朝皆定都於此。

然而,隨着現代人口持續增加,城市化發展加速,舊開羅現時成為了「出名」人多車多的擁擠城市。現在整個大開羅都會區(包括開羅省、吉薩省及蓋盧比尤省部分地區)容納了2,200多萬人,是全非洲最大的都會區;已登記車輛數目直逼1,100萬輛,因此首都的交通幹道,經常見到汽車擠擁為患。

早在21世紀初開始,埃及政府便想方設法,冀透過建設新城紓緩開羅市中心的堵塞情況。到了今年底,「新行政首都」終於正式基本完成建設,隨時可以啟動遷都大計。

埃及政府遷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紓緩舊開羅的城市壓力。(Getty Images)

新首都的潛在危與機

現時,「新行政首都」很多政府機關大樓經已落成;埃及最大清真寺、可容納接近17,000人的法塔赫阿利姆清真寺(Al-Fattah Al-Aleem Mosque)亦早於2019年初對外開放,當時已舉辦了一場頗為矚目的開幕儀式。

依照建設藍圖,新首都還會繼續建造多幢商用摩天大廈及多層公寓,市中央還將會有一條「綠色河流」,以及相當於紐約中央公園兩倍面積的綠化帶。埃及政府亦計劃在新首都興建全非洲最高的摩天大廈,預計樓高345米,作為未來北非商業中心的地標。

另外,除了準備遷進大部分政府機關外,當局還鼓勵各國大使館進駐,發揮新首都的行政協同能力。目前為止,仍未肯定哪個國家的大使館會率先進駐這一新首都。

不過,有專家擔心,埃及的新首都城市項目或會淪為無人住的「鬼城」。根據計劃,當局預計會有許多公務員會在新城工作,因此一開始新城市的房屋需求,預料大多是來自新遷進的公務員家庭。

惟據估算,新城住宅平均呎價達8,000至9,000埃及鎊(約3,968至4,464港元)。然而,埃及公務員平均周薪只有約1,000埃及鎊(約496港元)。換言之,至少在新城投入運作的早期而言,大部分新遷進的工作人員,也許在「新行政首都」根本買不起樓。

埃及「新行政首都」正在興建的綠化帶中央公園,攝於2017年。(AP)

另一方面,埃及位處歐亞非區域版塊的核心地區,掌握蘇彝士運河(Suez Canel)這條世界航運生命線,對中東及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地緣勢力版圖,都有着無可取替的地位。

因此,儘管「新行政首都」問題多多,它依然是埃及政府在國際舞台藉以重拾注目的關鍵,而其最後發展如何,建設如何,亦將直接關乎到這隻「北非雄獅」的未來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