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算是德國人? 奧斯爾退隊背後的土耳其裔之歌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德國國腳奧斯爾(Mesut Ozil)宣布退出國家隊,並在公開信訴說自己給足總和球迷歧視。在以包容和大愛見稱的德國社會,土耳其裔的生活有多困難?

今年5月,德國國腳奧斯爾及根度簡在英國倫敦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見面及拍照留念。(路透社)

奧斯爾退隊的前因後果,最少要由今年5月開始談起。

5月中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訪問英國倫敦。效力英超球會阿仙奴的奧斯爾,與在曼城踢球的德國國家隊隊友根度簡(Ilkay Gundogan)一起前往倫敦與埃爾多安見面,更與他拍照留念。但就是這幅相,在德國社會引起廣泛爭議。

埃爾多安的管治原本已經為歐美詬病,兩年前以粉碎政變為由頒布緊急狀態,期間肅清公務員、整頓學界和傳媒、收緊言論自由等。他去年又發起修憲公投,廢除政府總理一職,總統自此獨攬大權。凡此種種,令埃爾多安成為非常惹爭議的人物,亦令奧斯爾和根度簡的合照引來非議。右翼的另類選擇黨(AfD)甚至提出,應該將這二人逐出國家隊。

德國國腳奧斯爾有土耳其血統,他認為自己既是德國人,亦是土耳其人。(路透社)

奧斯爾:尊重土耳其領導人

為了平息風波,奧斯爾和根度簡先後拜會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和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確認他們對德國的忠誠和支持,同時借助兩位領袖的肯定來爭取球迷信任。見面後,施泰因邁爾和默克爾異口同聲表示,兩名球員不知道與埃爾多安見面會引來這麼多的批評,言下之意似以「政治不敏感」為由給他們護航。

可惜的是,在6月的世界盃決賽周,以衛冕球隊身份出戰的德國國家隊在分組賽包尾出局,司職中場的奧斯爾亦成為眾矢之的。德國國內有些比較激進和排外的聲音甚至指出,奧斯爾作為土耳其裔,又喜歡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合照,他不應該代表德國隊出戰世界盃。

面對種種聲明,奧斯爾在周日(7月22日)發公開信宣布,從此不再代表德國踢球。奧斯爾認為坊間拿他來作為德國隊出局的代罪羔羊,並指控足總及球迷種族歧視,針對他的土耳其裔身份。至於與埃爾多安見面及合照的事,他認為這是尊重對方作為土耳其政府領導人的角色,並指英女王、英國首相等亦會與埃爾多安見面,這做法非常合理。

德國國腳奧斯爾在7月22日宣布退出國家隊,不滿輿論將世界盃出局的責任歸入到他頭上。(路透社)

德國人歧視土耳其裔?

奧斯爾指出,隊友普多斯基(Lukas Podolski)和高路斯(Miroslav Klose)是波蘭裔,但他們從來不會給人標籤為「波蘭-德國人」,相反自己卻一直給強調是「土耳其-德國人」。「是否因為是土耳其?是否因為我是伊斯蘭教徒?我認為這有重要的問題。」

但到底是否種族歧視,輿論似乎仍然各持己見。例如右翼《圖片報》指出,奧斯爾只是在扮演受害人角色,與事件真相沒有任何關係。德國球評人霍尼希斯泰因(Raphael Honigstein)亦指出,到底奧斯爾是否如他所言,只謂尊重埃爾多安的總統身份,這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但對於奧斯爾在公開聲明中表示,與埃爾多安的合照不代表支持他的管治,霍尼希斯泰因覺得這不足夠。「奧斯爾聲明中完全不見悔意,或承認這場見面錯了時機,令德國隊僅僅在出發去俄羅斯前幾天焦點轉移。」

至於支持奧斯爾的人則認為,球員與有爭議的政治人物見面並沒有問題。例如土耳其時評人傑伊洪(Ozan Ceyhun)指出,德國球員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見面,相信亦不會引起廣泛關注,「但當我們說的是伊斯蘭-土耳其球員,那一下子卻成為大問題。」

德國住了400萬土耳其人,不少人仍然保留伊斯蘭宗教及文化傳統,與德國主流社會不同。(VCG)

Hyphenated的「土耳其-德國人」

是球迷歧視奧斯爾,抑或奧斯爾的確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這一點暫且不談。土耳其裔在德國社會淪為邊緣,卻是不少人認同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有不少土耳其人移居西德尋找更好機遇,落腳成為第一代移民。他們在德國落地生根,以奧斯爾為例,就是土耳其移民的第三代。他們在德國土生土長,說的是流利德語。但不少家庭與奧斯爾那樣,仍然保留宗教傳統,信奉伊斯蘭。而且奧斯爾在公開聲明中亦表示,視自己一半是德國人,一半是土耳其人,雖然當初選擇為德國國家隊效力,但他仍然心繫故鄉土耳其。

經過半世紀來幾波移民潮,德國是土耳其境外最大聚居地,土耳其人亦是德國國內人口最多的少數族裔,8000萬德國人中多達400萬是土耳其裔。理想而言,德國總理默克爾奉行的是多元文化政策,主張不分種族、宗教背景等,所有德國公民都能夠獲得一視同仁的待遇,大家都是德國人。但現實中,土耳其裔由於宗教或其他原因,誠如奧斯爾等人所指出,在德國仍然給人以連接號(hyphen)突顯他們是「土耳其-德國人」,或者「伊斯蘭-土耳其-德國人」。波蘭等其他種族因為文化和宗教背景與德國較為接近,這種Hyphen標籤相對少見。

今年6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順利連任,居住在德國柏林的土耳其人亦有上街慶祝。(VCG)

一方面來看,默克爾近年大開門戶接收移民,固然要處理融入及適應的問題,有指聯邦移民及難民局(BAMF)的人手及資源都已經不足以應付。

但另一方面,土耳其裔在德國的處境,亦顯然受德土近年政治惡化所拖累。埃爾多安不但管治方式與歐盟理念格格不入,他在去年批評德國政府不許土耳其官員舉行集會時,更曾將默克爾政府比喻作「納粹」,在德國社會引起很大反感。但在今年6月舉行的土耳其總統大選,德國境內的土耳其整體而言仍然支持埃爾多安政府,六成多支持票比起土耳其境內的五成多平均數還要高。部份原因,可能是土耳其裔德國人感到受壓迫,愈發支持強勢的埃爾多安政府,認為彼此同氣連枝。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奉行強人管治,在土耳其以至境外都褒貶不一。(路透社)

由整個社會背景及政治氛圍來看,奧斯爾退隊不應該只是德國體育版的新聞,更反映出一個橫跨政府政策及社會層面的現象。對比起法國那樣的國家隊不分膚色,社會不分種族出身,德國總理默克爾似乎有需要向他山之石多借鏡和參考。

德國總理默克爾主張接受難民和移民,但能否幫助種族融洽相處,真正做到多元文化社會,卻是另一個問題。(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