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納粹藝術展」惹爭議 直觀歷史還是助長極權主義?
荷蘭南部城市斯海托亨博斯(Hertogenbosch)的市立設計博物館於本月8日展出名為《第三帝國的設計》(Design of the Third Reich)的藝術展,展出多項納粹德國時期的藝術品。展覽隨即引起部分民間聲音,質疑展覽會被新納粹主義人士、親法西斯主義者「騎劫」作宣傳工具。
雖然館方在展覽介紹上已表明,只想藉展品引導觀眾審視藝術品被極權拿作宣傳工具的重要性及其危害,但仍未能釋除一些反對人士的憂慮。館方承諾會聘請人員在網上監察有關這個展覽的言論,避免有心人藉展覽借題發揮。
展覽是荷蘭國內首個大型展出納粹時期藝術作品的展覽,展出納粹治下的藝術品,包括領袖希特拉生平最喜愛的藝術家阿諾貝克(Arno Breker)為政黨宣傳而設計的雕塑、印有「Swastika」的紡織品、希特拉曾擁有過、印有象徵德意志民族的老鷹標誌的櫥櫃、納粹海報……這些展覽品,都不容許訪客拍攝。唯一例外的,是德國汽車大廠Volkswagen在1943年出產的甲蟲車,這是納粹治下、向外宣傳國內工業大躍進的象徵產品。
展覽引來多個團體的批評。荷蘭共產主義青年運動(Dutch Communist Youth Movement)在展覽揭幕當天發起遊行,反對館方策展。荷蘭反法西斯協會(Association of Dutch Anti-fascists)亦要求當地市議會介入。
館方已承諾會聘請人員時刻監察社交平台上有關展覽的言論,防止散播極端言論。
博物館總監Timo de Rijk強調,館方對展覽帶出來的社會效果十分敏感,並會用盡所有方法,防止任何擁有極端思想的人士藉着這個展覽借題發揮。
「從策展一開始,我們就指出這個(納粹主義)是一個充滿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納粹黨的目的就是想在群眾間構建一個種族主義的文化。這個展覽旨在為訪客帶來一種『紀錄片』的感覺。」
館方發言人同時亦解釋,即便是處於極權時期,納粹時期的藝術史也值得後人所了解。她認為,在歷史教科書上,人們認識德國的近代藝術只有包浩斯(Bauhaus),「單是在荷蘭,已經至少有十個(有關包浩斯的)展覽。」
但納粹時期這個影響世界現代秩序的一段日子,現今的人卻沒有對這段時期的藝術作品有着很好的認知。在學習現代藝術史的演變過程裡面,這堆敏感、卻具影響力的作品不常被提起、記憶起來。
博物館這次引起的爭議,其實也是歐洲藝文界對於闡釋現代藝術史的一個反思時刻。德國納粹侵略歐洲,無疑是黑暗時期,但極權政府如何使用藝術作品,向人民宣揚國族身份認同,刺激極端民族主義升溫,當中說明了藝術與政治、社會之間不可割裂的關係。
為防不幸歷史重演,這些通過第一手史料的歷史教育雖然難免引起憂慮,但當中正面的警世意義,也是博物館策展人所希望帶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