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寒冬】全球航空業「大蕭條」已至?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機場向來是充滿生機和悲歡離合的地方,無論是離境、過境及抵埗的旅客,或航空業的從業員,往來頻繁,時刻皆見人潮匯聚。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航空業迎來一片好景,旅行、出國公幹愈趨普及,四十多年來旅客數目更實現了兩次倍升的飛躍。有航空機構原本預測,受惠於廉航和新興市場而持續向好的勢頭,行業增長至少維持到2038年。
然而,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摧毀了一切。因應各國封關、隔離等措施,航空公司大幅削減航班航線,全球逾16,000架客機停飛,昔日承載旅客翱翔天際的鐵鳥,如今卻在停機坪上苦無用武之地。疫情除了令旅客無法如常出行,大量航空業僱員的生計也受到嚴重影響。
環球航空業面對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美國金融機構更預測,航空業於2023年前不太可能全面復蘇,波音公司近日更透露一間主要美國航空公司「很可能」倒閉。今天,各大航空公司想方設法尋找地方停泊飛機,並保持其適航性,惟保養及停泊成本龐大,更迫切的是全球客運接近停擺下,業界正面對生死存亡的問題。

(此為【航空 ‧ 寒冬】系列報道之一)

【航空 ‧ 寒冬】系列報道:

【航空‧寒冬】航空業勢難V型反彈 搭飛機從此不一樣

全球疫情至今仍未完全受控,航空業面臨近半年低潮,270萬個直接工作崗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流失或被迫休假,外界擔心從業員的生計及前途。尤其是空姐等機組人員的收入視乎每月執勤次數、長短途及目的地等,故此航空公司大幅削減航班,影響十分大。

一位25歲的新加坡航空空姐直言:「每月能賺多少,完全視乎飛行次數,因為大量航班取消,我只取得不足以支撐生活的基本底薪。」她現在只好到阿姨的食店幫手,以10坡元(約54.9港元)時薪應聘。另一位美國聯合航空空姐表示:

我們不知道如何照顧家庭,現在整個行業的工作前景非常可怕,存在許多未知數。
空姐等機組人員的收入在過去幾個月受到嚴重影響。(美聯社)

部份機組人員因為擔心疫情或應公司要求,因此放無薪假。有些員工特意申領假期,讓有家庭及財政負擔的同事能夠上班。空服組織Krew Konnect創辦人、空姐Brenda Orelus表示,雖然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停擺,但她抱較樂觀態度:「航空公司可能會減少虧損及縮減規模,並且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等,但我相信業界總可以應付過來。」

另一方面,部份航空公司主動為閒置的人手找尋出路。英國、瑞典和新加坡有航空公司邀請旗下的空服人員接受醫療訓練,協助前線醫護人員的抗疫工作,並賺取收入。此外,維珍航空為參與臨床支援服務的僱員提供免費食宿,以減輕他們的財政負擔。

空中服務員在疫情期間工作也備受擔心感染的無形壓力。(美聯社)

有份參與相關工作的EasyJet機組人員Ashely Brown說:「我們這些機艙服務員曾接受急救培訓和安全檢查的訓練,因此很適合參與支援工作。」不過,這些崗位十分有限,故對整體僱員來說幫助不大。

近期,不少航空公司陸續加入「客運改貨運飛行網絡」,開始執行貨運飛行任務。如阿提哈德航空公司(Etihad Airways)將機隊中的部份大型波音787-10夢幻客機轉變為貨機,運送抗疫物資、日用品、新鮮食品等。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簡稱IATA)的數字,目前多達一半的國際貨運量由客機完成。當然,並非所有客機都適合改作貨機。

全球大部份的客機也只能停泊在機場中待業界恢復。(美聯社)

航空從業員心聲:

+1

全球航空業者無一倖免

自今年2月開始,航空公司的旅客驟減。作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的中國內地,2月的客運量按年減少八成。根據內地民航局統計,由今年元旦到3月中合共取消了50萬航班,其中包括約五分之一國際航班,虧損約209億元人民幣(約228億港元)。中央政府已注資30億美元(約232億港元)予國企航空公司(如中國國際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不少航空公司近期均減價促銷,惟4月載客量仍比去年同期下降約四成。

疫情蔓延歐洲後,歐洲最大的漢莎航空(Lufthansa)宣布4月份取消23,000班航班,九成飛機停飛。另外,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奧地利航空、布魯塞爾航空及瑞士航空載客量均下降超過九成。至於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意大利,當地的意大利航空(Alitalia)因未能獲得更多私人投資,將被國有化及重組業務。

此外,挪威航空(Norwegian Air)、芬蘭航空(Finnair)與北歐航空(Scandinavian Airlines,簡稱SAS)取消約九成航班,三家公司暫時解聘了大批員工。英國方面,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和瑞安航空(Ryanair)同樣取消大部份班次,大批員工放無薪假。

其後病毒襲擊北美,美國的航空公司載客量在3月初仍接近九成,月底已下滑至一成多。德意志銀行分析師Torsten Slok指出,以往美國飛機乘客數目日均逾200萬,但是疫情期間下跌到27.9萬,跌幅驚人。全美最大的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首當其衝,公司副總裁Vasu Raja預料,第二、三季的營運相當悲觀。

在亞洲地區,中東的阿聯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s)和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於3月尾停飛所有國際客運航線。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的處境亦不妙,3月航班暴減九成六。公司股價更創下1998年以來的新低,全體管理階層減薪,員工則放無薪假。新加坡政府已緊急注資190億美元(約1,470億港元)予新航,總理李顯龍直言,疫情重挫國家經濟,旅遊及航空業幾乎「瀕臨死亡」。

受疫情深深的威脅,航空業界遭遇史上最重大的打擊。(美聯社)

新加坡星展銀行高級副總裁楊寶利(Paul Yong)向《香港01》表示,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的影響史無前例:「幾乎全部國際航班均受到影響,如國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等國際著名航空公司,自今年4月起,其載客量只達平常的3%至5%。」他補充,許多航空公司已經宣布削減航班的情況將維持到6月底,意味影響將維持一段更長時間。

根據IATA的數字,航空公司普遍只有兩至三個月的現金流。楊寶利指出:「航空公司的存亡取決於股東和政府的支持,私營公司破產的風險較公營的航空公司為高。」

黃彥璋博士認為,疫情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各有不同。(受訪者提供)

研究航運及航空運輸的香港恒生大學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黃彥璋表示:「隨着旅客需求驟降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航空公司連收入也下跌到無法透過削減成本措施來緩解。機場和航空公司將繼續面臨金融流動性危機。」

黃彥璋指出,截至5月,已經有超過八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全球航空業可能會失去逾萬個工作機會。根據《航空業:提供超越邊境的福利》報告(Aviation Benefits Beyond Borders),航空業在全球提供6,550萬個工作崗位,包括1,050萬個機場和航空公司等航空業直接崗位、1,080萬個間接僱用職位、780萬個連帶職位及3,670萬個支援旅遊相關職位,並支持2.7萬億美元(約20.9萬億港元)的世界經濟活動,接近歐陸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的經濟總量。

黃彥璋認為,疫情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各不相同,「利潤較低和現金儲備較少的小型航空公司風險較大,但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具有更大全球性網絡的公司亦存在風險,並預料將承受更漫長的衰退。」他表示,石油價格下跌僅能抵銷低限度的成本,全球航空公司在疫情中不得不面臨重大損失,並尋求各種紓困方案。

(香港01製圖)

閱讀文章下半:航空業勢難V型反彈 搭飛機從此不一樣

上文節錄自第21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8日)《凜冬已至 航空業陷入「大蕭條」》。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