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聞・上|傳媒電子轉型路:在虛擬世界尋覓新聞價值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踏入網絡時代,新聞出版業迎來一個經營模式「質變」的過程。無論是調查採訪、數據分析還是文字產出,都必須配合由某少數科網巨頭主導的互聯網生態秩序,才能維持以往的讀者觸及率。若然不能跨過這條電子轉型界線,新聞媒體不免收入驟減,紙本媒體相信亦將難逃式微厄運。

2015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布了名為「Project 2020」的多媒體轉型發展藍圖,強調記者團隊會多利用創新和高質素的數碼工具,包括各種影像、互動圖表、實況地圖等多媒體方案,向讀者呈現新聞報道內容,並希望最終能吸引更多網絡用戶參與訂閱收費計劃。

「無可置疑,這(Project 2020)是保護我們新聞業者野心的唯一方法。若然什麼都不做或怯於想像未來,那麼便會落後於人。」《紐約時報》總編輯Dean Baquet當時表示。

當管理層定下了這一電子轉型的方向後,《紐約時報》隨即調動大量資源購置開發工具及增聘電腦專業人手。其在2017年發表的一份報告甚至指出:「世上沒有一間新聞室比《紐約時報》擁有更多『懂得編程的記者』。」圖像、互動影片等皆需要編程知識,主理記者背後也需要一眾技術人員支持,方可完成新媒體形式的報道。 「Project 2020」目標是在2020年前,電子內容能為《紐約時報》帶來至少八億美元的收入,結果《紐約時報》提早一年、即在2019年便達成了這個目標。

《紐約時報》很早就實現網絡電子轉型,營收節節上升。(Getty Images)

引流模式改變 議題設定權轉移

隨着互聯網日益發達,人們基本上已轉移至從網上平台接收新聞資訊;相反,以印刷紙本發行為主要盈利渠道的傳統新聞媒體,過去十年「倒閉的倒閉,轉型的轉型」。《紐約時報》早着先機地及時轉型,就是希望避免捲入「紙媒將死」的漩渦之中。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數據,全美報章平日平均紙本發行量(average weekday print circulations)比前一年下跌12%;周日版平均紙本發行量則下跌13%。審計媒體聯盟(Alliance for Audited Media)在2020年第一季發布的數據亦顯示,全美十大龍頭報章的平日平均紙本發行量與2016年比較,均出現介乎16%至45%的跌幅。發行量最高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平均每天發行量跌破100萬,緊隨其後的《今日美國》(USA Today)和《紐約時報》則跌破50萬。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享負盛名的報章的紙本發行量近年大幅減少,但由於它們早已實現電子轉型,成功吸引了大批網上訂閱讀者。以《紐約時報》為例,其2020年的總訂閱人數就創下600萬的新高;《華爾街日報》的網上訂閱人數亦高達200萬。

新聞媒體實現電子轉型後,在引流方面會帶來兩種效果:第一是其自設網站的訂閱人數會上升(若媒體有引入收費訂閱模式);第二是愈來愈多人在以科網平台為主導的互聯網生態中獲得免費新聞引流資訊。前者解釋了為何早已引入收費訂閱模式的國際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的網上訂閱人數會創下新高;後者則訴說了現時科網巨頭與新聞媒體之間話語權不對等的關係──今年初,澳洲政府、新聞媒體與科網巨頭在立法層面上協商新聞付費規範的事件,正是為了針對這一不對等關係而擬訂的解決方案。

網絡時代來臨,看實體報紙的人愈來愈少。大勢所趨,新聞媒體亦必須把握網絡新聞的優勢轉型。(Getty)

在過往紙媒輝煌的年代,新聞媒體擁有傳播社會資訊的巨大能力,而報章銷量往往取決於自身的公信力及當刻新聞的熱度。不過,到了網絡時代,整個電子媒體的「玩法」都不同了,科網平台幾乎扼緊了所有新聞資訊內容的用戶引流通道—譬如Facebook是文字資訊內容的主要承載平台;YouTube則是影像資訊內容的主要承載平台。為了吸引讀者,幾乎所有新聞媒體都必須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平台上開設專頁提供自家內容。

更甚的是,新聞媒體若希望提高文章的傳播度,就必須跟從由科網巨頭主導的運作規則,例如搜尋引擎的關鍵字排名、網站權重及相關演算法。換言之,演算法、關鍵字排名等因素左右着媒體對報道內容的取捨,而當年新聞媒體擁有的議題設定能力,很大部份其實已轉移到科網平台手中。

新聞媒體的收入還來自廣告和訂閱服務,而這些收入的多寡恰恰就是由用戶訪問人數來決定。科網平台巨頭的介入,直接分薄了新聞媒體的收入。新聞媒體要增加收入,首先要「玩熟」科網平台隨時更改的演算法,確保能成功將用戶導流至文章網頁,從而提高流量價值。

不過,儘管流量價值如何高,最大受惠者還是公域流量擁有者—科網平台,而非新聞媒體。新聞媒體在網絡時代瓜分利潤的最直接方法,始終是讀者直接付費。因此,它們需要尋覓「適合網絡時代」的新聞產品,從而讓讀者心甘情願地訂閱,增加收入。那麼,什麼才算是「適合網絡時代」的新聞產品?

網絡新聞着重多元化的新聞表達方式,包括各類影音多媒體和互動形式。(Getty)

不囿於文字表達 拓寬想像空間

除了《紐約時報》之外,很多國際新聞媒體在這場電子轉型過程中也充分展現出市場智慧及適應力,它們善用互聯網的特性,向讀者呈現以往不可能在紙本媒介上出現的新聞內容。自創刊以來一直主打「用數據說新聞」的英國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互聯網的數據友善環境下更是如魚得水。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經濟學人》設計了一個結合複雜數學算式及歷屆各州選票分佈數據的選舉結果預測模型,結合互聯網的即時性及可視化特徵,向讀者呈現美國政治形勢分析。當然,這個模型的基礎是《經濟學人》本身積累多年的強大數據資源庫。

《經濟學人》的選舉分析科學模型運用大量數據和方程式,試圖精確推測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網絡截圖)

除了文字評論報道及圖表數據分析以外,《經濟學人》還推出提供新聞精選免費閱讀的手機應用程式Economist Espresso,並在Spotify、Apple Podcast等串流平台定期上載Podcast節目,增加公司網絡產品的曝光率,既可加強舊有讀者的黏着度,又能藉各大網絡渠道觸及更廣大的新目標顧客群……

(節錄)

網絡新聞・下|Facebook主導資訊引流角色 未來會否逆轉?

上文節錄自第25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4月6日)《媒體電子轉型的存亡之秋:在網絡世界中尋覓新聞價值》。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對選舉改革的積極反思 把港人治港落到實處

「忠誠的廢物」只是善意鞭策 對話田飛龍:「一國兩制」正在換個活法

蘇州過後無艇搭 被忽略的首份白皮書和習近平勸告

「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

歐洲疫情爆發一年 歷程峰迴路轉 後續仍難預料

媒體電子轉型的存亡之秋:在網絡世界中尋覓新聞價值

《民法典》實施之後 說好的「新時代女性」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