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lph Lauren用快時尚的方式營運high fashion,下場是這樣
近日兩條有關Fast fashion的新聞,道盡了high fashion與fast fashion的鴻溝,似乎比之high fashion與street fashion更深,至少LV與Supreme的合作還是有彈有讚的。
Fast fashion營運好手Stefan Larsson上任Ralph Lauren總監不過十四個月就離職,同時H&M公布下月1號Studio系列騷後see-now, buy-now,兩條快時尚的新聞拼在一起,我們讀出了什麼?
人人都留意Tisci離開Givenchy,沒太多談及Ralph Lauren又換總監了,Stefan Larsson上任不過十四個月,要談他離職,得由Ralph Lauren為甚麼請他談起——品牌創辦人Ralph Lauren本就看中他是fast fashion營運好手,戰績包括15年間將H&M的銷售額從30億增至170億美元,在Gap那幾年,只有他帶領的Old Navy是集團內唯一銷量增長部門。
差不多時間吸引我的是另一條新聞:H&M公布2017春夏的Studio高級系列預覽,並表示今年3月1日的巴黎時裝騷結束後,即可網上see-now, buy-now,這可真弔詭,fashion week興起see-now, buy now,打破從17世紀開始的時尚週期,本就有說是制止fast fashion搶先一步將天橋上的新款與潮流推出市場。
時尚世界有趣在總難以常理去理解。High fashion以see-now, buy-now來回應fast fashion,到底是把時間放慢,還是加快了?說加快了,當然因為看完騷馬上就能擁有心頭好;放慢了,那是因為fashion的時間不再走前半年。這是氣候混亂的世代,猜不到fashion的時間一樣混亂。
以即時回應fast fashion,真的不是最好的一步——see-now, buy-now,沒了一些時間去期待、去發酵,欲望太赤裸,失卻浪漫了。
時尚應是浪漫的,總在答允將來會更美好。現代的fashion週期起始於路易十四時期。雖然時尚最開初的起始與政治深有關係,法國劇集《凡爾賽宮》裡有一集是這樣的,路易十四向貴族們洗腦,承諾法國將以時尚統戰世界,「聽我說,我相信我們國家即將發起一場改革,法國以驍勇善戰聞名於世,但只要看到這個華麗榮美的地方,你就知道,我們的紡織布商和裁縫師傅,馬上就要改變世界,漂亮、高尚、精緻和優雅,將是我們時尚的代名詞。」
17世紀最後三十年興起的很多概念,依然是現代時尚產業的核心。《法式韻味》第二章〈時尚女王——高級訂製服的誕生〉就寫到1670年代的巴黎,「時尚產業目前已成為設計師、製造商、商人和購物者共同組成的龐大體系,這些人掌控了時裝潮流的變化,主導了每一季流行的樣貌。」「最重要的,也許是當時的時尚迷已被灌輸了一個至今仍是時裝市場基本手段的概念:在一六七O年代,時裝季開始了。」
從那時起,時尚就走在世人之前,以穿衣人偶、以時尚插畫,乃至後來的時尚攝影、時裝大片,撩撥觀看者的慾望,終於在上世紀初,一眾設計師開始起用模特兒展示時裝。
然後,時裝不再那麼遠了,我們不用去到四大時裝周,就能在螢幕前看騷。
走前半年的設計週期
總記得Woody Allen自導自演的Annie Hall(1977)裡Diane Keaton的經典中性形象:寬鬆白襯衫配波點呔,加上一件貼身的西裝馬甲,搭配同樣卡其色闊腿褲與牛津鞋、圓檐禮帽。那寬度特闊的tie,就是Ralph Lauren的代表。
在這個一切加速的世代,讓我們將故事回到Ralph Lauren。半世紀前這是一個有關精英文化的故事,Ralph Lauren以Ivy Style及馬術選手造型推出的設計,打造了一種奢侈的美國夢,而他自己本身就是這樣的故事——身為波蘭移民的後代,年少時將本姓Lifshitz改為Lauren,終於憑藉努力躋身進上流社會。
這是一個一步一步踏實上進的故事,而這樣一個售賣常春藤精英形象的品牌,最終選擇了Stefan Larsson——因為Ralph Lauren的營業額雖然一直有所增長,但庫存量的控制不當引致的打折活動,影響了品牌的形象。有說Fast Fashion的成功正在於準確控制庫存量,這樣就不奇怪Stefan Larsson一上陣就針對供應鏈、分銷渠道、線下店舖進行一系列調整,更將產品設計生產週期縮短了半年,由15個月縮到9個月。
半年正好是時裝領先世界的時間,當Stefan Larsson將Ralph Lauren的設計生產期縮短半年之時,時尚界也剛好在蘊釀一場變革,see-now, buy-now真不知是走前了半年,還是走後了半年?
想起設計師Ralph Lauren曾說過不應沉迷於短期的財務數字,因為他曾用半世紀的時間去證明品牌是成功的,只是在這個快慢難分的世界,還再有沒有50年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