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室】印尼地震海嘯 專家分析2大原因致最壞情況

撰文:王海如 成依華
出版:更新:

印尼蘇拉威西島上周五(9月28日)發生連環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逾千人死亡。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科學家指出,印尼每天都在經歷大小不同的地震,但這次地震與海嘯的規模及破壞力都令人意外。
專家在分析後稱,有兩大原因促成這次天災的「最壞情況」,包括地理環境及警報系統的問題。

「馬蹄鐵」的U型地理環境

地震經常源於地球板塊相互滑動,若然滑動幅度大,又接近人口稠密地區,可以出現毀滅性的後果。專家認為,蘇拉威西島發生的這一次地震正是一例。由於帕盧科魯斷層(Palu-Koru fault)在周五傍晚突然滑落,爆發點只在地面以下10公里距離,並且十分接近岸邊。

萬隆科技研究所(Band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有關斷層逾20年的學者哈姆扎(Hamza Latief)指出,帕盧市建基於一層厚厚的沉積層,而不是更堅實的岩石,因此更容易「一震就散」,表現尤如液體一樣。所以破壞威力更強。

另外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劉立方教授就指出,帕盧科魯斷層一般沒什麼人會注意到海嘯的威脅,因為有關兩塊板塊是水平移動,而不是垂直推撞,後者才會引發危險程度的海浪。

他說海嘯真正的原因仍然在了解,估計可能是地震導致海底發生山泥傾瀉,繼而再觸發海水大幅波動。但他亦不排除可能科學家未能完全準確掌握該斷層的資料。

帕盧位於一段10公里長的狹窄海灣盡頭,形狀猶像「馬蹄鐵」的U字型,哈姆扎指出,當海嘯撲來時,位於「馬蹄鐵」底部的帕盧市首當其衝。加上當海浪捲至靠岸,由於海床變淺,浪會再被抽高。

哈姆扎稱,按歷史紀錄,當地曾在1927年同樣發生海嘯,在海灣口的位置,海浪大約3至4米高,到了海灣盡頭,海浪更升至約8米高。

印尼地震:帕盧市(Palu)位於U型海灣的盡頭。

警報系統多年前已出現問題

專家認為另一個問題與印尼的海嘯警報系統有關。

事實上,印尼在國家的沿岸都設置了大量複雜的感應器,它們的用途是快速感應是否有海嘯出現,然後向公眾進行通報。但BBC引述印尼國家抗災署(National Disaster Mitigation Agency,BNPB)負責人表示,早在2012年,警報系統的其中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也就是一堆連接海底感應器的浮標,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但由於欠缺資金,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在這次災害中,印尼氣象部門一直受到質疑,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在周五(28日)大地震後,曾經發出海嘯警報,但在大約34分鐘之後把警報除下,輿論斥當局把警報撤得太早

氣象部門之後再解釋稱撤下警報是依足程序,但官員也表示得到的海浪數據不是來自重災區帕盧市,而是距離帕盧市200公里外的海浪探測儀,並稱對於現時在帕盧市沒有設海浪探測儀的做法,未來會進行檢討。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