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位時尚大師分享改變一生經典電影歌曲書籍 哪位最愛看王家衛?

撰文:VOGUE Taiwan
出版:更新:

你有沒有什麼啟發童年的經典呢?是一本書、一首歌,還是一部電影,從此就改變了你的一生。以下,Vogue邀請了重量級的時尚巨星,從催生傳奇大秀的電影,到為生命注入意義的書籍與音樂,分享那些改變他們一生的經典作品。

再偉大的時尚大師都有一個啟發童年的幕後推手,不論是Alessandro Michele富含故事性的時尚大秀靈感,或Donatella Versace招牌風格的那些系列中,搭配的背景音樂,還是Stella McCartney私心最愛的專輯,以及Rick Owens閒適時最常翻閱的書……,Vogue邀請最受愛戴的設計師分享助長他們功力,並點燃原創靈感之火的書籍、專輯與電影。換句話說,這些就是形塑他們今日面貌的經典。邀你一起閱讀、觀賞、傾聽同樣可能改變你一生的那些作品。

▼▼按圖放大率先了解改變35位時尚設計師的經典作品,下文有更詳細解說▼▼

+32

1. Donatella Versace——改變流行文化的搖滾元素

「我很幸運身邊一直都圍繞著一群用作品創造歷史的藝術家、音樂家、作家與攝影家,讓我得以用不同的眼光觀看世界。科特柯本Kurt Cobain向我們展示了面對脆弱情感的力量,用他的歌詞教會我們如何看見靈魂深處,如何用新的方式表達感受。」

「當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在Cobain死後4年,1998 年推出《Celebrity Skin》專輯時,基本上就是在向世界宣示完美只是假象。恣意的妝容與寬鬆白洋裝,散發出狂野、迷亂、衣不蔽體的風格。這對我來說又是另一個具破壞力的時刻,並不是因為其中的美學搭配,而是這股新思潮的具象化體現。」

2. 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意大利的作者與電影導演

「因為有了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編導的《羅馬媽媽 Mamma Roma》(1962),我才暸解到敘事、對比,以及簡單卻直接銳利的影像力量。《羅馬媽媽 Mamma Roma》是一首向生活與愛致敬的偉大詩作;母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無法完全表達的愛意,這部片讓我想起自己的媽媽,而我是在約10歲時和第一次她一起觀看此片。她對電影有著極大的熱情,並帶我認識了無數作品。

許多電影改變了我的職業與創意生涯,像是Pasolini的《十日談 The Decameron》(1971) 和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卡比利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1957) 與《愛情神話 Satyricon》(1969)這份名單很長;一直以來我都對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情有獨鍾,但《羅馬媽媽 Mamma Roma》對我來說依舊是此時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3. Christopher John Rogers——在《Trance Party, Volume One》中實現夢想

「這專輯是塑造我今日樣貌的主要作品之一。小學一年級時我的叔叔給了我這張專輯與一台 CD播放器,每次聆聽時都會將我帶回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 (Baton Rouge) 的兒時臥房,想像著遠走他鄉的生活,以及如何實現夢想的日子。在這張專輯之前,我大多只聽R&B、靈魂、福音、以及前40名的一般流行歌,而《Trance Party, Volume One》(2001) 確實為我開了另一扇大門,通往本質更為黑人與酷兒的浩室音樂、小眾R&B歌手以及歐陸合成器流行樂,而至今我的音樂收藏都是以這些樂風為主。」

4. Stella McCartney——私心最愛的專輯《Ram》

「如果我說父親與披頭四The Beatles的音樂對自己沒有深遠影響,大家應該會覺得我瘋了吧。整個人生,甚至是出生前在子宮裡都有他們的創作陪伴。他與母親於1970年代共同創作的《Ram》(1971) 可能是我世界上最喜歡的一張專輯。我對其有一份特殊情感。他們在創作時我還非常非常小,全家一起住在與世隔絕的蘇格蘭荒野,因此彼此非常的親近且受到保護,是一個充滿愛、食物與創意的小家園。我喜愛這張專輯中的原始感,爸媽隨性譜曲,自行演奏所有樂器,連製作都一手包辦,我認為這是他們愛情的偉大宣言。」

