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MeToo】美國女性復仇劇大熱 花木蘭不得與上司戀愛?
反性侵運動為美國影視業帶來巨變,既催生「親密關係協調員」等新行規,也為後#MeToo時代不少作品烙下鮮明的女權印記。若用「滴水石穿」來形容行規改變,關注性別議題的影視劇可謂「一夜春風來」,霎時間荷里活似乎人人也在拍女權片,影視內容也按着這股風走,惟業內卻出現一些質疑聲音,掀起一場圍繞政治正確與創作自由的討論。
提到中國公主,不少年輕一代美國人也會想到這個形象:黃皮膚、黑長髮、拉弓舞劍、衣袂飄飄,她正正出自1998年迪士尼動畫《花木蘭》(Mulan)。與中國古代傳說不同,這部動畫增設一個男性角色「李翔校尉」,他是木蘭的上司,也是她情竇初開的對象,為代父從軍的女英雄故事增添幾分浪漫色彩。
然而,當迪士尼宣布拍攝真人版時,李翔一角卻引起爭議,製作團隊今年3月初透露已刪掉這個角色。「尤其在#MeToo運動時期,(李翔)既是指揮官,又是戀愛對象,我們認為並不妥當。」製片人Jason Reed解釋。在新版當中,木蘭的戀人將是與她平級的士兵。
這部電影是迪士尼迄今為止最昂貴的真人重製片,耗資足足二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卻在情節改編上弄巧成拙,上映前便遭到不少動畫粉絲抵制。有不滿刪去李翔一角的網民認為:「李翔直到木蘭離開軍隊才追求她……他絕不會利用上級身份來強迫木蘭。」部份觀眾直指製作團隊一味追求政治正確,以致曲解了原版電影的內涵。
事件無疑反映了#MeToo運動對影視內容創作的影響,往往不只有積極一面,如今提倡多元、包容的荷里活,在美國政治光譜上站在偏左一側,種族、性別平等有如鐵則,對藝術家們來說卻可能是一道緊箍咒。這引伸出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過度政治正確會否擠壓創作的空間?
藝術需要空氣 #MeToo致寒蟬效應
右派人士似乎更傾向給出肯定答案。就如在美國新聞媒體政治光譜偏右的《華爾街日報》,去年1月刊載以「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為標題的評論文章,直言「藝術需要空氣」。作者Peggie Noonan寫道:「所有藝術家注定是自由的、大膽的……政治正確是藝術的敵人,自我審查會扼殺藝術。」但她同時認為,美國一切娛樂、藝術機構均屬於「文化左派」(culturally left),因此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糾正行業「政治正確」氾濫的風氣。
實際上,政治正確一詞本身便包含「正確」與「矯枉過正」的雙重含義,在不同語境下可褒可貶(儘管當今輿論中多取貶義)。後#MeToo時代的荷里活作品,同樣反映出這種兩面性:一方面,更多作品體現對性別議題的反思,在設計一些帶有「強迫」意味的情節(例如強吻甚至強迫性交)時也更為慎重,類似場景常常被詮釋為有趣、浪漫或激情。這或者有助於糾正人們在現實中對性騷擾的偏見與迷思。
政治正確惹爭議 編劇演員如履薄冰
另一方面,安排與#MeToo有關的故事情節,似乎正在成為一件必須做的事。正如《紐約客》(The New Yorker)影評人去年5月撰文稱:「最近的電視節目中,很難找到一部沒有反映(兩性關係中)『濫用』(abuse)與『同意』(consent)問題的節目。」例如Netflix熱門劇集《安眠書店》(You)、《荒唐分局》(Brooklyn Nine-Nine)等,均出現關於性侵議題的內容;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是TV Land出品的電視劇《年輕一代》(Younger),描繪在出版社工作的女主角與「黃金單身漢」總裁之間的曖昧,但在#MeToo運動爆發後,編劇選擇讓劇中總裁為愛辭職,背後也許不無道德層面的考量。
「這些節目標誌着另一種進步,即內部改變(指創作者)的外在迹象(指作品)。就好像編劇房間裏那些令人焦慮的辯論,已經變成了劇本。」《紐約客》該篇文章這樣描述後#MeToo時代,創作者為適應新的道德準則而努力。
政治正確與藝術自由的關係,在荷里活乃至整個美國左派文化圈,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議題,業內人士稍有不慎,便可能招致罵名。例如以飾演「黑寡婦」出名的影星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曾在訪問時坦言:「我認為(政治正確)在我的行業裏是一個趨勢。由於種種社會原因,這是應該發生的,但有些時候會影響藝術(效果),讓我感到不舒服,因我覺得藝術應該是不受約束的。」這番說話引發相當大爭議,她之後更發布聲明解釋觀點:「我個人感覺,在一個理想世界中……藝術應當對政治正確免疫。」
又如妮坦莉寶雯(Natalie Portman)在今年奧斯卡頒獎禮上,穿着繡有一系列女導演名字的禮服亮相,彰顯女權的舉動引來一片稱讚。但曾公開指控韋恩斯坦性侵的美國女演員蘿絲麥高恩(Rose McGowan),卻指摘妮坦莉寶雯的行為「冒犯了我們這些在做實事的人」,蘿絲麥高恩最終為此道歉。這或許也側面體現「女權」行動在輿論中已有了一層保護罩,不能胡亂抨擊。
女權片黃金時代 難保作品淪商品
反性侵運動也開啟了荷里活女權作品的黃金時期,以#MeToo相關事件為題材、或受其啟發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例如反映傳媒界性騷擾醜聞的《爆炸性醜聞》(Bombshell),而同樣包含#MeToo情節、由「美國甜心」珍妮花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主演的《晨早直播室》(The Morning Show)也吸引大批觀眾。
平心而論,荷里活追逐社會熱點、爭拍女權片,實屬無可厚非,不過也有評論家擔憂部份創作者在接觸相關題材時操之過急,或難以反映女性議題的複雜性。例如美國文化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一篇文章專門探討「女性復仇幻想」(female-revenge-fantasy)題材,並舉電視劇《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及電影《地獄廚房》(The Kitchen)為例。作者認為,這類故事描繪不堪男權壓迫、奮起反抗的女性角色,但容易過於強調女性的憤怒與報仇心態,忽略其心理創傷與人性一面。
換一個角度看,如今女權片大放異彩,是否也意味着以「變革荷里活」為初衷的#MeToo運動,反過來成為荷里活的一件商品?當美國影視業及其觀眾,對熒幕上的「#MeToo」、「反性侵」、「女權」等詞語習以為常,這場運動又是否能保持鋒利、真實、新鮮,以進一步推動現實社會中的改變?
上文轉載自第21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0日), 原題《女權色彩染熒幕 政治正確 與創作自由的角力》。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