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高層被揭暗助兒子炒鞋後辭職 解構炒賣波鞋為何如此高利潤

Nike高層被揭暗助兒子炒鞋後辭職 解構炒賣波鞋為何如此高利潤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今星期一(3月1日)Nike北美副總裁兼總經理Ann Hebert突然請辭,Round Two主理人Sean Wotherspoon過檔adidas後打造的ZX 8000 "Super Earth"球鞋,亦將會於4月16日推出。
兩件事件好像毫無關係,卻同時反映當前潮流界嚴重的「走後門」問題。

Ann Hebert於Nike工作25年。(Nice Kicks)
Ann Hebert於Nike工作25年。(Nice Kicks)
這個似曾相識的畫面,大家有沒有認真想過背後的定理何在?(Nike網站截圖)

Ann Hebert之所以辭職,原因與兒子Joe Hebert大有關係。話說美國知名財經雜誌《Bloomberg Businessweek》最新一期以球鞋炒賣文化為封面專題,採訪了年屆19歲的Joe Hebert,原來他自高中開始,就一直以其母Ann Hebert的信用卡來炒賣波鞋,更以母親的名義,註冊成立炒鞋公司West Notify,在行內有「West Coast Joe」的尊稱,十分厲害。

權傾天下,Nike高層母親的裙帶關係下也暗中扶植了兒子Joe Hebert的炒鞋事業。(west.coast.streetwear)
《Bloomberg Businessweek》最新一期以球鞋炒賣文化作封面專題。(Bloomberg Businessweek)

本來以母親的信用卡和名義來買賣並註冊公司,都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問題是《Bloomberg Businessweek》踢爆Joe Hebert藉住母親權傾天下的裙帶關係,能夠從Foot Locker等經銷商,以遠低於市價的折扣價,買到大量限量版,甚至要抽籤的球鞋,而且並非侷限Nike鞋款,就連adidas炒款YEEZY BOOST也可以大量買到;甚至傳聞Joe更能夠於Nike Outlet,以超低廉的價錢入貨,繼而轉售賺錢。

雖然《Bloomberg Businessweek》指出Ann Hebert早已向Nike申報關於兒子的炒鞋生意,但報匯出街之後還是引起極大迴響,為了避嫌,Ann Hebert今個星期突然辭任Nike北美副總裁兼總經理一職,雖然沒有說明離任原因,但剛好在兒子的報匯出街後選擇離任,相信兩者實在不無關係,只怪她兒子太高調累事。

近年波鞋文化席捲全球,限量球鞋已然和藝術品、名錶、名酒一樣,升格成值得投資的精品行列。(Supreme)

其實近年波鞋文化席捲全球,限量球鞋已然和藝術品、名錶、名酒一樣,升格成值得投資的精品行列,強如Sotheby's這些頂尖拍賣行,亦為波鞋舉行拍賣,足證稀有球鞋的投資價值,堪比Rolex Daytona Paul Newman或The Macallan Whisky一樣,可望而不可得。

然而問題是,波鞋具備一個特徵,就是它的成本價並不高,因此原來售價也不高,並不如瑞士名錶,本身定價已高不可攀。一對波鞋市場價值之所以有高有低,調控其稀有性可謂至關重要,哪怕原價賣$999港元,但只要標榜限量,再透過排隊或抽籤方式售賣的話,該球鞋以至相關鞋款,定必大受追捧,從而在市場上掀起熱潮。

有很多唯利是圖的人就是透過BOT網路機器人程度於網上數貨,讓真正用家每每不能以原價買到,唯有食炒。(Nike)

可惜人類是貪婪的動物,眼見一對原價$999的限定球鞋,入手後隨時能夠聲價十倍,如斯「低成本,高利潤」,終使到很多人以「超技術」方式買到球鞋,例如透過BOT網路機器人,以一秒間網購搶貨;又可開設多個假帳戶來抽籤;甚至好像West Coast Joe般,以「走後門」方式,從品牌專門店或經銷商處以原價,甚至低於市價購入大批貨源,再於二手市價以炒價出售牟取暴利。

千辛萬苦排隊,炒家卻往往與品牌某些內部人士「打籠通」,以走後門方式取貨。(Highxtar)

這種「走後門」方式,在歐美可是公開的秘密。以Supreme為例,每個星期有新貨推出時,二手炒家務求得到熱門商品,總會準備一大疊現金,直接向相熟Supreme店員買貨,店員通常會約定炒家到專門店附近的隱蔽地點進行交易。炒家會支付店員高於原價,卻低於市價的價錢,購入大量熱門商品,繼而轉手到全球各大水貨鋪,一般用家想以原價從官方渠道買到Hot Item,根本是天方夜譚。

Round Two主理人 Sean Wotherspoon。(The Perfect Play)
讓Sean Wotherspoon蜚聲國際的Nike Air Max 1/97 Sean Wotherspoon。(The Perfect Play)

如此利益輸送,並非只有小店員才會這樣做,就連大名鼎鼎的Sean Wotherspoon都是如此。西方潮流界有江湖傳聞,指這位Round Two主理人之所以與Nike分道揚鑣,主要原因是他將Nike分配給Round Two,作官方售賣的Air Max 1/97 Sean Wotherspoon囤積居奇起來,私自拿到二手市場炒賣,真正用家難以用合理價錢買到,自己卻賺了一筆橫財,終使Nike憤而割席。

過檔三間之後,Sean Wotherspoon的人氣明顯無以為繼。(STOCK X)
+2

無奈之下,Sean唯有過檔adidas,伙拍三間合作出街,不過聲勢卻無以為繼,將於4月16日推出的ZX 8000 "Super Earth",發表至今坊間反應仍一般,Stock X的暗盤價更一直維持接近原價的狀態,與2018年推出的Air Max 1/97成天淵之別,足證貪字得個貧之餘,亦反映出現在「稀有球鞋如黃金」一樣的道理,但如何平衡球鞋投資市場的發展潛力,和讓消費者以合理方式和價錢享用到球鞋,箇中的因果關係,很值得一眾潮流品牌管理層三思了。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