5. Jeremy Scott——《與瑪丹娜共枕 Madonna: Truth or Dare》和被看見的感覺

「身為一個在小鎮中因喜愛時尚與同志身份而被排斥的男孩,看到一個國際巨星毫不掩飾地為同志發聲,讓我覺得被看見、被暸解,知道自己有價值,且所有正在經歷的偏見僅是未知廣大世界的縮影。出現盟友之前,只有瑪丹娜Madonna:她美麗、多才多藝,又充滿挑釁精神。她總是穿上最酷的衣服,並熱愛同志!紀錄片《與瑪丹娜共枕 Madonna: Truth or Dare》(1991) 是一次窺看她幕後生活的機會,且賦予了我自信。撇去我對此片的所有個人情緒,這是敘述一位巨星在流行文化暴風眼中踏上生涯巔峰的偉大藝術作品!再加上片中其他大咖的驚喜亮相—像是Jean Paul Gaultier本人與他為巡迴提供的完美舞台裝,更不用提經典的 Fluevog厚底跟鞋。此片精湛描繪了1990年代初期的高端時尚場景。」

6. Rick Owens——尼柯斯 Beverley Nichols「趣味橫生」的園藝秘方

「尼柯斯Beverley Nichols是我的療癒閱讀首選。他在園藝書寫的地位就如同費雪MFK Fisher在飲食文學中一樣。1930年代,Nichols寫了一系列關於園藝的書籍,並從儀式般的日常中衍生出人生道理。身為一位1920年代的櫃中男同志,他的書中有種令人暈眩的喜感,閱讀時可感覺到優雅潛藏在字裡行間下的壓抑緊張。雖然他有著古怪又有趣的感性文字,但不時又會以頑皮老練的言外之音令人驚艷。整體風格溫柔、自覺性高,以及偶然出現的驚人深度,總是會讓我感到慰藉並找到重心。」

7. Tommy Hilfiger——初識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

「我在青少年時期剛入手人生第一台黑膠唱機後,就買了賽門與葛芬柯 Simon & Garfunkel 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1970)。這張唱片會勾起複雜回憶:初嚐獨立滋味的年輕時代,同時也是美國經歷社會經濟劇變的時期。專輯名稱就道出一切「這是會安撫並療癒靈魂的音樂」。在需要平靜或自省時刻時,我就會聽這張專輯。希望他人也能從中找到慰藉。同名歌曲〈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講的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陪伴在對方左右。我認為這是在現今世界中最重要的訊息——我們都需要盡全力保護並幫助彼此。」

8. Molly Goddard——《王牌大賤諜 Austin Powers》中的喜悅

「對我來說,沒有任何一部喜劇比得上《王牌大賤諜二部曲:時空賤諜007 Austin Powers: The Spy Who Shagged Me》(1999)。它讓我想起與妹妹 Alice 一起開懷大笑的時光。這是一部我可以(也已經)一看再看的電影,其中的造型也很優秀。Felicity Shagwell(海瑟葛拉罕 Heather Graham 飾)的那件粉橘縷空針織洋裝非常出色,還有精彩動作場景加上Elvis Costello和Burt Bacharach譜寫的絕佳配樂。我感到有些失落時就會看這部片。唸出心中熟記的台詞總是會讓我發笑。如果你還沒看過,那人生就白活了!」

9. Kenneth Ize——王家衛閃耀著才氣光芒的美學

「最近我特別著迷於王家衛的電影。最喜歡的作品包含《阿飛正傳 Days of Being Wild》(1990)、《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1997)、《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2000)、《2046》(2004)以及《我的藍莓夜 My Blueberry Nights》(2007)。他的電影幫助我了解創意的力量,透過所有細節來敘事的熱情,以及對美學的觀念。」

10. Isabel Marant——薩爾曼魯西迪 Salman Rushdie 的逃避主義

「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用敏銳觀察與智慧反映出我們社會的缺陷,讓我很有共鳴。和許多人一樣,我第一次知道這位作家是《魔鬼詩篇 The Satanic Verses》(1988) 出版之時,但那時對這本書並沒有太深刻的感覺。在一次印度之旅中,我讀到了《午夜之子 Midnight’s Children》(1981),這部家族史詩用一種預言、隱喻及非常幽默的手法回朔了30年的印度歷史。他敘述並批判重大印度史事件時細緻、聰慧又充滿同理心的態度非常令人動容。此書也常讓我想到另一本愛書,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寂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1967)中寫實又充滿魔力的文字。」

