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假新聞充斥全球網絡 為何高學歷者未能「免疫」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在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網絡提出觀點的世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假新聞更加無奇不有。從抗瘧疾藥物和飲酒有效治療新冠肺炎,到5G導致疫情傳播等假新聞充斥全球網絡,製造恐慌不利抗疫之餘,更加有機會令人賠上性命。不過即使是高學歷人士也未必能夠避過假新聞的「陷阱」,到底為什麼?

全球數百萬人因為疫情「被困」家中的同時,假新聞和不同的陰謀論透過WhatsApp、Facebook、YouTube等充斥網絡。假新聞除了引致英國和荷蘭有訊號塔遭縱火之外,伊朗也有人誤信飲酒抗疫,多人因為飲用工業酒精或假酒喪命網絡也有傳俄羅斯放獅子上街阻止民眾外出,甚至一度傳出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病逝。

英國流傳5G是疫情元兇,導致有人破壞訊號塔。圖為4月6日,英國伯明翰斯帕克希爾一個訊號塔遭縱火。(路透社)

信不信假新聞與高歷高低也似乎沒有關係。作家布羅根(Kelly Brogan)便是一個好例子。她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於康奈爾大學修讀精神病學,擁有醫學博士學位,但她卻質疑新冠肺炎是否真的存在。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部份人誤信假新聞是因為消息幾可亂真。在資訊爆炸的時期,讀者通常憑直覺判斷消息的真偽。澳洲國立大學心理學講師紐曼(Eryn Newman)在2012年的研究已經發現,為新聞加插圖片能夠增加讀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同一原理,利用描述語言和生動的個人故事也令人覺得消息可信。有研究也指,認知反射測試分數較低的人,即傾向憑直覺作出判斷的人,也較易誤信謠言,無關智商高低。

對抗假新聞的另一難關在於堵截消息傳播。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的研究員Gordon Pennycook針對疫情假新聞進行研究,要參加者憑新聞標題辨別真偽,當中只有約25%參加者認為假新聞是事實,但35%參加者卻會轉發新聞,意味有人即使認為新聞是假,卻仍然會轉發。他們可能是將核實信息的責任轉嫁他人,或者是希望有助親友,反正即使是假的也無傷大雅。不過重覆的消息看得愈多,即使起初抱懷疑態度,也愈有機會讓人信以為真。

對抗假新聞成抗疫另一戰線

以英國為例,英國電信局(Ofcom)進行的調查發現,約2,000名受訪者中,有近半成人曾經接觸過網絡的假新聞,約40%的人認為很難辨別消息真偽。英國辦別消息真偽的組織Full Fact副總編輯米爾恩(Claire Milne)表示,大量假新聞從一個地方開始,之後翻譯成不同語言,開始蔓延到不同平台和國家。假新聞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疫情的另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