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揭示亞洲郵輪業熾熱 海上假期不再「長輩專屬」
由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發的「武漢肺炎」,最近除了引起外界對「鑽石公主號」郵輪及「世界夢號」郵輪等船上疫情備受關注,也多少令人好奇亞洲郵輪產業近年的高速發展和高遊客量現況。亞洲的廉航普及令外遊更容易,郵輪也成了不少亞洲人旅遊度假的新興選擇,而且客源甚廣。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數據統計顯示,過去十年全球搭乘郵輪的旅客量持續上升,2017年搭乘郵輪的旅客約 2,670 萬人次,較前一年增加了6.3%。國際郵輪協會估計,2019年有望突破3,000萬人次。現時,在郵輪旅客運量及航線數上,美洲和歐洲仍是重點市場;但就旅客每年增幅方面來看,亞洲市場的平均升幅高達20.5%,是美國的4倍。
隨着不少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得以改善,中產階層擴張,海外旅遊對於此階層來說,如今經已是普遍的事,一般家庭每年也總會規劃一些外遊行程。不過,由於行程規劃、趕搭交通工具、收拾行李、辦理酒店等都是十分繁瑣的環節,有時難免讓人於假期中感覺比上班還要辛苦勞累。也因此,能夠省卻計劃行程煩惱、讓人輕鬆下來的郵輪旅遊,在亞洲市場變得火熱起來。
一般郵輪的票價包括了旅行期間的住宿、餐飲娛樂、活動設施等費用。從上船的一刻開始,船上的工作人員便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免卻一般旅行的舟車勞頓。而且,郵輪現今普遍停靠多個地方港口,靈活的上落客特性也令旅客能以方便及低廉的價錢規劃自身的旅程。
遊客能在甲板上晒太陽、觀賞日出日落、享受吹着海風的愜意,也可享用船上的美酒佳餚;近年郵輪內的配套設施更是應有盡有,為船上的旅客提供更多元的玩樂體驗,如經常會安排有各式各樣的表演和劇場,可以觀賞音樂、歌劇、魔術和舞蹈等演出;還有各種休閒講座、大屏幕觀賞電視和比賽、泳池、戶外遊戲、按摩池、日光浴、健身室、兒童康樂設施和甲板活動等。
史上最早的大規模長途旅行方式
郵輪旅行始於18世紀末,其前身為遠洋客輪。在飛機還未出現以前,它是實現大規模乘客跨洲旅行的主要方法。直至上世紀中,由於鐵路和飛機的普及,令這些客輪的載客量大幅下降;迫使營運者不得不尋找新的經營模式,並由過去的海上客運轉型至海上旅遊。
進入1980年代,郵輪旅遊開始為人所熟悉,不少郵輪公司推出日見豐富的旅遊產品開拓全新市場。1993年,馬來西亞麗星郵輪公司打開亞洲市場,並於歐洲和北美發展業務,成為首間全球性郵輪旅遊公司。
過去,郵輪旅業發展成熟的主要是歐美地區。從2000年起,全球的郵輪港口不斷增加,行程和航線的安排也變得更多而且靈活多變,價格也因激烈的競爭而有所下降。目前,行業的規模和效益越來越明顯,而且因應亞洲地區經濟環境發展持續向好,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需求有所提高,亞洲地區對郵輪旅遊的需求也變得十分殷切。
今天,郵輪旅遊不再是上年紀人士的專利,郵輪公司開始向大眾化和年輕化的方向發展,成功吸引更廣大的客源消費者。郵輪產業亦不止於海上觀光旅游,還覆蓋到交通運輸、船舶製造、港口服務、在地的旅游觀光、餐飲購物以至金融保險等行業,形成複合而龐大的新興產業。
中國引領亞洲郵輪業務發展
亞洲郵輪業近年迅速增長,郵輪乘客人次過去幾年的平均增幅達三成三,由2012年的77.5萬人次增至2018年的近426萬人次。2017年,中國內地沿海港口共接待過千艘次的郵輪,旅客運輸量高達到243萬人次,是2010年的11倍之多。如今,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國。
中國沿海城市如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廈門、廣州、深圳、三亞和海口等都成為了郵輪始發港口,其中上海憑藉優良的地理區置和客源市場,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佔全國沿海郵輪旅客量接近六成,旅客規模更位居亞洲第一。國際知名郵輪公司如皇家加勒比、歌詩達郵輪、麗星郵輪、地中海郵輪、公主郵輪等,近年也紛紛打入中國市場,開闢新的郵輪航線。
近期,由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共同發佈的《郵輪綠皮書: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9)》指出,預計中國到2030年需要80艘至100艘郵輪,市場規模為3,000億元至4,000億元人民幣 (約3,335億至4,447億港元),到2035年,中國郵輪市場將成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
香港、台灣緊隨其後
以美國為據點的挪威郵輪控股有限公司(NCLH)為全球頂尖的郵輪之一,其亞洲區銷售副總裁陳海勁表示:「亞洲消費者普遍追求獨一無二的旅遊目的地和物超所值旅遊方式,郵輪假期可以一次行程遊覽多個目的地,特別是一些餐飲、交通和住宿都價值不菲的旅遊地點,以及一般陸上行程不易到達的地點就特別受旅客歡迎。」
的確,在中國內地以外,香港、台灣、澳門、北亞、南亞及東南亞郵輪市場近年也錄得升幅。以台灣為例,東北部港口基隆過去除了新鮮海產外並無什麼特色。但自從成為國際郵輪的母港之後,當地的發展煥然一新,主要發展來往日本的旅遊路線。台灣也成為亞洲區郵輪旅遊的第二大客源,約佔9.2%,超越日本和新加坡並僅次中國內地。
根據當地統計,2013年有40萬名國際郵輪旅客造訪基隆港,2018年則上升至到94萬人。負責基隆港營運的台灣港務公司估計,去年造訪基隆的郵輪旅客高達100萬人,消費金額約達新台幣50億元(約12.8億港元)。
至於香港,港府近年致力發展為地區郵輪樞紐,以把握亞洲郵輪市場迅速發展所帶來的商機,又特別投放逾66億港元建造可供世上最大郵輪停泊的啟德郵輪碼頭。不少郵輪公司因而選擇以香港為基地,開辦多條來往日本、越南、菲律賓的航線,除吸引本港客源,也希望吸納更多來自內地的旅客。
自啟德郵輪碼頭 在 2013年6月啟用後,加上既有的尖沙咀海運碼頭,郵輪交通流量已有所增加。香港的郵輪停泊次數由2013 年的89次急升至2017 年的245次,推動香港的郵輪乘客出入境人次由2013年的19萬人次大增至2018年的87萬多人次。
不過,由於目前武漢肺炎疫情的肆虐,相信今年亞洲的郵輪業務勢必受到嚴峻的打擊,或會打亂不少郵輪公司在區內的生意經營以至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