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學中文】英法雙語魅力不再? 非洲多語角力升級的背後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普通話在非洲地區火熱起來,然而,在這個多語言大陸,作為主要前宗主國語言的英語和法語,影響仍根深柢固。近期,加納這個英語主導的西非國家,正在熱烈討論將法語列入法定語言。同時,俄語、德語、日語和韓語等其他外語,也希望打入非洲這個深具發展潛力的地區。

2017年,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成為六十年來首位到訪加納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法國總統。當時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Nana Akufo-Addo)表示熱愛法語這種「莫里哀的語言」(la langue de Molière),並在教育系統積極推動法語。莫里哀為十七世紀法國喜劇大師,法國人喜以「莫里哀的語言」指代法語。

作為一個多語言國家,加納除了官方語言英語外,15%人口說Ashanti,14%人說Ewe,11.6%說Fante,此外還有其他七種非洲語言。法語人口僅佔全國2,830萬人當中的不足1%。2018 年馬克龍推出全球推廣法語教學計劃,花費數百萬歐元支持推廣法語的非洲國家。此外,法國還為多語政策投入200萬歐元(約1,760萬港元)資金,教授非洲傳統語言。加納與法國有着密切的經濟聯繫,加納是法國在非洲投資的第七大國家,2017年雙邊貿易額逾5億歐元(約44億港元)。

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早於2017年馬克龍到訪時已表示出對法語的推崇。(AFP)

法國非洲外交政策專家Douglas Yates 認為,「從區域角度來看,加納可以透過法語建立區域聯繫。」非洲大陸目前佔全球法語人口的一半,故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法國的文化具影響力,在地區的地位依然強勁。

今天,全球有三億法語人口,較2014 年升近一成,當中44% 人口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sub-Saharan Africa)。非洲法語國家的出生率較高,而且區內英語和葡語國家的法語學生也趨增,預計到2050 年,將有85% 法語人口在非洲大陸生活。法語國家如盧旺達(Rwanda),將英語列入法定語言,並列為學校的教學語言,法語國家加蓬(Gabon)亦考慮加入英語為法定語言。

基於未來人口的增長,八成五法語人口將生活在非洲。(AFP)

第一語言並非本土語言?

不過,這種重外語的做法引起不少非洲人的憂慮,有加納人認為,將法語列入法定語言可能會削弱國家與非洲文化和土著語言的深厚連繫。當地Rapper歌手Okyeame Kwame曾在社交媒體質疑:「以法語作為第二語言是不尊重我們的文化和自豪感,我們的第一語言是別人的語言(英語)已經夠糟糕了。其實將我們的當地語言作為第一語言有什麼問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有約2,000種不同語言。正如哥倫比亞大學非洲研究所哲學教授Souleymane Bachir Diagne所說:「非洲大陸是一個非常多語言的大陸,不僅因為語言眾多,而且因為人們亦操多種語言。」非洲人在家或日常生活大多說土著語言,在學校則會使用英語、法語或葡萄牙語等外語。

南非金山大學教育學家Birgit Brock-Utne批評:「如果你想阻礙孩子學習,就用他們不熟悉的語言來授課。我們的研究清楚表明,最好用母語或孩子熟悉的語言教學。」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母語教學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小學階段。他曾到南非和坦桑尼亞的學校訪問,發現學校使用母語教學時,課堂氛圍不俗,孩子會更積極學習,更具批判性思維。

可惜,由於非洲擁有大量土著語言,很少地區由一種語言主導,故要推廣土著語言亦有一定困難。德國萊比錫大學非洲研究教授Rose Marie Beck 表示:「教師必須更加靈活,並使用各種語言教育。」

然而,實施這些改革需要資金經費。法語國家的國際組織或美國國際開發署等機構,都有支持本土語言教材開發和教師培訓計劃,但難以應對整個非洲大陸的變革。

非洲是個多語言大陸,鮮有國家由一種語言主導。(Getty Images)

俄國窺覬非洲人口紅利

近年俄羅斯也積極在非洲推廣俄語課程,中非贊比亞的Copperbelt University和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合作,建立語言教學區域中心,為學生和成人進修者提供俄語課程,課程涵蓋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安哥拉、納米比亞、坦桑尼亞和博茨瓦納等多個國家。相關安排不僅提供俄語訓練,也鼓勵學生到俄羅斯的大學學習。贊比亞媒體認為,協議有望推動出口增長,並為國家帶來急需的外匯。

根據俄羅斯政府的統計數據,俄語是非洲最少人使用的外語之一,估計只有十萬人,而另一個同樣較少人使用俄語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只有20萬人。目前,只有數間南非的大學和非洲私立學院教授俄語,目標是讓學生和外交官前往俄羅斯工作。

在前蘇聯的全盛時期,俄語在非洲有一定影響力。(Getty Images)

在前蘇聯的全盛時期,俄羅斯在非洲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安哥拉、莫桑比克、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在獨立後的一段時間都依靠蘇聯的外交和軍事支持。至於經濟方面,俄羅斯在非洲的重點集中在能源,主要投資有石油、天然氣和核能,另一有興趣的領域是區內的礦產資源。

由於非洲12 億人口中,近半缺乏電力供應,這為俄羅斯核電工業提供了潛在的市場機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盧克石油(Lukoil)、Rostec和Rosatom等幾間俄羅斯國營公司在非洲都很活躍。埃及最近也與莫斯科確定着手興建該國第一座核電站,這些投資往往與軍事和外交利益有所關聯。和中國或印度比較,俄羅斯雖然在經濟持續增長方面有所不及,但政治力量依然強大,對非洲的領導人而言,與俄國合作可加強政治影響力。

非洲逾半人口仍缺乏電力供應,將為俄羅斯電力公司提供龐大的發展機遇。(Getty Images)

近年全球經濟波動,非洲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據世界銀行數據,全球增長最快的十個經濟體中,非洲國家佔六個。非洲地區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為一眾外國投資者提供機會。何況,當地勞動人口甚多,六成非洲人不足25 歲,41%為15歲以下。估計到2050年,非洲青年人口將達8.4億。

不過,非洲國家要想利用人口紅利也非易事。目前這片大陸的整體青年失業率高達六成,面臨教育資源不足、性別歧視和貧窮等各種問題,不少年輕人無法接受良好教育。不少非洲國家缺乏政治和經濟實力去擺脫這個困境。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帶來學習外語的機會,為當地年輕人提供額外的教育和支援,也為非洲人提供更多元的學習和就業機會,並為發展區內經濟提供一定助力。

俄羅斯雖然經濟發展乏力,但至今仍然是在政治上舉足輕重的國家。(Getty Images)

上文節錄自第17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8日)《中非交流下的外語新勢力 非洲年輕人愛「煲冬瓜」》。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