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eme、North Face母公司VF撤出香港 本土潮流工業何去何從?
在可見的將來,相信愈來愈多服裝品牌將他們的亞洲或大中華區總部撤離香港,在短期之內,這無疑對業界是一大打擊,不過,香港看似是明日黃花,這卻是我們散播新種子,建立本土時裝工業、品牌與文化的好機會。
昨日(1月12日)本地時裝業界爆出大消息,美國服飾集團VF Corporation宣布將會於今年4月開始,逐步將集團亞洲總部撤出香港,移師至上海(已在當地聘請了約900名員工),亞洲產品供應中心亦會遷往新加坡。
作為一間市值2,600億港元的企業,The North Face、VANS、TIMBERLAND、Eastpak、Kipling和Supreme等知名品牌的母公司,今次將總部遷離香港,除了令香港臉目無光之餘,亦令這個昔日東方之珠的國際地位,進一步備受質疑。無論是社會運動、肺炎疫情、到《國安法》頒布、以及中美交惡,特朗普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等事件,都令到香港漸漸失去傳統的經濟意義和戰略優勢,再加上內地市場持續發展,哪怕受疫情拖累,中國仍然是2020年唯一實現正向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GDP增長率為1.9%,全球經濟卻萎縮4.4%,所以內外經濟、政治元素的改變下,預計在未來數年間,將會有更多不同行業的跨國公司,把總部撤出香港,或許一切就誠如VF Corporation撤離的官方聲明所言:要確保一舉一動和所有投資項目,均具有戰略意義和有利業務持續發展。
因此,站在時裝和創意文化的角度看,如果用舊時代的基準,去衡量香港至少未來數年發展的話,答案很可能叫人不勝唏噓,然而從另一角度,卻大有可能是一個契機,那就是真正發展屬於香港的潮流文化與工業。
回望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高速起飛,這裡一直擔當「中介人」的角色,成為西方已發展國家文化,導入東方發展中世界的樞紐。大量西方以至日本潮流產物滙集香港,港人能夠優越地最先接觸來自歐美日的流行商品;加上當時大家的英語水平也比鄰近地區為高,更能理解西方潮流的涵養與內容,普羅大眾普遍帶着崇洋心理,大都以能夠購買歐美日製品而自豪,反之「香港製造」的產品,不但因為工廠北移而買少見少,很多香港人更鮮有心思耐性去接觸香港品牌與單位,經濟上的繁榮,本地自家服飾和設計產業卻沒有真正受惠。
及至2000年代,隨着內地經濟崛起,成千上萬自由行湧入香港,可是香港政府和商人卻往往見錢開眼,短視地為迎合內地旅客的虛榮口味,以最快最廣的方式開設大量以西方名店掛帥的大型購物商場,務求在最短時間內賺最多的錢。反之,本地創意工業非但缺乏推廣和扶植,更因為受租金暴漲所累,生存空間變得更少,藥房、珠寶店遍地開花,外國品牌在此設立基地,真正屬於港人品味的商店卻只能如履薄冰地掙扎求存,香港人再一次失去培育自家創作的機會。
反觀台灣、泰國以至南韓等鄰近地區,論接觸和輸入歐美日新潮文化的機會與頻率,觀乎近二、三十年,一直遠不及香港,但正正因為沒有過度的五光十色,外資沒有過份的擴張,反而他們本土的設計師和藝術家,才有生存空間去探索、實驗、營運,繼而擴展自己的事業與功藝,而民間亦樂意接觸屬於本土的設計,然後購買支持,最後蔚然成風,成就出自身的潮流文化與風氣。君不見近代愈來愈多人稱讚台灣重視其本土品牌與設計,不缺成功單位,相反我們香港明明時裝觸覺走得更前,這方面卻又無甚建樹,箇中原因,或許就是我們不必要的選擇太多,也走得太前。
因此經歷一連串社會事件和疫情肆虐,在可見的一段短時間,香港的零售市場也不見得會回復昔日繁榮,少了外國品牌進駐廣東道,也少了金錢購買外國名牌,這卻正正是我們重新審視自我,了解並接觸本地文化、時尚創作工業的一個好機會。看看深水埗近年創意文化的百業興旺,香港人的支持,使到該處選物店、咖啡店、古着店、唱片店、植物店的人潮如鯽,就正正是一道曙光和啟示,只要消費者多一點欣賞和支持,不會對「香港製造」的一切嗤之以鼻;只要業界彼此之間多一點團結和鼓勵,不會因為某間店生意做得比你好而眼紅,也不會因為人家一句Sham Shui Po Is The New Brooklyn而大動肝火,只要能夠這樣,香港的潮流工業才會寫下全新一頁,而不是永無止境地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