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孤兒」成長之痛 羅馬尼亞留守兒童悲歌
三年前的8月,一個和暖的夏日,Nicoleta與媽媽、弟弟一同到公園遊玩,一家人共度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媽媽還特意買雪糕給他們吃。這是無比珍貴的天倫之樂,也是難忘時刻。因為,那天媽媽獨自登上即將離開的巴士,依依不捨地揮手道別。Nicoleta記得當天的心情無比沉重,不知道母親何時才會回來。但她很清楚知道,母親離開是為了自己和弟弟,這才使她得到一絲安慰,並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和媽媽團聚,永不分離。像Nicoleta的經歷,近年在東歐屢見不鮮。父母因無法在國內找到工作或賺取足夠的收入養活家庭,只好隻身前往較富裕的西歐、北歐、中東以至東亞國家打工。他們普遍從事清潔、建築等體力工作。隨着歐盟不斷東擴,加上歐洲地區經濟發展不均,數十萬名孩童被迫成為留守兒童—「歐洲孤兒」(Euro-orphans)。
現年37歲的單親媽媽Ileana Tanase正身處英國倫敦工作,子女則留在羅馬尼亞東面巴克烏縣(Bacau)一個名叫Scarisoara的小鎮,由Ileana雙親照顧。女兒Nicoleta正是「歐洲孤兒」之一,母女倆只能透過智能手機視像通話,了解對方的近況,聊聊三餐飲食、學校、工作和天氣等話題。
兩人每日通話不多於數分鐘,這是過去三年來的溝通方式。依靠接收不太順暢的畫面,夾雜表情符號的簡單訊息,這些都是了解彼此的方法。
家庭主婦Ileana擁有中學畢業證書,屬羅馬尼亞低學歷的一群。2014年和丈夫離婚後,她無法在國內找到工作,決定前往倫敦謀生。起初,她每次離開數周。兩年後,她決定在當地定居,先在一間酒店當女工,後來找到了小餐館廚房助理的工作,如今一年至少回鄉一次。
Ileana的父母負責照顧14歲的孫女Nicoleta和11歲的孫兒Andrei。他們在家園飼養豬雞、種植穀物和打理菜園,算自給自足。
Ileana的母親驕傲地說:「我們是窮人,但活得有尊嚴,孩子也從未要求過什麼東西。」對於家中狀況,她認為:「雖然女兒和孫兒的生活有點困難,但他們都已習慣。無論如何,我們會好好照料孩子。」
Nicoleta是個懂事的女孩,會做家務和努力讀書。她最大的夢想是離開小鎮,前往倫敦和母親一起居住,她希望高中畢業後,成為一位藥劑師。Ileana周一至周四每天需要工作13小時,而周五和周六則工作8至10小時。她每月賺取1,700歐元(約14,800港元),足夠應付在倫敦的生活開支,並有餘錢寄回羅馬尼亞的家。 Ileana目前住在倫敦東北面邊陲的地區,是一間三房的小屋,將來亦足夠母子三人一同居住。
同樣來自巴克烏、11歲的Petronela也是「孤兒」,目前跟祖父母居住,她的父母已在德國柏林生活了六年。她的爸爸Petrica Gologan今年38歲,在柏林幾家超市門外「賣報紙」,努力以不太標準的德語向途人打招呼叫賣。大部份人都認得他,並且向他問好,有些路人善意地遞上幾毫,較慷慨的路人會給他一兩歐元,其實沒有人接過他手上那份報紙。
比Petrica年輕十歲的太太Maria也用相同的方式謀生,女兒並不知道父母的實際職業,只知道他們的工作與報紙有關。兩人的「業績」其實不算差,每人每天平均賺取30歐元(約260港元),兩人每月合共有近1,500歐元(約13,000港元)收入,有時甚至更多。羅馬尼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但經濟仍落後於大多數歐盟成員國,2018年數據顯示,羅馬尼亞人每月平均工資僅為408歐元(約3,500港元)。當地人留在家鄉全職工作,也沒法賺取Petrica這筆工錢的一半,更何況在當地亦未必找到工作。
Petrica夫婦居住在柏林東部Lichtenberg的分租單位,月租300歐元(約2,600港元)。Petrica嘆氣道:「我感到羞愧,也討厭自己的乞討行為。我真希望有一份低收入工作。」出外謀生一整天後,夫妻兩人會結伴回家,並跟女兒通電話。他們有一部舊款手機,只能透過聲音聽到女兒的日常近況。掛上電話後,夫婦常常靜默對望,甚至抽泣。
喚校長作媽媽 渴望得到擁抱
Petronela就讀學校的村莊有2,000人口,估計有八成的成年人出國工作。校長Adriana Duca表示,學校共有220名學生,只有20人的家長留在當地,其餘學童和祖父母或親戚生活。「這些孩子擁有新款手機,而且穿着較好,他們表現得非常懂事,沒有任何紀律問題。」
不過,Duca透露:「在情緒方面,幾乎所有學童都有問題。很多年幼的孩子經常擁抱我們,渴望得到身體接觸。」這位46歲的校長已經在這間學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之久,至今依然有困惑的時刻:「當孩子叫我作『媽媽』。」
物質生活充裕 惟缺父母關愛
曾參與研究移民議題的心理學家Ian Feldman表示,孩子在長期跟父母分離的狀態下會造成心靈創傷。留守兒童因為缺乏家人的關愛,父母多以金錢或禮物來表達親情,很容易令關係變得物質化。而且,再多的金錢和物質,也無法取代和父母相處的親密感。
羅馬尼亞人權關注組織Alternative Sociale Association 行政總監Alexandru Gulei向《香港01》指出:「留守兒童面對多方面的問題,包括情緒、權利和文化等。」他解釋,情緒問題方面視乎兒童的個性和適應能力、與父母首次分離的年齡、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等。
留守兒童很多時要面對食物不足或營養不均、穿得太薄或衣不稱身、家居環境欠妥和學習支援等問題。這些兒童缺乏雙親的愛,還要照顧年幼弟妹,令他們渴望從其他渠道獲得注意,較容易受到傷害,如性侵犯、被拐賣和被迫賣淫等。
此外,由於缺乏父母教導,他們的自理能力或有所不足,如金錢管理、情緒控制等。不過,Gulei重申,國內缺乏工作機會、收入偏低,父母若在國外找到穩定而收入較佳的工作,對改善家庭生活或有正面影響。
有些羅馬尼亞父母會帶同子女出國,但對大部份人而言,這是不切實際的。28歲的Vasile Luminita有五名子女,她丈夫在法國建築地盤工作了一年半。
Vasile表示:「丈夫在法國每月賺取約700歐元(約6,000港元),在這裏(羅馬尼亞)是很多錢,但在法國居住的話,其實並不算多。我們想過全家搬去法國,但的確很難。他住在一個很小的房間,每月把餘錢寄回來,讓我們在羅馬尼亞過更好的生活。」
Gulei亦提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留守兒童問題—有些曾陪同父母出國的兒童,最終因種種原因而回祖國生活:「這些曾經移居外地的留守兒童,需要面對重新適應和情緒健康問題。」這些兒童可能習慣外國生活、忘記國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失去原來的朋友,需要面對的問題亦較複雜。
上文節錄自第18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16日)《「 歐洲孤兒」成長之痛 羅馬尼亞留守兒童悲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