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禁令到退群 日本決意重啟商業捕鯨 恐賠上國際聲譽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日本周三(26日)正式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決意重啟商業捕鯨。
1982年,部分鯨魚品種面臨絕種危機,IWC決定暫停商業捕鯨。但日本在過去30年來,一直以「科學研究」為理由捕鯨,並銷售鯨魚肉,惹來保育人士批評。
日本自二戰後首次退出國際組織,有人認為或會損害日本戰後多年累積的信任,也可能會對其他貿易談判造成負面影響。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日本在過去多年亦一直以「科學研究」為理由捕鯨,完成研究後便將鯨魚肉出售。(路透社)

日本走法律罅 捍衛吃鯨肉文化

1982年,IWC成員國就暫停商業捕鯨達成協議,讓鯨魚數量得以恢復正常水平。支持捕鯨的國家原預期協議僅屬暫時性質,但後來卻演化為幾乎永久的捕鯨禁令。日本、挪威和冰島一直聲稱捕鯨為國家文化的一部分,認為應該允許在可持續方式下繼續捕鯨。

根據IWC的公約規定,成員國在科學研究計劃下的捕鯨行為並不受禁令所限。日本在過去多年亦一直以科研為由捕鯨,完成研究後便將鯨魚肉出售。據估算,日本每年捕捉約200至1,200條鯨魚,聲稱是要研究鯨魚數量,監測鯨魚瀕危的情況。但有人批評指,日本的做法是掩飾商業捕鯨的手段。

日本官員稱,進食鯨魚肉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捕鯨的習慣已持續數世紀,二戰後,由於鯨魚肉為主要肉類來源,當地鯨魚肉消耗量急增。1960年代,日本人一年食用20萬公噸鯨魚肉,但到近年已大幅減少,每年消耗量僅約5,000公噸。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日本捕鯨的習慣已持續數世紀。1960年代,日本人一年食用20萬公噸鯨魚肉,但到近年已大幅減少,每年消耗量僅約5,000公噸。(路透社)

「退群」先例危及IWC發展 日本恐損國際聲譽

日本政府曾多次嘗試推翻捕鯨禁令,並與國際協商可持續捕鯨限額。2018年9月,日本在IWC大會上再次提出重啟商業捕鯨的計劃,內容包括設立可持續捕鯨委員會(Sustainable Whaling Committee)和為非瀕危鯨魚品種定立可持續捕鯨限額。但議案最終遭否決,日本當時已暗示有可能退出委員會。

上周四(20日)傳出日本將退出IWC時,已引起保育團體強烈不滿,甚至形容日本將會成為「海盜捕鯨國」。澳洲海洋保護協會(Australian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行政總裁Darren Kindleysides認為,日本退出IWC會為其他國際條約和公約定下危險的先例,甚至危及IWC的發展,同時又擔心日本在自己的水域捕鯨將不受國際法監管。但另一方面,他對日本暫停於南極洲捕鯨表示歡迎,促請澳洲政府立即要求日本船隻駛離有關海域。

共同社報道指出,日本自戰後首次退出國際組織,有恐將損害多年積累的信任,也可能會在貿易等國際談判中,受制於反捕鯨國的反撲。2019年大阪將舉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2020年還將迎來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抗議活動如果激化,可能會賠上國際對日本日益增加的好感。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