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星救福島? 小泉進次郎與日本核能發展之路
「我會將自己視作福島的『復興大臣』,努力工作。」傳媒鏡頭面前,日本新一任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信誓旦旦地說道。9月12日內閣改組,這位現今38歲的政壇新星、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無疑是新舊大臣交接儀式上最亮眼的人物。
承繼了父親的取態,小泉進次郎毫不掩飾自己的反核傾向,不僅特地提及多年來飽受核災後遺症困擾的福島縣,更直言「國家再發生一次事故就完了」。不過,面對主張開發核能的安倍,他的反調能唱多響、多久,仍是未知數。
就職第一天,小泉進次郎便來到福島縣,會見官員及漁業界人士。如此積極到訪當地,不單止是想做足「復興大臣」的姿態,更因為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一番言論正在引發爭議。9月10日會見傳媒時,即將卸任的原田義昭語出驚人,稱未來在處理受輻射污染的廢水時別無選擇,只能將其排入大海。
距離福島核事故發生已有8年,當地儲存逾100萬噸污染廢水,每日增加大約150噸,而位於福島的水庫預計將在2022年爆滿。2016年,日本經濟產業省下設的專門委員會,開始與福島第一核電站營運者——東京電力公司一同商議如何處理廢水。
他們提出的方案之一,正是將經過處理的水排入海中,這也是國際上處理核電站液體廢棄物的常見做法。惟建議遭到以從事漁農業為主的福島民眾抵制,擔憂做法將加劇外界對當地漁農產品的「污名化」,更無益於整個福島地區重建聲譽。如今原田義昭突然重提方案,難免觸動當地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小泉進次郎是救星嗎? 「模範回答」中的瑕疵
面對輿論持續發酵,新官上任的小泉進次郎西裝筆挺、神采奕奕地踏入福島,自然是希望安撫當地民眾的情緒。在現場,這位政壇新星對事件的回應可謂完美:首先向「感到受傷的縣民們」表示「非常抱歉」,並強調原田義昭的發言只是個人見解,暗示在政府層面尚無定論。
乍一聽是「模範回答」,然而日本國內評論中不乏指摘的聲音,全因他的說辭也許過於「模範」。最明顯一處是小泉進次郎當日稱:「最重要的是,(污染廢水的處理)並非由環境省管轄……希望(這個議題)能交給經濟產業省的委員會好好討論。」
這番話看似沒有事實錯誤,但背後「甩身」意味相當明顯;也有人因此詬病他對自己的職責不夠了解,因如若廢水真的排入大海,其可能造成的海洋污染仍歸環境省處理。小泉進次郎雖標榜自己是福島的「復興大臣」,面對具體問題時卻以模棱兩可的態度示人,未有明確為當地人謀福祉,引來質疑也不足為奇。
另一方面,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之後為自己辯護,堅稱污染水處理是「必須有人來說」的事,因此他「甘願成為棄子」。且不論原田當時的言論是否恰當、準確,特地選在卸任時說這番話又是否因顧忌仕途,其態度與小泉進次郎的模範、圓滑,難免形成對比。
將「反核人士」納入麾下 安倍的考量與現實
身為前首相之子,小泉進次郎自十年前踏入政壇以來,素來是明星政客、傳媒寵兒,國內外對其寄予厚望。安倍晉三將內閣大臣的重任交給這位年輕人,想必也有借其光環提升民意的考慮。
有趣的是小泉進次郎的職位——環境大臣。他的父親小泉純一郎在任職首相期間曾支持推進核能開發,但卸任後成為堅定的反核人士,更聲稱「核能發電安全、便宜、清潔的說法是騙人的」。而小泉進次郎也屢次表達對核能的懷疑,稱自己絕不會忘記福島核災的場景,並「希望研究如何廢除(核電廠),而不是如何保留它們。」跟父親一樣,希望日本在長遠能源使用比例上,漸漸把核能轉為可再生能源。
這樣的立場明顯與安倍政府大相徑庭。在後福島時代,安倍以謹慎卻積極的態度,一步步重啟核能開發項目,例如重新投入使用三個核反應堆。當局2015年推出能源發展計劃,制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國20%至22%電力來自核能發電。
狠批國家守舊古板 如何開啟新能源之路?
但與此同時,這位認為「日本離不開核能」的首相不時招致民意反彈。當地在福島核事故後曾爆發浩浩蕩蕩的反核運動,此前全國有54個運行中的核能反應堆,現今僅剩7個。《朝日新聞》去年民調顯示,逾六成受訪者反對重開已經停運的核電廠,可見核災的創傷仍縈繞在不少民眾心頭。
此情此景下,安倍招攬「反核人士」入閣,是虛應民意,還是真的在核能政策上作出調整?而從小泉進次郎上任數周的表現看來,這位明日之星的言行仍稍顯稚嫩,無論在核能政策或振興福島的問題上,還未見到他有切實舉措。
小泉進次郎領軍的環境省預計將會大力研發可再生能源技術,包括支持相關的初創發展,並提供高技術就業職位,例如電動車、鋰電池技術、生物科技等。長遠跟中國、韓國、印度等對手,在開發及使用潔淨能源上一爭長短。
這位政治新星未來能否他協助國家,撇走他所說的「守舊古板」標籤,引領國家走上新能源發展之路,還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