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King 70周年│停產再復刻美製改日製 快餐店器具成古董收藏

撰文:張宇滔
出版:更新:

一件美軍軍褸、一件圓筒衛衣、一條牛仔褲或是一對皮革鞋履,經過日本人的研究、分析與追捧,能夠出書探討和分類之餘,更成為世界收藏指標。早於在1965年日本出版的《Take Ivy》一書中,記錄美式學院休閒實況,讓日本由迷戀變成保留美式時尚文化,到2015年美國出版《Ametora: How Japan Saved American Style》,書名已經夠直白表達敬意,其轉變過程可謂耐人尋味。除了一系列美式衣著單品外,還有一款翠綠杯──Fire-King,由盛行至衰落停產,被日本人當作古董收藏,引發重啟生產,不幸又再停產,最後更是直截了當被日本公司收購,由美國製造改為日本製造復刻再現,可見日本對舊美國文化捍衛的決心。

2021年是Fire-King創立80周年,其翠綠設計是品牌經典配色。(fireking-japan)

1941年,由美國玻璃製造公司Anchor Hocking在俄亥俄州的蘭開斯特(Lancaster)城市成立Fire-King品牌,將其擅長耐熱玻璃製造技術用到餐具製品。品牌的經典翠綠配色,是因為用上循環再造的綠色牛奶樽打造(原來Fire-King也是環保產品!?),當中加入以二氧化矽為主成份的硼,需要在攝氏1200以上的製作,更要經過大量的冷卻時間,才令杯身具有良好的抗熱與抗腐蝕性。Fire-King的掘起是承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恢復,其良好的耐用性以及功能設計,跟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時期,大幅度佔據美國市場,快餐店的面世與擴張也是助力之一。可惜後來因為玻璃生產轉為鈉鈣玻璃,加上工序更少,用料更平宜的耐熱器皿推出,大大打擊Fire-King的地位,而且經過40年來的演變,亦令品牌變得老舊落伍,在1986年時,Fire-King宣布停產。

Fire-King停產後卻迎來第二春,日本開始不斷收集已經停產的Fire-King作品,不少出版社相繼編集成書刊記錄,同時延伸出東京大量中古店舖,出售絕版Fire-King。當中Fire-King在40至70年代的作品最為搶手,2大常見的系列:專為美國餐廳製作餐具而設的Restaurant Ware系列,包括餐盤、碗、碟與咖啡杯,當時並沒有向一般消費者作公開發售,設計較為厚重耐用,而且多年來的生產過程中,亦是用上不同的模具,款式也是更多;Jane Ray是為大眾家庭專用系列,所以設計相對較為薄身,但因此杯具會出現通透色澤,另一主要特色是有類似放射線的圖紋 (rayed)。

日本Lightning雜誌就多次以Fire-King為專題,推出別冊。(doorsure)

正因為日本人對Fire-King的狂熱,引起美國母公司Anchor Hocking的注意,其實在Fire-King停產後,Anchor Hocking依然製造硼玻璃,所以在2000年時重啓Fire-King產線,名為Fire King 2000,據說當時的生產線轉到巴西,不知是因為產地或是監管出現問題,Fire King 2000的出品,不論是品質或是話題性,也是稱得上未如人意,所以不久後就又再宣布第2次停產。

位於東京高円寺的Dealership,就是專售Fire-King,購買後會送上小卡,詳細介紹杯底的logo設計變化。(dealer-ship)

吸引Fire King 2000失敗的經驗,日本決定屢敗屢戰,而且展開更為瘋狂的行動。在2011年,日本公司直接將美國Fire-King版權買下,當中包括整套玻璃生產模具與製造配方,又與Anchor Hocking保持著合作關係,在日本當地一步步重新生產,同時將杯底印有Made in USA改成Made in Japan,復刻再推出市場,亦令Fire-King品牌得以保留至今。

Fire-King的麥當奴版本,在1976年時是在麥當奴消費後免費增送,現今成為最為經典與搶手作之一。(etsy)

其實不得不稱讚日本人的思維,將Fire-King改為「日本製造」,一方面加強大眾對Fire-King復刻的信心,同時也不會對「Made in USA」舊版的市場價值造成影響,甚至引來更多人士進入Fire-King的世界,而且對收藏家們買下復刻版作日用,再觀看著原版更是雙重享受。自Fire-King Japan面世後,不時與時尚品牌聯乘,不過產量依然不多,因為其製作工序始終需時長,來到2021年,Fire-King踏入70周年,也沒有過多的聯乘宣傳活動,或者也是日本人對長線發展的思量之一。

+24

其他注目聯乘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