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落閘」天然氣或令歐盟陷寒冬 美國以外各方恐淪為輸家?
俄羅斯過往一直依靠烏克蘭過境向歐洲多個國家輸送天然氣,惟雙方的協議於12月31日到期,烏方已經表明拒絕延長,俄方亦堅稱不會達成新協議;這意味從周三起,俄羅斯的天然氣將無法再從此路運送至歐洲各國。
時值寒冷冬季,有關的舉措會否讓歐盟各國面臨能源短缺,得艱苦迎接餘下的寒冬日子?這一「落閘」的決定,又是否將令各方成為輸家,最終一拍兩散?
過去半世紀以來,俄羅斯一直通過蘇聯時期建設的跨境輸氣管道,從國內庫爾斯克地區,目前實質由烏軍控制的蘇賈鎮(Sudzha),由西伯利亞向斯洛伐克輸送天然氣,再經當地管道分支輸往奧地利和捷克等國。俄羅斯近年的歐洲天然氣市場份額一度在高峰期的佔比達到35%之多。
現時,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消費者是包括奧地利、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此外,法國、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等國也有透過油輪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其中部份與歐洲管網中的其他氣源混合。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早前表明,不會再讓俄羅斯天然氣,經烏克蘭運送給歐洲多國。他補充,烏方可以考慮繼續讓俄羅斯天然氣過境,條件是莫斯科直到戰後才收到相關款項。
但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則堅稱,顯然不會與基輔達成新的天然氣輸送協定,意味今年底即會到期。但俄方同時表示,已準備好通過烏克蘭,繼續向任何客戶供應天然氣,但普京認為,新年前已沒有足夠時間與烏克蘭簽署新協定。
自2022年俄烏戰事爆發以來,雖然歐盟已逐步減少接收俄羅斯天然氣,但部份東歐內陸國家仍然依賴這條管道,故烏克蘭「落閘」的決定仍引發了一些國家的不滿。
其中,奧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天然氣佔市場總和約65%,全部是來自烏克蘭管道的俄羅斯天然氣。由於這些國家無法透過海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故即使歐盟向他們作出保證,惟他們依然對天然氣供應的問題深感焦慮,堅持要從俄羅斯進口。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為此在社交媒體上威脅說:「如有必要,我們將在停電期間停止烏克蘭所需的電力運輸。」這引起澤倫斯基的反擊,他指責菲科是根據俄羅斯的命令行事,還說普京似乎指示他「開闢針對烏克蘭的第二條能源戰線」。
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正尋求維持透過烏克蘭輸送天然氣的方法,雖然該國目前的進口主要依賴土耳其溪管道。他提出了「另類想法」,如在俄羅斯天然氣進入烏克蘭之前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他解釋:「如果這些天然氣在進入烏克蘭領土時已不再是俄羅斯的,而是歸買家所有,那會如何?即是進入烏克蘭的天然氣將不再是俄羅斯天然氣,而是匈牙利天然氣。」
連冷戰期間也能維持的互惠互利遭打破……
或許有人會好奇,俄烏戰事至今已持續近3年,為何烏克蘭今天突然決定中止協議?早於半世紀前,俄烏兩國的互利關係已經開始,當時前蘇聯需要資金和設備來開發其西伯利亞天然氣田。另一方面,當時的西德則需要為其不斷增長的經濟尋求負擔得起的能源,故與莫斯科簽署了相關的管道換天然氣協議,根據協議,西德製造商需提供了數千公里的管道來運輸俄羅斯天然氣至西歐。這一協議即使在上世紀冷戰期間也沒有中止過。
直至俄烏戰爭爆發前,俄羅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然資源出口國,而歐洲則是莫斯科最重要的市場,其廉價能源吸引着歐洲各國。正是此一長久的能源關係,使得歐洲進口商備受長期合約的限制,難以一時間退出。
而且,烏克蘭每年從俄羅斯天然氣過境賺取高達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過境費。至於俄羅斯,據路透社根據其每1,000立方米天然氣平均339美元(約2,632港元)的價格推算,俄羅斯今年透過烏方的銷售可賺取約50億美元(約388億港元)。這些實際的利益,令雙方即使在過去3年衝突期間也沒有中止相關的協議。
有內地東歐研究專家分析指,烏克蘭的做法背後或許有幾個原因。首先,對烏克蘭來說,天然氣過境協議背後也在起填補普京戰爭資金的作用;其次是,烏方想借此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親俄」國家施壓,不要與俄羅斯維持商業聯繫以及反對歐盟制裁俄羅斯,希望歐洲徹底與俄分手,不要藕斷絲連。
最後,考慮到特朗普即將上台,不排除俄烏走向和談。故烏方打算動用這張「能源牌」,好在日後的和談中為己方爭取有利的籌碼。
呈「三輸」格局:美國卻漁人得利?
假如俄烏兩國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天然氣過境問題,有分析指烏克蘭每年也將損失過境費,俄羅斯每年將失去數十億美元的收入,部分歐盟成員國將承受能源短缺壓力。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日前表示,俄羅斯準備透過繞過烏克蘭的替代路線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包括計劃中途經土耳其的天然氣樞紐。該國對歐洲的市場依舊充滿信心,諾瓦克說:「就物流而言,俄羅斯天然氣是最有利的,就價格而言也是如此。」
在上述這個「三輸」的局面下,美國卻有機會「悶聲發大財」。自俄烏衝突爆發後,為填補天然氣供應缺口,歐盟被迫高價向美國和卡塔爾等國家購買液化天然氣。2023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佔其進口總量的46%,較2021年增長了近一倍。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曾指,歐盟必須大量購入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以彌補雙方貿易順差,否則將徵收全面關稅。分析指,歐盟為避免與美國爆發貿易戰,將在能源供應領域與美國綁定,美國不排除以更高價格出售能源。
因此,有輿論認為,烏克蘭停止俄羅斯天然氣過境,不單是一場能源紛爭,更是一場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預示了未來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大變化。美國將來或許不僅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和科技強國,還可能成為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國。
無論如何,這無疑是對俄羅斯來說並非一個好消息,而對歐洲而言也意味着要為地緣政治危機「埋單」,其全球經濟競爭力未來恐遭到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