11. Erdem Moralıoğlu——彼得威爾 Peter Weir《懸崖上的野餐 Picnic at Hanging Rock》的空靈美感

「對我影響最深刻的電影是瓊恩林西Joan Lindsay懸疑小說之同名改編《懸崖上的野餐 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每次看這部片都會令我著迷……我很喜愛其中的黑暗隱喻——嚴謹的維多利亞時代女孩們逐漸獲得解放,就像一場美麗詭譎的夢境一樣。這部電影絕對經的起時間考驗。我經常回去溫習此片,且每次都會產生新的靈感。這是一部奇特又非凡的經典。」

12. Jonathan Anderson——一讀就停不下來的艾利斯Bret Easton Ellis小說

「成長時,我深深著迷於艾利斯Bret Easton Ellis小說《零下的激情 Less Than Zero》(1985) 中所描繪的那些人物。此作品總結了一個有趣的時代,就好像是來自年少的一顆時光膠囊一樣。我是在機場買了這本書,且是首次一天就看完整本小說。它令我想起第一次獨立遠行,面對外頭世界的場景。」

13. Dior Men創意總監Kim Jones——凱特布希Kate Bush與《巴黎在燃燒 Paris is Burning》中的勇氣

「我喜歡的事物太多太雜,很難只選出一個,但我始終鍾愛的一張專輯是凱特布希Kate Bush的《Hounds of Love》(1985)。珍妮利文斯頓Jennie Livingston紀錄片《巴黎在燃燒 Paris is Burning》(1990)中每位人物的勇氣為我帶來許多啟發。而書籍方面,我總是在溫習,現正在重讀的小說是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奧蘭多 Orlando》(1928)—我在青少年時期認識了 20 世紀初的藝文團體Bloomsbury Group,並愛上他們所有成員的多才多藝;一群有志一同的文人用前瞻思考與當代合作方式組成團隊,推動著文化的進程。」

14. Dior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和埃思戴絲博士Dr Clarissa Pinkola Estés一起培養動物本能

「埃思戴絲Clarissa Pinkola Estés《與狼同奔的女人 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1992)要傳達的訊息,是女人們在面對生命抉擇時應該跟隨自己的本能。事實上,女性一直被教導要忽視自身動物本能,並遵循通常對自己不利的邏輯陳規。這本書是一次療癒又大開眼界的閱讀體驗。我一直以來都是聽從本能,沒意識到對女性來說這可能代表著政治性的選擇。過去我有時會因為聽從直覺而感到愧疚,認為這是不對的。但此書讓我學到永遠都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我認為此訊息對女性們來說很重要,因為教育過程中拘泥的僵固概念,可能會讓我們在做決定時失去了最自然的反應能力。」

15. 帽藝師Stephen Jones——羅西音樂Roxy Music的魅力與《紅菱豔 The Red Shoes》的美麗

「改變我一生的專輯是羅西音樂 Roxy Music 的《For Your Pleasure》(1973)。對一位成長於利物浦的小男孩來說,這是一扇通往音樂、藝術、時尚與文化的大門。我大概每個禮拜都會聽一遍,它提醒著我恣意揮發的魅力(與誘惑!)而真正啟發我的電影為莫伊拉希勒Moira Shearer主演,艾默利普萊斯柏格Emeric Pressburger和麥可鮑爾Michael Powell執導的《紅菱豔 The Red Shoes》(1948)。此片探究了關於生命或藝術的問題,而人們為了藝術又願意做出多大的犧牲。這是一部驚人又美麗的電影。我是在1976年時於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 (Central Saint Martins School) 電影社第一次觀看此片。它對我有非常大的影響,我的2007年春夏『詭計』系列就是以其為靈感。」

16. Jean Paul Gaultier——讓他找到人生志向的賈克貝克Jacques Becker電影

「我會走入時尚都是因為一部特別的電影:賈克貝克Jacques Becker的《裝飾 Falbalas / Paris Frills》(1945)。我大概是 11 或 12歲時在祖母家的電視上看到此片。故事敘述一位戰時巴黎的女裝裁縫師愛上了摯友未婚妻。最後的結局很悲傷,祖母和我都哭了,但片中有一幕時裝秀的場景深深地啟發了我,突然間我知道未來想要做什麼了。我想要成為設計師並推出時尚大秀。那時我已在電視上看過巴黎女神遊樂廳 (Folies Bergère) 的場景,並對劇場深深著迷,但這部影片預示了我真正的人生志業——時尚。有趣的是,當我在1972年開始於Jean Patou工作時,發現工坊中對應著該電影的所有角色:工坊負責人、petites mains (小手)、試裝假人、各色人物間的鬥嘴與競爭,就好像我被傳送到《裝飾 Falbalas》中的世界一樣。」

