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致癌基因變異隨年齡增加

日本研究:致癌基因變異隨年齡增加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日本一個醫學團隊的研究指,通過分析食道上皮的基因,認為可能引起食道癌的基因變異會隨年齡一起增加,並因過量飲酒和吸煙令情況加劇。

日本京都大學分子腫瘤學教授小川誠司(Seishi Ogawa)周三(1月2日)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發表報告,指癌症因細胞特定基因變異和增殖而發病,風險上升則被指與年齡增長和生活習慣有關,但並不清楚詳細原理。

因此團隊為了調查癌症發病前的基因變異,向大約130名年齡介乎20至80多歲的癌症患者及健康人士採集和分析正常食道上皮樣本。結果發現,無論是健康人士或癌症病人,即使是正常細胞,在食道癌常見的基因變異都會隨年齡一起增加,當中曾經過量飲酒或吸煙人士更出現情況加劇的傾向。

研究亦發現,在70歲以上的年長人士中,無論是否吸煙人士或飲酒,這種基因變異的細胞會擴散至食道的整體面積大約4至8成。報告同時認為基因變異早在出生後不久發生。

小川誠司的團隊指,研究是弄清楚癌症患者數目為何隨年齡增加而一同上升,以及飲酒或吸煙如何加劇患癌風險提供重要成果,並希望研究有助早期診斷和預防。

(共同社)

日本國產米價漲幅創49年來新高 當地連鎖店轉用進口米

撰文:劉耀洋
出版:更新:

日媒2月17日報道,消費者物價數據顯示,日本2024年米價較上一年度漲27.7%,為1975年以來最大的漲幅。面對國產米價不斷上漲的情況,日本餐廳,包括各連鎖店,正透過轉而購買更便宜的進口米來應對。

日本共同網及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從美國和泰國等國家進口約77萬噸免稅米,把其中一部份出售給私營機構,並向私人進口的大米徵收每公斤341日圓的關稅。然而,基於國產米價格飆升,私人進口大米量節節上升,在今個財年截至3月,日本民間米進口量已達到創紀錄的468噸。

2017年9月6日,日本橫濱一見超市貨架上擺放着大米。(Getty)

日本餐飲集團Colowide最近開始在旗下三間連鎖店的部份門市使用加州米,該公司員工表示,透過調整蒸煮過程中的水量,他們可以將這些米煮成與國產米類似的口感和質地。

公司表示,鑑於國內米價前景不明朗,採用更便宜的進口米更容易維持公司的業務,但補充指日式餐點和旗下的壽司店將維續使用日本國產米。

報道提到,日本兩間大型牛肉飯連鎖店正也在採取類似措施,日本連鎖牛肉飯專門店松屋稱其已開始使用進口米。

這張攝於2019年12月23日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位於日本東京的連鎖牛肉飯專門店吉野家旗下的門市。(Getty)

另一日本連鎖牛肉飯專門店吉野家也表示,當地旗下門市自去年以來一直混合使用國產米和進口米。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