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2020|決勝關鍵 逐個詳解15個搖擺州
美國大選(US Election),又或更準確地講美國總統選舉,乃由50州選民參與。各州依人口規模的不同,分得不同數量的選舉人票。在總數538票中獲得多數(270)的競選人,便能入住白宮。
話雖如此,但考慮到很多州份皆長期支持民主黨或共和黨候選人,致使真正決定大選結果的,是那些於歷屆美國大選中左右搖擺,難以預測的關鍵搖擺州。
對於搖擺州的劃分,各屆大選的情況和各機構的劃分都有不同。時值2020年美國大選,《香港01》根據各方民調、各州過往的社會、經濟和政情演變,篩選出15個在本年度大選最具風向標意義的州份,向讀者逐個詳解,並對傳統意義上的「紅州」和「藍州」予以解說,以期盡多展現美國政情的面貌。
在美國大選的政治術語中,「紅州」是指在總統大選中慣性投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州,藍州則對應民主黨。然而,紅州與藍州的區別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它們在地理、人口、教育、宗教等方面都有差異。或許可以說,紅州和藍州「與現代性的關係」存在差異。
無論民主黨能否在2020年美國大選獲勝,美國全國變「藍」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雖然藍州目前仍是少數,但這實為歷史的必然。畢竟,「藍州之所以為藍,是因為他們所代表的意識形態是社會現代化的自然結果」。
1、阿拉斯加(Alaska)
在過去半世紀,「深紅」州份阿拉斯加(Alaska)都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囊中物,每屆都取得這3張選舉人票,但來到2020年美國大選,這一屆卻未必輕易得勝。近來特朗普雖然依舊以數個百分點領先,但這種優勢卻和阿拉斯加「極地深紅」的形象不符。兩黨在該州的聯邦參議員席位之爭更是勢均力敵。特朗普否定氣候變化的作風,或許觸怒了當地深受天氣變暖的選民.......
2、亞利桑那(Arizona)
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Arizona)以突兀嶙峋的怪石奇岩、險峻陡峭的山峰峽谷聞名於世。著名的大峽谷、羚羊峽谷和塞多納紅岩國家公園,其砂石岩層在日出日落時份被太陽斜射之時,會發出閃耀的紅色光芒,蔚為奇觀。除了自然景觀的一片紅,亞利桑那州的政治光譜也很「紅」,是穩定支持共和黨的南部「紅州」之一。不過,基於人口結構轉變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屆大選亞利桑那州會否變天,惹人注目。
3、佛羅里達(Florida)
如果要為美國大選列出「兵家必爭」的搖擺州,佛羅里達必定位列前三。上屆特朗普便以10萬票之差,成功拿下該州。最近特朗普染疫後復出,就立刻前往佛羅里達州拉票。民主黨對手拜登隨後也到該州拉票,跟年長選民會面。二人意欲傳遞的訊息,對選情舉足輕重。
4、喬治亞(Georgia)
擁有16張選舉人票的喬治亞,是全美人口第八多的州份,不過在「阻人投票」方面,它卻是全美第一。10月中,2020美國大選喬治亞州提早投票開始,該州也迎來司空見慣的場面:大批非裔選民在票站周邊大排長龍,其等候時間動輒可長達數個小時。提早投票的第三天(14日),一位已等候超過三個小時而未得投票的75歲非裔老太太Khani Morgan就指她從曾是奴隸的曾祖母身上學懂了投票的重要,並堅定聲明「我不會讓任何東西站在我和(投票)的機會之間」。
5、印第安納(Indiana)
自1964年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大勝以來,印第安納州(Indiana)就再沒有支持過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即使是擁有許多溫和及保守白人選民支持者的克林頓(Bill Clinton)也無法在這裏獲勝。唯一的例外,是2008年奧巴馬(Barack Obama)以28,391票(1.03%)之差擊敗共和黨的麥凱恩(John McCain)奪得印州。然而,今屆拜登若想在帶有濃厚紅州印記的印第安納州勝出,奪得其11張選舉人票,恐怕實為難事。
6、艾奧瓦(Iowa)
艾奧瓦(Iowa)對中文讀者應該並不陌生。前段時間宣佈辭職返美的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要返回的便是老家艾奧瓦。自1972年以來,艾奧瓦歷來是第一個舉行總統大選初選的州份,亦在民主共和兩黨中來回搖擺。而今屆大選的決定分野,則可能是當地盛產的大豆與玉米……
7、密歇根(Michigan)
提起底特律(Detroit),不少人可能會立刻聯想起NBA球隊活塞(Detroit Pistons),但這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廢墟迷」的天堂,從空無一人的中央車站、國家大劇院、市中心伍德沃德大街兩旁的廢棄建築物,滿足旅客獵奇心,卻令人不勝唏噓。四年前,特朗普僅以1.1萬票優勢拿下這個傳統藍州。今年「汽車之城」的就業問題,以至燒得正熱的種族爭議,又將如何影響今屆選民取態?
8、明尼蘇達(Minnesota)
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sota)是一個傳統的「藍州」。作為科研、工業、礦產、農業等多元產業的州份,工人階層也是重要票源,隨着城巿人口學歷增加,種族更多元,也令城鄉之爭更見顯著。然而在此之餘,明尼蘇達一直是一個不太顯眼的州份,直到今年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遭警暴致死一事,頓變成全國示威風眼。支持與反對BLM的角力,也成了左右該州選情的最大因素。
9、密蘇里(Missouri)
在近百年的時間裏,密蘇里州(Missouri)一直是美國大選的搖擺州。但在進入21世紀後,密蘇里卻開始由紫轉紅,屢屢成為共和黨票倉。來到這屆美國大選,這州更爆發墮胎權利的巨大爭議。美國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9月直接刊文,標題大字就是「此次11月的投票,你的墮胎權取決於它」。
10、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
除了奧巴馬(Barack Obama)在2008年以微弱的優勢勝出以外,北卡羅來納州(簡稱北卡)過去30多年一直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可說是「紅州」的標誌。不過,較少為人注意的是,當2016年特朗普以近4個百分點的較大差距擊敗希拉里之際,北卡州的選民卻同時趕走了該州的共和黨州長,換上現任民主黨州長庫珀(Roy Cooper)。
11、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
賓州,美國大選最重要的搖擺州之一,而天然氣也是該州最重要產業之一。過去四年特朗普為天然氣產業提供大量政策好處,而拜登的能源政綱則更偏環保。這會否是一大決定性因素?
12、德克薩斯(Texas)
正當民主黨大本營加州擔心「出加州記」(California Exodus)的人口流失之勢不可逆轉之際,近年收留其近四分之一出走人口的共和黨大本營德州(Texas)卻逐漸興起「不要『加州』我的德州」(Don’t California My Texas)的口號,擔心來自太平洋海岸的自由派,會沖散德州的保守傳統。作為美國最大的共和黨票倉,德州正在發生什麼?
13、維珍尼亞(Virginia)
美國大選結果由578票選舉人票決定,其中,維珍尼亞佔了13票。看起來並不多,卻因為它是決勝關鍵的搖擺州,而歷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今年的維珍尼亞,還多了一重意義:種族。
14、威斯康星(Wisconsin)
四年前的美國大選,特朗普打着「美國優先」的口號上台,聲言把製造業帶回本土,但在威斯康星州此情況未有明顯改善,反而受到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上屆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是否會再度支持這位「走數總統」?
15、俄亥俄(Ohio)
歷史上的美國大選,拿下俄亥俄的總統一般都可獲勝。該州「沒落鋼鐵州」角色,能否再讓特朗普如四年前般橫掃藍領白人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