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兩遭海嘯或涉海底山泥傾瀉 影響範圍少威力強大如無聲殺手
印尼東部蘇拉威西島9月28日發生連環地震後觸發高達6米的海嘯,不出3個月,該國西部巽他海峽(Sunda Strait)上周六(12月22日)也發生海嘯。國家減災署(National Disaster Mitigation Agency,BNPB)最初指巨浪只是潮汐湧動,呼籲民眾毋須恐慌。當局其後為當局錯判致歉。
情況令人回想起3個月前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Indonesian Agency for Meteorology, Climatology and Geophysics,BMKG)在巨浪湧到帕盧灣前便撤下海嘯警報,同樣備受輿論猛烈抨擊。
政府除了需為監察不力以及誤判負上責任,海底山泥傾瀉難以預測的威力,亦是「天災」與「人禍」元素摻和、導致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
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表示,海嘯襲擊巽他海嘯沿岸地區的前24分鐘,「喀拉喀托之子」火山(Anak Krakatoa)爆發,海面掀起巨浪。但當局聲稱,巨浪並非海嘯,而是潮汐湧浪,呼籲公眾不要恐慌。
國家減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 Purwo Nugroho)其後在Twitter貼文致歉,指由於巽他海峽甚少發生海嘯,而當時也無地震,因此誤判巨浪是滿月潮汐所致。
國際海嘯情報中心(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re)表示,雖然海底火山噴發相對罕見,但這會導致水位突然移動或海底斜坡塌泥,進而引發海嘯。
當局估計今次「喀拉喀托之子」火山爆發導致海底塌泥,加上正值滿月漲潮才導致海嘯。導致印尼政府被指「輕敵」的海底山泥傾瀉(Underwater Landslide)是什麼?它之所以引發海嘯的原理又是什麼?
▼想知道海底山泥傾瀉導致海嘯的原理?請點擊放大觀看:
▼海底山泥傾瀉導致的海嘯:
帕盧灣海嘯:疑走滑斷層肇禍
印尼地處俗稱「火環」(Ring of Fire)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會發生數千次不同規模的地震,發生海嘯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海嘯通常是地殼板塊邊界突然出現海底山泥傾瀉,導致海水出現急速位移、衍生直奔沿岸地區的巨浪。惟有研究人員認為,蘇拉威西島的地震看來是「走滑斷層」(strike-slip fault)引起,即構造板塊在大部分情況下,以相互水平方式移動。值得注意的是,海嘯通常更傾向由板塊垂直移動引起。
英國牛津大學地球物理學家貢貝爾(Baptiste Gombert)也對此表示驚訝。他說印尼的地質非常複雜,區內佈滿不同類型的斷層,要整理出海嘯真正成因是一項挑戰。
貢貝爾指出,蘇拉威西島海嘯有可能是一些垂直運動引起的,但這難以全面解釋為何波浪可這麼高,高至5.4米。即使當時有一點垂直移民,這也是一場相當大的海嘯。他認為蘇拉威西的海嘯中,看來海底或岸邊的山泥傾瀉也有份擾亂海水,造成浪濤。
帕盧灣的地形也是導致海嘯威力被放大的原因之一。帕盧灣形狀狹長,帕盧市則位於海灣最底部,這的海水抵達沿岸地區時變得更加集中、力量也變得更強大。
巽他海峽海嘯:海底塌泥掀浪破壞力甚強
印尼國家減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 Purwo Nugroho)形容,火山爆發導致海嘯的情況罕見,且「喀拉喀托之子」火山的爆發規模不大,故今次未有任何顯著跡象提示海嘯即將來臨。他指當局仍需進一步調查以確認海嘯成因。
儘管情況相對罕見,但據國際海嘯信息中心指出,海底火山爆發確是有可能引發海嘯。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火山學家菲尼克斯(Jess Phoenix)指,由於「喀拉喀托之子」火山有一部分處於水中,因此爆發不但引致海底塌泥,亦會推動海水移動。
此外,事發當晚正值滿月,出現大潮漲現象,令海嘯捲起的海浪更加巨大,造成的破壞力更強。
地震可導致陸上山泥傾瀉,海中也能發生類似情況,沉積物也可能在火山爆發後滑動,或會引發海嘯。
火山活動能以不同的方式導致海嘯。第一種可能是火山發生爆炸性的爆發,第二種是滾燙的岩漿從山上向下流,導致火山山體側面弱化。第三種可能是岩漿房(magma chamber)在爆發時內部清空,然後發生崩塌。
或許在「喀拉喀托之子」的個案中,不論是第一種或是第二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一部份山體崩塌,製造導致海水移位的山泥傾瀉。出現這種情況出現時,受海嘯影響的範圍可能有限,但海浪衝擊陸地的威力可能會非常大。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