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的人──WMA大師攝影作品展2017

撰文:安東尼
出版:更新:
相中人是八十七歲的麥顏玉,照顧小時候的攝影師唐景鋒的媽姐,上面疊蓋的泛黃照片是顏姐僅有的七張證件照之一。在香港社會從事下人工作,回到故鄉卻是英雄,因為在她離鄉別井打工的55年間,不止為家人供書教學,更在內地大飢荒時期養活了整個家族。(唐景鋒──顏姐)

撰文:安東尼

WMA大師攝影比賽早前宣布了結果,並從即日起至5月6日展出得獎及入圍作品。2016/17年第一季主題是「動」,讓人想起康文署或樓下街坊福利會鼓勵市民志在參與的空泛打龍題目,再看看英文主題「Mobility」,更確切地指向從A到B的移動或流動,而非純粹的動作。加上比賽要求作品必需與香港相關,這個城市最特別的mobility,莫過於人口流動,六組得獎及入圍作品中,五組都在記述跨越國界的遷移、都市中被遺忘的他者,捕捉了他們的生存和凝視。

一組又一組相片,難民、老移民、港漂,雖然就如導賞員所說,這是為鬱悶的身份拍出失落的故事,但當中有比失落更豐富的生活。沒錯他們因為先決條件和身份而苦惱,但他們依然生活着,擁有我們否認不了的快樂,而這些日子還在延續。最記得顏姐的故事,一位在香港工作四十年的媽姐,人生中以她為主角的照片寥寥可數,卻經常出現在僱主子女(也即是攝影師)的生活照中,但是如果我們肯閱讀,這些「亂入」的相片比證件照更生動,留下了更多生活的紀錄。顏姐不再是「媽姐」或「工人姐姐」這些詞語可以完全命中的生命。前提是我們嘗試去閱讀,這個城市,這些故事。

WMA大師攝影獎2016/17「動」展覽
展期:即日至5月6日
地點:灣仔動漫基地
開放時間:10am-8pm

顏姐經常出現在攝影師的家庭照中,小相框是攝影師拍下顏姐的簡樸個人物品,覆蓋在他和家人的臉上,讓這些家庭照失去原有意義,變成顏姐的紀錄和故事。(photo by Mickey)
從大陸移民到香港,本來想做一個國際公民,但有感於香港跟大陸人的互相歧視,她自覺在港的身份依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種公民」。攝影師鄭瑋玲在海邊拍下港漂的照片,攝影師自己也是移民,於是從自身經驗出發,發掘這些關於「無法定義」的飄流故事。(鄭瑋玲──彼岸)
「彼岸」這組照片以燈箱放置在黑暗中,讓參觀者更專注在照片上,現場循環播放被攝者的錄音,分不清誰跟誰,像在說,分一點時間,聽聽我們的故事。(photo by Mickey)
城市的人都在高速流動,攝影師選了一個沒太多人留意的空間,因為這裡根本不能停留,「please mind the platform gap」,這句月台廣播讓他想到要紀錄這個可能是香港市內最繁忙又最狹窄的空間。(鍾偉倫──請小心空隙│香港)
很喜歡展場的排列,重現了地鐵站中,幕門與幕門之間的觀看經驗。(photo by Mickey)
對不少落後地區來說,香港是一個經濟發達且文明自由的城市,並視這裡為「中轉站」,希望在此通過難民身份的審批,再轉往第三國定居。相中人是Victor,這天是他的生日,剛在農勞後稍作休息,並想起以難民身份居港的十年光陰。(Billy H.C. Kwok──從過渡到新生)
無數的中轉願望最終成了滯留,而且一點也感受不到自由,只能以不被察覺的速度,慢慢地生活,慢慢地流動。齋戒月前夕,四十名巴基斯坦難民及尋求庇護者,在香港一間村屋屋頂聚會。(Billy H.C. Kwok──從過渡到新生)
香港與中國大陸接壤的邊界長37公里,每天跨越兩個關口的流動從未止息,而2016年銅鑼灣書店事件,讓這條邊界變得曖昧模糊,攝影師林亦非於是到這個似有還無的界線上尋找邊界的意義。照片為羅湖口岸上掛着的一幅鄧小平畫像廣告,亦是當年提出一國兩制政策的時任中國領導人。(林亦非──跨越香港邊界的流動)
林亦非拍下了從香港凝望大陸的角度,又進入大陸拍下反方向的凝視,在對望中想像兩地關係,展廳的布置也正好是兩地風景與故事的對視。(photo by Mickey)
攝影師李泳麒因為到訪倫敦北部一間老人院而開始了與曾老的對話。八十多歲的曾老只懂廣東話,當年隻身從香港坐船到利物蒲,結過兩次婚,有四個子女,探訪的時間不能預測,可能是幾個月,可能是一年。老人院中,曾老靠着一張關於航空母艦的舊剪報,開始了設計太空船計劃。(李泳麒──曾老飄流記)
曾老交給攝影師31張太空船草圖,希望對方把這個設計發揚開去,甚至製作了一份價目表,詳細列明了太空船價格。相中為曾老收藏的那張航空母艦剪報。(photo by M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