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無意中創製新型「食膠」酵素 長遠有望提升降解成效
香港政府近年積極呼籲民眾做好廢物分類,讓膠樽等塑膠物料可循環再用,但仍有不少被拋棄或送到堆填區。這些塑膠廢料往往需數百年才完全分解,損害自然環境。科學家基於一種可「消化」塑膠的天然酵素,創製出另一種效能更高的酵素,為解決塑膠廢物問題帶來曙光。
英國樸茨茅夫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與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的科學家攜手研究一種2016年在日本大阪堺市發現的細菌「Ideonella sakaiensis」,它生產出來的酵素是可以「吃掉」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膠。
研究人員在細菌無意中創製出一種能更有效分解PET的酵素PETase,目前這種酵素只需數天就可完全分解PET。他們就酵素的成份製作3D模型,目的是藉此了解它的結構。
研究團隊認為,通過改善它表面一些殘留物,便能提高它「進食」PET的速度。
有份參與研究的麥吉亨教授(Prof. John McGeehan)表示,團體着手找出加快PETase的分解速度,但距離全面普及仍需一段日子。這種酵素的調整仍未臻完美,仍有改進的潛力。此外麥吉亨率領的團隊,亦有利用它對PEF塑膠進行實驗。
雖然研究仍在起步階段,但這意味將來人們可以減少倚賴提煉石油製造塑膠產品,令塑膠降解更有效率,可望為環保作出極大貢獻。
PET主要應用於製造塑膠飲品樽,單在英國人每年平均消耗130億個膠樽,但至少有30億個膠樽沒有被回收。
這種在1940年代註冊專利的物質,之後在廠商與人們廣泛使用下,成為毒害地球環境的禍源之一。天然的Ideonella sakaiensis進食的速度太慢,即使有科學家創製的「表親」,也不等於可短期內解決問題。如果人類繼續肆意使用塑膠,亦不注重減廢及廢物分類,再先進的生物技術,都無法阻止環境進一步變壞。
(BBC/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