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會被時代淘汰?兩個新興品牌力挽狂瀾 成丹寧文化救命稻草
Levi's將今日(5月20日)定為501日。
可是近年牛仔褲人氣不再,銷量亦不斷下滑,到底牛仔褲當真會被時代淘汰嗎?
在可見的將來當然不見得,但這個曾經象徵大美國主義和青年人文化的最普及產物,現在於時裝界甚至普羅大眾層面,愈來愈不受重視,卻是不爭的客觀事實。看看自己的衣櫃,到底有幾多年沒買過一條牛仔褲?
客觀的數據說明一切,無論是《Washington Post》或《Business of Business》等外國媒體都曾作出相關報道,指牛仔褲的普及性以至受歡迎程度,近年持續下滑,在新冦肺炎爆發後情況更趨明顯。市場調查公司NPD Group去年指出,對比起2014年,美國區的牛仔褲銷量已下跌10億美元,事關疫程大流行之下,很多人需要長期在家工作,如是者牛仔褲這類硬身、焗促又難以伸展的褲款,已漸漸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Easy Pants這類舒服褲款,如運動短褲、女生大愛的Yoga Pants等,君不見現在街上,萬千女士無論當真出外做運動、還是行街購物、睇戲食飯,總會簡單一條瑜伽褲就是了,雖然靚與否見仁見智,但總比牛仔褲方便。
另外,一眾傳統牛仔褲品牌在這幾年業績亦風雨搖飄,G-Star RAW、Lucky Brand上年先後申請破產保護,連龍頭老哥Levi Strauss & Co也好不了哪裡去,上年第二季度收益曾急降62%,弄得要在全球裁減近700多名員工,股價更下跌27%,苦不堪言。
回想昔日光景,遠的不說,最近的二十多年,牛仔曾褲在潮流界呼風喚雨,由木村拓哉帶起的古着風潮,到Levi's Vintage Clothing、NEIGHBORHOOD、Dior Homme的Waxed Jeans等,都是潮流人美好的潮流集體回憶,可惜到了現在,熱衷於談論牛仔褲的人也買少見少,甚麼操牛、貓鬚、鎖鏈腳、赤耳等牛仔褲術語,現在仿佛已成歷史古語,難道牛仔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那就要看新生代如何能夠做到青黃「得」接了。近年時裝世界不缺專門研發牛仔服飾的設計師,Marques'Almeida、KOZABURO、Faustine Steinmetz等歐洲、日本單位都是中堅份子,在LVMH PRIZE也不時大放異彩。但牛仔褲終歸是來自阿美利堅發明的,要重見它的尊榮,由美國出品去正名,也理所當然。
而新一代最具聲望的名字中,就有Denim Tears和GALLERY DEPT.。
或許很多人對Denim Tears仍然陌生,事關這是2020年才誕生的品牌,不足一年事間已經成功聯乘Levi's、Converse、SAINT MICHAEL推出別注,連LeBron James也著用其設示人。Denim Tears走紅的箇中原因,除因為藝術家主理人Tremaine Emory本身在圈內擁有舉足輕重的江湖地位外,品牌的設計亦入型入格,具有深切的理念和內涵於其中,絕非單純的為潮流而潮流。
最震撼人心之作,必屬與Levi's的合作系列,將白色棉花圖案,鋪天蓋地注入牛仔褲、牛仔褸、闊邊帽等服飾之上,極盡搶眼,潮流度爆燈,但更重要是這些棉花圖案,不但喻意牛仔褲正正由棉花製造,原來也追朔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美國黑人奴隸制度的歷史回憶,當時美國通過奴隸制,不斷壓迫南方黑奴採摘棉花,來獲取大量利益,換來的卻是黑人痛苦,也促使了往後的南北戰爭,雖然事隔百多年,但對黑人以至所有美國人而言,這是傷痛的往事。因此以棉花圖樣設計服飾,更將品牌稱作Denim Tears,正是希望世人能夠吸取過往的教訓,向種族歧視說不,如此有深度,無怪甫一推出,立即全球大賣,連帶Levi's的盈利收益也恢復元氣過來。
而對比起Denim Tears的街頭風定位,成立於2018年的GALLERY DEPT.則主打高級時裝工藝路線,其牛仔褲定價由入門級的數千港元,到過萬的都有。事關每條褲是洛杉磯著名牛仔職人Jesse Jones和Trent,以及潑墨藝術家Josué Thomas的心血結晶。以古著再造方式,先搜羅具有歷史價值的Vintage Levi's牛仔褲,再加以重新剪裁、洗水、石磨、破壞,以至潑墨等加工,終引來Chrome Hearts的青睞。
無論是GALLERY DEPT.還是Denim Tears也好,新世代的牛仔單位再當紅,仍然擺脫不了Levi's的影子,因此這個已有百幾年歷史的殿堂品牌,實在要爭氣。
直到最近,GALLERY DEPT.再下一城,進軍巴黎高級時裝界別,首度與LANVIN聯乘,打造別注系列,LANVIN的法式浪漫剪裁、用料,結合GALLERY DEPT.的美式街頭改造工藝,不單止潑墨牛仔褲玩得出色,就連皮褸、皮袋、球鞋和印上LANVIN商標的潑墨Hoodie,全都製作得唯妙唯肖,整個系列一上架,官方專門店已被搶購一空,現在已在StockX被供奉為炒賣熱品,足證牛仔褲只有迎合新時代,作出相應的改造和包裝,在未來的潮流世界依然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