17. Michael Kors——諾曼傑威森Norman Jewison的犯罪劇情片《龍鳳鬥智 The Thomas Crown Affair》

「當我還小時,爸媽開始讓我看的前幾部非兒童電影之一就是費唐娜薇Faye Dunaway和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主演的《龍鳳鬥智 The Thomas Crown Affair》。我立即就愛上片中時髦的衣服與風格,角色們快節奏的生活,以及所有華麗場景。這是我對上流生活的第一印象。除了影響深遠外,這部片對我來說也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在1999年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與蕾妮羅素Rene Russo的重拍版中,女主角大部分的戲服都是來自Michael Kors Collection與我在Céline的作品。兒時憧憬在長大後完美實現,是很稀有的一件事。」

18. Kris Van Assche——《與瑪丹娜共枕 Madonna: Truth or Dare》為生命帶來正向力量

「1991 年,當紀綠片《與瑪丹娜共枕 Madonna: Truth or Dare》上映時我只有 15 歲。那時我正在性向認同中掙扎,而身為家中獨子,又在比利時Londerzeel小鎮成長的現實並沒有任何幫助,同性戀是一個完全的禁忌。然後出現了這位超級流行巨星瑪丹娜Madonna,透過紀錄片讓大家看到她生涯巔峰的金髮雄心 (Blond Ambition) 世界巡迴演唱會,身邊圍繞著一群年輕,大多是同志的舞者與音樂家。此片是對自信、個人主義、以及與眾不同的讚頌。雖然現在這樣說可能有點矯情(不過那可是前網路,前社群媒體的時代),但那時在我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人曾像她一樣大聲表態與眾不同的美麗,以及身為同志的美好。」

19. Jil Sander創意總監Luke與Lucie Meier夫婦——碧玉Björk的專輯《Vespertine》

「在碧玉Björk《Vespertine》(2001) 的稀疏聲音地景裡,有一股深摯情懷貫徹其中。碧玉 非常懂得如何為電子聲響注入情感,而有感的當代性是我們在創作時的目標。我們是在佛羅倫斯唸書初識時一起聽《Vespertine》這張專輯的。雖然它並不是我們最愛的碧玉專輯,但卻存在著將我們召回過往時光場景的強大能力。我們在一月Pitti Immagine Uomo的Jil Sander秀上就用其當背景音樂,因為對曾以此為家的我們來說,《Vespertine》似乎就應存在於佛羅倫斯的氛圍中。這是一張雋永的專輯,絕對值得一聽。」

20. Christopher Kane——用 Buffy Sainte-Marie 的專輯《Illuminations》找到喜悅

「Buffy Sainte-Marie 的《Illuminations》(1969) 是對我個人及職業生涯有極大影響的一張專輯。第一次聽到時我起了雞皮疙瘩,在那之前與之後我從未聽過像這樣的東西。Buffy走在時代前鋒,於潮流到來前幾十年就開始實驗用科技、合成器與電腦製作音樂。在當今充滿不確定性的局勢下,這是大家可從中獲得慰藉的音樂,自然中一直都存在著常理與魔力。她曾說過,『我們需要嗅出喜悅。用鼻子追尋喜悅的軌跡。』這是現在最重要,最真摯的建議了。」

21. Tory Burch——《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故事中的善意

「我一直都很喜愛安東尼聖修伯里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1943) 中所傳達的訊息。他在講的是善意的力量,這在當今艱困時光中顯得格外重要。我最喜歡的其中一段話是:『這就是我的祕密,很簡單:只有用心靈,一個人才能看得很清楚;真正的東西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22. Matty Bovan——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的「沈浸式藝術作品」《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我一直都認為《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1982) 是最令人沈浸其中的藝術作品之一。不完美的未來,以及所有潛能都被完全利用的世界這個概念,從第一次觀看以來就帶給我許多啟發。每個角色在風格形象與個性上都獨一無二。我可以、也曾經迷失沈浸在整部片宏偉的設計規模,以及所有微小細節中。我永遠都不會厭倦這個宇宙及其中的視野。一年年過去,這部片依舊跟得上時代,直至今日我們還在摸索片中人工智慧 (AI) 的意義,以及如何和科技互動。它讓你思考並對事物提出疑問。片中所有的視覺與想法都有著豐富層次,且搭配上完美的原聲帶。」

