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歐盟東擴加劇勞動力流失 輸入外勞卻注定幫倒忙?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西方媒體普遍稱呼這些留守兒童為「歐洲孤兒」,他們都是因為父母二人或其中一方出國打工,故長年和祖父母或其他親屬一同生活。這情況在新近入歐盟的國家尤為明顯,如波蘭(2004年)、羅馬尼亞(2007年)和保加利亞(2007年)等。數據顯示,目前有95,000至160,000名羅馬尼亞兒童的父母至少其中一人在國外工作。

羅馬尼亞人權關注組織Alternative Sociale Association自2004年開始關注留守兒童問題,至今有十五年之久。2007年他們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曾針對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一項全國性研究。該組織的行政總監Alexandru Gulei向《香港01》指出:「實際數字或許更高,有接近35萬名留守兒童,佔兒童人口接近一成。」

在東歐,「孤兒」還遍布波羅的海國家如拉脫維亞、立陶宛,以至保加利亞等巴爾幹半島國家。

事實上,大家所知的例子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因為當局難以掌握留守兒童的真實數字。不少父母因為疏忽、害怕失掉工作,以至失去子女監護權,並沒向當局申報自己出國打工而把子女留給親屬照顧。

留守兒童問題遍佈波羅的海以至巴爾干半島地區。(Getty Images)

根據巴克烏社會保障及兒童保護局(DGASPC)總監Daniela Titaru的資料,當地是全國最多留守兒童的地區:「這個縣有許多空置村莊,加上大量閒置耕地,到處都出現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Nicoleta居住的Scarisoara目前處於半荒廢的狀態,只剩下719名居民,大部份是兒童、青少年和長者,絕大多數有勞動能力的成年人身處國外。

Gulei解釋:「巴克烏所在的北部地區屬國內最貧窮的地區之一,當地的交通基建不太好,加上缺乏就業機會,故當地有不少成年人選擇出國工作。」

許多羅馬尼亞人前往德國等較豐裕的國家從事勞動工作。(Getty Images)

其實,在1989年爆發革命推翻壽西斯古(Nicolae Ceaușescu)共產政權之前,巴克烏曾經是羅馬尼亞東部一個化學、紡織及製衣樞紐。革命結束之後,國家經歷了近十年的政經動盪,這些產業崩潰,只有少數前國有企業得以生存下來,但可提供的工作職位也所剩無幾。

Gulei說,由於不同政府部門之間所公布的數據均有差異,難以掌握留守兒童的實際數字,但他估計數字仍在不斷上升。他向記者坦言:「我感到羅馬尼亞當局似乎無意面對這個問題,甚至希望情況會自動消失。」

當地另一城鎮Corbasca擁有4,900名居民,就業機會短缺,只有市議會、麵包店、飯堂、酒吧或小店的工作。市長Nicusor Andone Puscasu表示:「大批人離開是我們最大的問題。如果為孩子留下來或會更好。但不幸的是,因經濟形勢而不可行。」

Alexandru Gulei認為要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首要是國家掌握實際數字,才能有效的作針對研究和政策。(受訪者提供)

東歐貧困鄰國 情況同樣嚴重

羅馬尼亞鄰國摩爾多瓦(Moldova)有高達一半兒童人口屬留守兒童,烏克蘭則有900萬,其他中東歐國家如保加利亞、波蘭等同樣面對此情況。

摩爾多瓦在歐洲非常特殊,1991年才獨立,目前是獨立國協成員國之一,也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人均GDP僅有2,000多美元。該國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依賴農業、釀酒業等來支撐經濟。由於不屬歐盟成員,故其國民前往歐盟國家工作並不合法,因此更難帶同子女一起出國。

波蘭比羅馬尼亞早幾年入歐盟,留守兒童問題出現得更早。自2004年開始,十年間有多達120萬人先後出國工作。選擇出國的大多是年輕和經濟上較活躍的一群。雖然他們寄回國的薪金有利國內經濟,2009年的收入就佔全國GDP的2%,令國家經濟免於衰退,但若他們最終決定了移民,這筆外匯收入亦會告吹。

在1989年爆發革命推翻壽西斯古共產政權之後,國家經歷多年政經動盪,以至許多企業無法維持下來。(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人口流失也使該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岌岌可危。2015年,國家三分一的預算用於補貼養老金,隨着人口老化,新一代在外國出生,這個比例將進一步上升。

華沙智庫Sobieski Institute分析師Janusz Kobeszko表示:「簡單來說,數以百萬計的工人移民,不再支付數百萬退休人士的退休金。」

官方數據顯示,波蘭人口未來二十五年將減少近300萬。除了因為移民,還因為離國女性的生育率估計比留下來的女性高。勞動力短缺情況同樣令人憂心—在西南部奧坡雷(Opole)地區,由於移民造成的人口損失估計達一成五,也是全國最高的地區。當地企業無法找到足夠的建築工人、護理人員、保安、售貨員和清潔工。

更早入歐的波蘭,或許預視了羅馬尼亞的前路?(Getty Images)

波蘭政府曾為想回國的人提供支援,前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計劃通過減稅和軟貸款(soft loan)來吸引大量移民回國,但最終並未能落實。有研究波蘭移民的人士認為,只要歐洲其他國家的工資明顯更高的話,人口外流的趨勢將不會逆轉。

目前,只有少數組織關注「歐洲孤兒」的問題。面對國家日益嚴重的留守兒童問題,羅馬尼亞政府近年也嘗試作出改變,以更有效照顧這些留守兒童。

布加勒斯特政府兒童保護機構的執行經理Nicolae Gorunescu表示:「事情變好了,現在有日間託兒中心可以照顧孩子和提供支援服務。」

波蘭前總理圖斯克曾希望應對留守兒童問題,但最終仍是未竟之功。(Getty Images)

Gorunescu指出,政府近期推出新法例,不單要求父母要在出國打工前登記,而且監護人必須獲法官批准。但Gorunescu補充:「問題是仍有很多人沒有告知當局他們要離國。有些青少年被送去社會服務部門,因為他們獨自生活,只靠父母寄回來的幾百歐元過活。」

Gulei認為,若要有效應對留守兒童問題,首要是當局掌握這些兒童的實際數字,有效針對問題展開進一步研究和對策。

另一方面,就是那些出國打工的父母,必須對子女盡責,為留守兒童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支援。例如為留守時期作出適當的安排,令孩童不至於在無助中成長。

近期羅馬尼亞因應勞動力不足,和越南等多國簽訂輸入外勞。(網上圖片)

外勞填補空缺 但治標不治本

說到底,歐盟的免簽證出入境政策方便外國人進入歐盟勞動市場,幫助許多羅馬尼亞人出國謀生,卻忽視了因此衍生的留守兒童問題。歐盟雖曾探討家庭團聚政策,但這類跨國政策難以根治問題。長遠而言,東歐國家必須振興經濟,讓國民願意留在本國謀生。

Gulei透露:「諷刺的是,羅馬尼亞勞工部門剛與越南達成輸入外勞協議。」因應國內勞動人口短缺,羅馬尼亞政府近日宣布為非歐盟的工人提供三萬個工作簽證。

在過去幾年,該國已向中國和土耳其開放工作簽證,今年轉而向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開放,數量亦倍升,這種做法無疑予人倒行逆施之感。

上文節錄自第18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16日)《「 歐洲孤兒」成長之痛 羅馬尼亞留守兒童悲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