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Virgil Abloh致敬│見證從潮童設計師 走向顛覆藝術本質的道路
【向Virgil Abloh致敬】Virgil Abloh戛然離世,是今個星期以至整個時裝界一整年之間最大新聞,在如日中天之際卻患上心臟血管肉瘤,叫人心痛。然而在低調抗癌這兩年之間,這位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OFF-WHITE主理人兼Nike重點聯乘合作伙伴,依舊咬緊牙關,創新出一件又一件時尚大作,改寫流行文化世界。
那麼,世人應該如何解讀Virgil Abloh的藝術成就?
普羅大眾讚頌他,十居其九都歌頌他將時裝潮流改朝換代,將Street Fashion注入High Fashion領域之中,這樣解讀當然無錯,卻略為籠統,欠統全面性。至於很多衞道死硬派,至今仍然批抨Virgil Abloh只懂抄襲及將時尚膚淺化,這類抨擊就更加抱守殘缺,不知所云。要體現Virgil的美學價值,不妨由他創作生涯講起。
Virgil Abloh自少到大熱愛美式街頭和裏原宿潮流文化,2006年取得建築碩士學位後,在那個Blogger盛行的世代,則致力經營自己的時尚Blog The Brilliance,並帶來不俗迴響,未幾更機緣巧合認識了Kanye West,被邀請加入其DONDA創意團隊,參與各式各樣潮流項目。
2009年,Virgil更聯同Kanye West和Fonzworth Bentley等一眾非裔美國人,以不請自來的姿態硬闖巴黎時裝周,被Tommy Ton拍下那張超經典Snapshot照,隨後更與Kanye一同加入FENDI任實習生,為當代黑人潮流勢力入主高級時裝界寫下序幕。而三年後2012年,Virgil也開發自家項目Pyrex Vision,那些仿23球衣號碼的格紋恤衫,哪怕售價動輒數千港元,仍然大受歡迎,不過Pyrex Vision由始至終都被Virgil視為藝術實驗項品,因為就算再成功也好,未幾便結束營業。
因此2013年誕生的OFF-WHITE,才稱得上是Virgil Abloh第一個自家品牌,憑藉獨到的市場觸覺和大量聯乘Collaboration,很快便獲得商業成功。不過要正視的是這時期Virgil Abloh,表現只能夠說是毀譽參半,一來當時很多作品,都明顯受到前人啟發才誕生,並非原創,最經典例子莫過於OFF-WHITE那個招牌斜條紋圖案,既是品牌商標,也被印到T-shirt、牛仔褲之上而大賣。然對西方音樂文化有所認知的人都知道,這個圖案原作者實為Ben Kelly,他是英國享譽多年的室內設計師,最出名作品正是80年代曼徹斯特傳奇Nightclub The Haçienda,Nightclub內最標誌性裝潢,則是舞池上那些斜條紋枝柱和地枱。這種將人家創意挪移到自家服飾,再以顯淺不過大Logo服飾設計理念,並以接近High Fashion價格出售。這套方程式正是初期OFF-WHITE最易得到成功,也同時最受批評的特性。
留意Virgil Abloh是一個觀察力很強的天才,2013至2016年間OFF-WHITE之成功與不成功,他自己都放在眼裡,也很清楚正在發生甚麼事情。要進一步弘揚自身設計理念,連接到高級時裝界別,Virgil Abloh除需要提升設計功力外,也需要引經據典,以更具學術姿態,為自身美學提出更合理辯解,確立其正當性。
因此他將OFF-WHITE與杜桑(Marcel Duchamp)連結起來,稱杜桑是其精神導師,提倡達達主義,捨卻傳統藝術必先要包含深奧意理、人文價值、暗喻,以及反藝術形式,將沒有既定意義的東西創作出來,如何去解讀該東西的美與醜,或本來就沒有的背後訊息,完全由觀眾去自行解讀,只不過上世紀去為達達主義釋義的,乃是一個《噴泉》尿兜,到了二十一世紀則靠街頭服,事關Street Fashion本來便是一件平常不過的東西,普及度和傳播性卻比尿兜更強。
而要在不添加既定意義的情況下,為平常不過的街頭服變得不平凡,過往Virgil會選擇透過大Logo、話題炒作或The Haçienda這類文化挪用方式,直截了當地處理,然而這種方法在年青潮童世界再行之有效也好,相對於那些看慣元祖Alexander McQueen、Martin Margiela的資深時裝人而言,始終吃不消。要得到這些權貴們認可,縱使Street Fashion在2010年代中已大流行,但還是需要以較高端的模式去實蹤和包裝才可(因為當時還有很多傳統高級時裝衞道者,打從心底裡看輕街頭文化),幸好Virgil Abloh不負眾望,在2017年前後終於找到了訣竅,答案正是The 3% Rule與Quotation排印藝術……
想了解更多Virgil Abloh請看:透過Nike、IKEA聯乘 實踐3% Rule設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