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襲廿周年│雙子塔倒下以後:美國人由愛國走向分歧?

撰文:伍振中 毛詠琪
出版:更新: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大廈雙塔訇然倒下,這一幕震驚了世人,紐約巿、華盛頓、賓夕凡尼亞的三個事發地點,近3,000人喪命於恐怖襲擊。
反恐二十年,美國人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反恐戰爭,不過兩場戰爭似乎都沒有令美軍取得絲毫甜頭。反反覆覆,當年執政的塔利班重新掌控阿富汗政權。美國本土過去20年再沒經歷過重大恐襲事件,美國人當日的悲痛、恐懼有平伏下來嗎?

二十年前的911當晚,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全國講話時說道:「美國是全世界最閃耀的自由及機會燈塔,沒人可以阻擋它的光束照耀。」同年10月7日,最終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開打,象徵全球反恐戰爭開始。

九一一襲擊,令當年整個美國社會都瀰漫着悲痛、哀傷和驚恐的情緒。由於當時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被認為是蓋達組織的根據地,塔利班亦被美國情報部門認定,為蓋達提供協助窩藏首領拉登,故當時布殊以反擊恐怖主義之名出師中東,頗獲國際輿論支持。這對於剛經歷九一一恐襲苦痛的美國人來說,出兵阿富汗,在國家安全的層面上,自是順理成章、充滿道義理由的「反擊戰」。

九一一襲擊後,受驚恐和悲痛情緒深深籠罩美國社會,反恐、報復、國家安全都是義正詞嚴,一切也是出師有名,國際社會亦普遍支持對抗恐怖主義勢力。(Getty Images)

極端恐懼下出師有名

負責報道國防部和國家安全新聞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Craig Whitlock,後來回憶這一段全體美國人銘記一輩子的日子時寫道:

當時他們(小布殊政府)已不再需要透過什麼方法自圓其說,來合理化這場戰爭了。

美國為首的西方聯軍與塔利班之間兵力懸殊,聯軍進入阿富汗後勢如破竹,閃電攻下喀布爾,成功推翻塔利班政權,迫得塔利班遷移到南方割據山區曠野。聯軍入城後,美國扶植了新一個由卡爾扎伊(Hamid Karzai)領導的共和政權,矢志「重建阿富汗」。

那時的美國,洋溢着一股高漲的愛國情緒。美國人都在家門外插起國旗,年輕人都踴躍參軍,視反恐戰為保家衛國的天職,都是當仁不讓。

阿富汗戰事開打後,「反恐」一舉成為布殊政府主政時期的國家安全戰略主軸。2003年,喬治布殊政府明言要藉反恐時機,清除「尋求發展及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的敵國」,瞄準的便是長年仇敵──伊拉克的薩達姆(Saddam Hussein)政權。2003年3月20日,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向伊拉克開戰,開啟最終維持8年的伊拉克戰爭(2003年至2011年)。

當年出兵伊拉克,已是九一一恐襲後的兩年後,民眾恐懼情緒比較平靜下來。雖然布殊政府堅持伊拉克戰爭的目的,就是要達致「反恐」和「尋找大殺傷力武器」,但是當時國際政界、學術界或民間聲音,皆對美國出兵伊拉克的反應兩極。

喬治布殊政府出兵伊拉克,迅速推翻了薩達姆(Saddam Hussein)政權。(Getty Images)

伊戰是不義之戰?

美軍甫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民間的反戰情緒已開始湧現。華盛頓、芝加哥、費城、三藩市等美國城市,以及倫敦、柏林、巴黎、雅典、巴塞隆拿等多個歐洲城市同時爆發反戰遊行。奧地利、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政府,也出面譴責美英兩國為首的聯軍對伊拉克宣戰的決定。「以反恐之名,所謂的國家安全被政治化,野蠻行為被合法化,愛國主義也被軍事化。」《華盛頓郵報》記者Carlos Lozada在評論文章這樣形容美國政府出兵伊拉克的決定。

兩年間,國際社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戰情緒,與九一一襲擊後美國出兵阿富汗之時相比,已有頗大程度的反差。在布殊政府任內擔任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Richard Haass,在其2009年出版的著作《War of Necessity, War of Choice》提到,他認為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必要」(necessary)且「已被良好執行」(well-executed)的戰爭。惟他亦表示,對於美軍在進入伊拉克後,是否繼續在當地駐軍,積極介入整頓當地政治秩序,則有待斟酌,他甚至認為,這中間有「選擇」的餘地。

+1

阿富汗及伊拉克親美政權先後建立後,美軍在中東的戰場進入了新一階段。

在阿富汗,美軍一方面是希望繼續打擊及最終消滅蓋達組織;另一方面則是協助重建阿富汗,保護該國民主政權平穩過渡。因此,美軍亦在當地為政府軍提供訓練,希望當地親西方政權最終能夠擁有一隊得以抗衡塔利班的強悍軍隊。

若在今天回首評價,雖然美軍「消滅蓋達組織」的目標已達成,當初被指發動九一一襲擊的拉登也於2011年被擊斃;然而「重建阿富汗」這另一目標,似乎遠未成功。今次美軍撤離期間,加尼(Ashraf Ghani)政府的阿富汗政府軍,在塔利班進擊下節節敗退,可見美國扶植的政權根本是外強中乾。

喊着全面撤軍的奧巴馬(Barack Obama)成功上台,某程度也反映當時民心所向,無意戀棧中東戰事。(Getty Images)

至於在伊拉克,薩達姆倒台後,美軍完成這一首要戰略目標,惟引起當地後續一連串政治動盪。美軍積極介入整頓當地政治秩序,保護美軍基地和訓練親美伊拉克政府的安全部隊。直至2011年,美軍才逐步從伊拉克撤軍(2011年的這次撤離行動實際上完成得並不徹底。極端組織ISIS同年在伊拉克及敘利亞邊境地區興起,美軍再度增兵伊拉克,參與清剿ISIS的武裝行動。直至特朗普政府任內,針對ISIS的軍事行動才大致完成)。

2003年美國以「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推翻薩達姆,最終卻沒在伊拉克找出任何「大殺傷力武器」,令這場伊拉克戰爭實際上變得出師無名。早在BBC於2007年做過的全球民調顯示,超過七成民眾就同意:「美國出兵伊拉克是個錯誤的決定」。

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圖為民眾在埃及開羅解放廣場發動的革命。(Getty Images)

抽身後的內外憂患

隨着美軍遲遲未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抽身,美國人對於國家發動這兩場戰爭的意義,逐漸生疑。加上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經濟陷入大衰退,民生受困,在中東佈局的沉重軍費開支加重了美國政府重整國內金融秩序的壓力,無論華盛頓中人,抑或普羅大眾之間,皆對美國政府泥足深陷的中東困局漸生不滿,很多人都希望美國儘快抽身中東。

20年後看回去,美國最初提出「反恐」的戰略目標,如今交出的成績似乎真是強差人意。雖然,美國人對於反恐戰的評價兩極,對於伊斯蘭的恐懼情緒無法消除。《今日美國》與蓋洛普一項新近民調亦顯示,在美國政府保護民眾免於恐主義威脅上,51%表示「有信心」,47%表示「沒太大信心或沒信心」。

在外,阿富汗等一帶局勢不穩定,恐怖主義威脅並未解除;在內,歐美等西方國家對於伊斯蘭的文化衝突問題,更是與日俱增。

九一一恐襲的印記是永遠難以磨滅的,徹底改變了美國人對於戰爭與和平的看法。(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