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為何突然對從不關心的運動大感興趣?奧運的商業神操作

撰文:風傳媒
出版:更新:

相信你懂這種感覺:日常生活過着過着,突然間,奧運會就舉行了,奧運一切眼花撩亂的消息都掠過你眼前。很多品牌的廣告出現奧運選手,或是宣揚體育精神和毅力的動人標語,報紙、Instagram和辦公室的話題都離不開奧運賽事。

如果你是少數對奧運會不屑一顧的人,這幾年一度的衝擊可能會讓你不知所措。畢竟,大多數奧運觀眾在沒有奧運時,其實並不關心柔道、舉重、乒乓球或羽毛球,那他們為什麼會突然對這些賽事如此痴迷?

美國科學雜誌《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指出,奧運會風靡全球百年的魅力不在於單項運動,而在於整個賽事如何打動人類的各種心理,其中激發觀眾狂熱的三大關鍵要素是:精心策劃的行銷、引人入勝的運動員個人故事、難得宣洩而出的民族自豪感。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中國飛人蘇炳添賽前兩動作是什麼意思?答案充滿汗與淚(點圖了解更多)▼▼▼

+3

奧運轉播帶起關注熱潮

要了解現代奧運會,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是一種媒體產物。是的,像東京這樣的主辦城市,之所以願意花費數百萬美元建造專屬體育場館和賽道,就是為了吸引全世界成千上萬粉絲前往日本。但如今,因為新冠疫情爆發,絕大多數人只能通過電視或網絡體驗比賽。

著有《奧運效應:體育行銷如何打造強勁品牌》(The Olympic Games Effect: How Sports Marketing Builds Strong Brands)的前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商學院教授戴維斯(John Davis)指出,1984年洛杉磯奧運是第一屆真正以商業盈利為驅動的奧運會,它讓奧運逐漸變成商業和媒體現象,以喬丹(Michael Jordan)為首的美國男籃也同時開創了NBA體育明星新時代。

戴維斯認為這是良性循環——「運動員吸引球迷,球迷吸引媒體,媒體吸引贊助商。」近期奧運會是否成功則取決於電視轉播與時區,戴維斯解釋說: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10場體育賽事轉播中,有6場出自於近期的奧運會,其中一場是2016年里約奧運,儘管有貪污傳聞,但在美國仍吸引了3000萬觀眾收看,推測可能是里約時間僅比紐約早1小時,所以黃金時段很容易吸引大量觀眾。

延伸閱讀:奧運金牌二三事 得獎選手咬獎牌有2個原因(點圖了解更多)▼▼▼

+12

運動員的熱血人生

考慮到部份運動的普及率與受歡迎程度,奧運會能吸引到的觀眾數量仍算是遠超過預期,例如游泳和滑冰比賽通常不會得到黃金時段播出的待遇,那麼是什麼促使人們每四年看一次呢?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體育管理教授內羅蒂(Lisa Delpy Neirotti)表示,吸引人的不是運動本身,而是人們從事這些運動的故事。有很多業餘愛好者、曾從事運動的人會觀看比賽,「所以比賽確實具有特殊意義」,她說,「曾經比過游泳的人都可能認為會有下一個菲比斯(Michael Phelps);幾乎每個小孩都曾經學過翻筋斗,也許他們希望成為下一個比拉絲(Simone Biles)」。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打哭對手」為泰奪跆拳道首金 進擊的美少女一鳴驚人(點擊放大瀏覽)▼▼▼

+12

這就是運動員個人故事如此重要的原因,觀眾的大腦會被體育選手的經歷所吸引,雖然一般人從未夢想成為奧運國手,但都深能體會為一個艱難目標而努力工作的滋味。情感共鳴讓人們很容易對運動員的成敗感同身受,尤其是當解說員不斷提醒我們,場上的運動員為了在世界舞台贏得一席之地,付出多少汗水與犧牲。

運動廠商贊助、網絡傳播發達,也讓創下佳績的國手變成名氣歷久不衰的偶像,他們的個人傳奇在之後的每一場奧運會都可能再被提起。戴維斯說,只關注個別選手表現的觀眾,會比關注某一團隊的粉絲還要「寬容」,例如費城老鷹(Philadelphia Eagles)隊若在NFL被淘汰出局,該隊的粉絲可能會氣得搥牆,但若你喜歡的100公尺跑者最終僅拿銅牌惜敗,你可能會將熱情轉向爆冷奪金的黑馬。

民族自豪感膨脹時刻

人們關注奧運還有另一個更自然而然的原因,那就是民族自豪感,雖然這不是「奧運之父」的初衷。19世紀法國貴族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是第一位提出現代奧運會概念的人,他認為體育是在和平旗幟下,將整個世界團結在一起的完美方式。這種偉大的精神在當時似乎是可行的,但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之後,就難以反映現實了。

科羅拉多大學社會學教授德奧卡(Jeffrey Montez de Oca)認為,現代奧運會是能夠不流血地宣洩民族主義和愛國情緒的出口,「在美國,我們一直喜歡競爭,而奧運始終是政治場域,是國家之間的競爭。」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中國水球女隊長熊敦瀚爆紅 微博美照瘋傳「秒殺明星」(點擊放大瀏覽)▼▼▼

+15

冷戰期間,美國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擊敗蘇聯,蘇聯反之亦然。1980年莫斯科奧運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舉辦,也由兩國先後拿下獎牌總勝,因為美國和全球64國先抵制莫斯科奧運,所以4年後,蘇聯與13個社會主義國家也聯合起來,拒絕參與洛杉磯奧運。

現在,體育強國爭相稱霸獎牌總榜,甚至追求要獲得最多金牌,以表明「我國培養出的優秀運動員比任何地方都多。」奧運激發人們天生的群體歸屬感,這是人類祖先演化時就養成的習慣。研究表明,早期人類若與組織性更強的派系有聯繫和歸屬認同,則其生存率更高,因此一些理論認為,今日的愛國情懷可能源於古老人類的忠誠習慣。

一些體育邊緣國家對獎牌的野心較小,專注於奪得部分項目的獎牌,對銀牌、銅牌也極為滿意。德奧卡的妻子是日本人,他說日本的奧運迷不奢望跟美國或其他體育強國比較,只求能比其他小國獲得更多的獎牌。而在印度或挪威等其他地方,觀眾可能會關注較少人看的賽事,例如射箭或冬季兩項,總之是為了支持自家選手才特地死守轉播。

因此,奧運的魅力與人們賦予它的意義更有關係,就算是平時對體育毫不關心的人,也能夠輕易地沉浸於賽事本身。如果你發現自己今年夏天有幾分鐘的空閒時間,不妨轉台看看直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喜愛上一位艱苦奮鬥、夢想奪金的運動員。

【同場加映】東京奧運制服二三事:意大利薄餅裝竟出自Armani 加拿大驚變遊客(點擊放大瀏覽)▼▼▼

+42

【同場加映】東京奧運|日本體操超陽光美少女爆紅 憑姣好身材加笑容俘虜網民(點擊放大瀏覽)▼▼▼

+13

更多杉原愛子陽光美照▼▼▼

+22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一切都以英國王室形象為重!帝國史學者揭露:維多利亞時期就有「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