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之爭:埃塞俄比亞和埃及的「水利政治」

撰文:薛子遙
出版:更新:

埃塞俄比亞東部地區的強降雨使埃及和埃塞俄比亞之間十年之久的爭端死灰復燃。分歧的焦點是誰應該控制非洲最著名的河流,也就是埃及的主要水源——尼羅河。
埃塞俄比亞耗資45億美元的巨型水電項目「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Grand Ethiopian Renaissance Dam),經過九年的建設,即將完工。但7月中旬,新的衛星圖像顯示,水開始湧入大壩後的水庫,引發了開羅的焦慮,認為埃塞俄比亞決定關閉大壩閘門,影響流到埃及的水量。
大壩建成後,將成為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也將是埃及首次失去對一條維繫其5000多年文明的河流的控制。儘管在7月21日舉行的會議上,兩國之間的談判取得了進展,但大壩仍然是兩國密切關注的焦點,揭示了兩者之間深厚的文化、經濟、政治甚至軍事緊張關係。

其記錄將分為上下兩篇刊布。本篇為第一篇。

上周,當衛星圖像被披露時,埃塞俄比亞官員解釋說,這些照片顯示的是自然季節性洪水的結果,而不是大壩關閉閘門開始儲水。儘管有這些保證,但埃及需要的水90%以上都依靠尼羅河,圖像還是引起埃及的嚴重不安,並重新點燃了近十年之久的爭端。

八年多來,埃及、埃塞俄比亞和蘇丹的官員就大壩問題進行談判,但毫無結果。去年11月,在埃及的建議下,談判甚至搬到了華盛頓,由白宮幫助調解談判。但最後埃及和埃塞俄比亞仍未能達成決議。

儘管如此,埃塞俄比亞總理艾哈邁德(Abiy Ahmed)還是堅持表示,埃塞俄比亞依然將在七月關閉大壩閘門。然而,在關於水流量的法律協議尚未達成之前,這是埃及所強烈反對的。

埃及領導人稱水力發電攔河壩是一種「生存威脅」(existential threat),上個月他們呼籲聯合國安理會介入爭端。埃塞俄比亞與埃及之間的下游國家蘇丹,也向聯合國表達了對埃塞俄比亞在簽署協議前會關閉水壩閘門的擔憂。

作為解決爭端的最後努力,非洲聯盟(AU)已經介入,已於本周二(7月21日)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後埃塞俄比亞總統表示三國達成了「重大共識,為達成突破性協議鋪路」,但同時也承認在達成協議前還需要「進一步討論技術細節」。調解人希望在埃塞俄比亞正式開始儲水前,能夠及時彌合剩餘的分歧,但仍有許多問題還沒解決。

埃及能想像自己「失去」尼羅河嗎?

據《紐約時報》報道,2020年1月,埃塞俄比亞水利部長比基利(Seleshi Bekele)稱埃及對尼羅河的主張「你所聽過最荒誕不經的事」。

然而,百分之九十五的埃及人都生活在尼羅河沿岸地區或尼羅河的三角洲,這條河幾乎是埃及人用水的唯一來源。埃及對大壩的擔心並不奇怪,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 )去年9月在聯合國說:「尼羅河對埃及來說是生命問題、生存問題」。

自從古埃及人頌揚埃及神話中的主要神靈、尼羅河洪荒之神哈匹(Hapi)以來,尼羅河一直是埃及身份的一個組成部分。尼羅河每年的洪水為原本是沙漠的地區提供肥沃的土壤,讓埃及能發展農業。

石灰板上的尼羅河洪荒之神哈匹(Hapi),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1802年。(Petrie博物館,攝影:Osama Shukir Muhammed Amin)

這就難怪埃及很難接受另一個國家控制一條與其歷史、身分和農業密切相關的河流。

埃及與埃塞俄比亞的主要分歧點在於大壩應多快儲水。埃塞俄比亞稱4、5年就足夠,但埃及擔心這樣會帶來填壩期間的乾旱,因此主張起碼要12年的時間儲水。埃及的核心要求是,埃塞俄比亞從法律上保證埃及將繼續獲得足夠的水以滿足其需要,希望對 「埃及的 」河流保持某種形式的控制。

埃塞俄比亞也有它的自豪感

顧名思義,「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是埃塞俄比亞復興的象徵。

埃塞俄比亞是過去十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非洲正在崛起的大國。不過,埃塞俄比亞65%的人口還沒有接入電網,相比之下,大壩將使埃塞俄比亞成為非洲最大電力出口國,輕鬆為本國人民能否提供足夠的電力。

埃塞俄比亞大壩的地理位置(地圖改編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Hel-hama)

對埃塞俄比亞人來說,大壩是他們雄心壯志的象徵:這個巨型項目有可能照亮數百萬家庭,以向周邊國家銷售電力來賺取數十億,並確認埃塞俄比亞作為地區強國的地位。

按照這一設想,在許多埃塞俄比亞人看來,埃及對他們的態度就是一個地區大國試圖阻止對手崛起的態度。因此,埃塞俄比亞談判代表傾向不同意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證或第三方仲裁機構,認為這是對埃塞俄比亞權威的不當外部干涉。

自1870年埃及入侵埃塞俄比亞失敗以來,埃及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關係歷史一直充滿了緊張和怨恨。

今天,埃及援引1929年殖民時代的條約來證明它對尼羅河水的權利,但埃塞俄比亞拒絕承認該條約。兩國由尼羅河連接,但也由撒哈拉沙漠而分離。許多埃塞俄比亞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人譴責埃及對其南方鄰國抱持種族主義和殖民心態的態度。

最近談判的情況如何?

本月初,由南非牽頭的非洲聯盟監督、美國和歐洲官員觀察的兩周討論再次無果而終。當本周二(7月21日)會談再次開始時,初步結果似乎有希望:三國宣佈達成了政治共識,然而,一些未決問題仍然存在,譬如,如果未來出現衝突,應該以怎樣的仲裁機制解決糾紛?埃塞俄比亞和埃及彌合分歧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兩國無法達成全面協議要怎樣?如果埃塞俄比亞真的按照總理所說的那樣進行儲水,埃及不會立即受到影響。大壩一開始只會填滿其容量的十分之一,而且由於埃及在尼羅河上有自己的大壩,可以避免上游大壩對其田地或配水系統造成直接影響。

不過,埃及對埃塞俄比亞的影響力很小。在經濟上,兩國互不依賴,而埃塞俄比亞與美國、中國和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友好關係,使埃及在外交上成為難纏的敵人。

這意味着,假如埃塞俄比亞在協議達成之前就開始用大壩儲水,將造成了一項既定事實,留給埃及很小的選擇餘地。有些人擔心,為了吸引國際社會的注意,迫出衝突的解決,埃及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