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德蘭修女所創慈善機構再涉醜聞 曾捲帳目不清爭議
已故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一生致力照顧貧苦病患者,為世人所稱頌。她亦因此在1979年獲得諾貝爾獎和平獎,逝世後更獲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封聖。
不過圍繞德蘭修女的爭議卻未曾止息,包括她生前創立的天主教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
在印度,仁愛會豁下經營的一間未婚媽媽之家,近日傳出販嬰醜聞,警方拘捕一名修女及一名女職員。
仁愛會於1950年10月7日由德蘭修女在印度創立,目的是要關懷貧苦人士,並向他們提供免費的照顧服務。起初,仁愛會成員僅得12人。截至2016年,機構已擁有逾4,500名成員,在133個國家經營孤兒院、愛滋病中心和學校,無私照顧當地難民、殘障人士、長者等貧苦病患者。
仁愛會總部(Mother House)位於印度加爾各答(Kolkata),負責機構運作,並存放德蘭修女的遺體。機構亦在當地設立19間收容所,其中包括飽受外界批評的垂死之家(Nirmal Hriday)。
收容所被指衛生惡劣
垂死之家是德蘭修女首個設立的收容所,自1952年起,垂死之家成為當區殘障人士、無家可歸者、嚴重病患者等的庇護所。據2010年的數字所示,當時收容所有99名院友,由6名修女和數十名義工照顧。修女和義工為院友提供衣食,並照顧他們梳洗,直至他們康復離開,或離世。格倫達修女(Sister Glenda)指,過去多年來,有86,170名院友入住,其中34,815名不幸離世。
照顧病患者,理應是值得表揚的善事,但自從有義工揭發收容所衛生惡劣,外界不禁對垂死之家起疑問。來自美國的義工岡薩雷斯(Hemley Gonzalez)2008年12月抵達垂死之家,並在收容所服務2個月,但自己的親身親歷卻讓他對仁愛會改觀:「他們用冷水清洗針筒並再用,又向院友提供過期藥物。部分人如果獲得適當照顧的話,他們便有可能存活。」有人更加將收容所與納粹德國的集中營相比。
衛生情況惡劣之外,收容所的復康計劃更無助院友重回正軌。有來自歐洲的義工稱,部分院友可以自願離開收容所,惟部分不願離開的亦遭強行迫遷。收容所修女曾經聲稱將有一名患有糖尿病、行動不便的老婦轉送至另一所中心,惟義工幾日後發現老婦在街上流連,卻又無計可施。
收不法商人捐款 資金運作零透明度
英國作家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1994年製作的記錄片《地獄天使》(Hell's Angels)除批評仁愛會設施如「對死亡和痛苦崇拜」(cult of death and suffering)外,更抨擊德蘭修女與不法商人基廷(Charles Keating)的往來。據指,美國商人基廷曾向仁愛會捐獻125萬美元(約980萬港元)巨款,惟外界因當時基廷所涉的「儲貸醜聞」要求德蘭修女拒絕捐款。面對群眾壓力,德蘭修女卻選擇保持沉默,外界亦因而更強烈要求仁愛會提高透明度。
仁愛會遭質疑帳目不清的情況也有存在,包括有關修女被問有關問題時,不會正面回應,不公開收受捐款的金額。
德蘭修女2016年獲教宗封聖時,異議者紛紛批評她的種種不是。除與仁愛會爭議有關外,德蘭修女反對墮胎、避孕和離婚的觀點,亦遭抨擊。
面對外界有關收容所衛生惡劣的批評,仁愛會發言人庫馬爾(Sunita Kumar)曾回應指,德蘭修女創辦機構的目的是要為貧苦病患者提供基本照顧,而非開辦醫院。有熟悉仁愛會的人士指,機構抗拒轉變是其中的主因。一直以來,修女都遵循德蘭修女的生活模式,清晨4時30分起床,晚上10時休息,主要用傳真通訊,修女亦沒有任何零錢,每十年僅回鄉一次探親。
在修女的心目中,維持如此的生活讓她們更能夠與貧苦大眾連繫,惟脫節生活是否可以為受助者帶來最好的照顧,的確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