23. Haider Ackermann——詩作背誦以及盧契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視覺饗宴

「我最近在花時間背誦朵樂希帕克Dorothy Parker和馬雅安傑洛Maya Angelou的詩作,以及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的〈A Thousand Kisses Deep〉(2001) 歌詞。小說家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的《Harlem Quartet》是我現在隨身攜帶的作品。音樂家雪利霍恩Shirley Horn、帕可迪魯奇亞Paco De Lucia、尼克凱夫Nick Cave、露杜瓦隆Lou Doillon、雷歐費亥Léo Ferré、阿姆Eminem、Lili Boniche、法國歌手芭芭拉Barbara和王子Prince都在近日重複播放的歌單中,還有電音團體地底世界Underworld的〈Born Slippy〉,用來提振精神。這些日子我也很需要美的滋潤,因此看了很多盧契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電影。」

24. Michael Halpern——洛福斯溫萊特Rufus Wainwright改變人生的力量

「當洛福斯溫萊特 Rufus Wainwright在2001年推出《Poses》專輯時,我正處於從男孩轉變為青年的階段,開始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那是一段形塑自我的重要時光,我嘗試搞懂自己的感覺,如何表達它們,如何辨識並處理情緒。《Poses》幫助我了解到自己有創意、敏感、喜歡同性並充滿希望;它也鼓勵我嘗試新事物,如關懷家人以外的他人,探索感情關係,接觸新電影、音樂及藝術家,進而塑造了我今天身為成年人、設計師、朋友、及愛人的樣貌。洛福斯Rufus的力量與細膩情感,文字和價值觀都讓我受益良多。他伴我走過青春期最嚇人的一些時光,同時也讓我懂得一路慶祝並珍惜所有小小的勝利。現在想到這些還會情緒激動。」

25. Rejina Pyo——暸解到不是所有小說都有快樂結局的那一刻

「我第一次讀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的《安妮日記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時是13歲,和安妮收到後來成為日記的空白筆記本時同年。我讀的是韓文翻譯版,還記得當時深深陷入她的故事中,好像我認識這位女生一樣。雖然我們兩個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她的文筆與觀點強烈地引起了我的共鳴。我那時還未出過國,或甚至未見過不同國家的同齡小孩,因此此書讓我用不同的觀點看待在首爾的生活。我記得自己在得知她最終命運後感到非常傷心,還和父母有了一段漫長對談。在那之前,我讀的所有書都有快樂結局。直至今日我依舊會不時重讀《安妮日記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我認為安妮的韌性、決心與樂觀態度非常鼓舞人心。」

26. Kenzo創意總監Felipe Oliveira Baptista——伴隨過他最好與最壞時光的那本書

「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 的《不安之書 The Book of Disquiet》(1982)斷斷續絮地在床頭桌上伴隨我已有30年了。這本書集結了500頁的思緒與自省,是在詩人過世後出版的,沒有開頭或結束。隨機打開一頁就能在幾行間找到整個宇宙。這幾年來,不管是最好還是最壞的時光都有它伴隨左右。佩索亞Pessoa用寥寥幾字就能道盡千言萬語的功力,一直以來都能令我讚嘆並受到啟發—他的文字總是直率、生動並雋永。書中幾個我最愛的句子為:『並沒有規範這種東西。所有人都是不存在的準則之例外。』還有『生命由我們自己決定。旅行就是旅者。我們所見的並不是表象,而是我們的本質。』」

27. Marine Serre——對碧玉Björk的終生熱愛

「我熱愛碧玉Björk做的所有事情,她發展創作生涯同時忠於自我,不怕任何事物的態度。要把她放進既定框架中是不可能的事。我還小時,在房間的窗戶貼了一張《Debut》(1993)專輯的明信片,那時甚至還沒有聽過她的作品。我也不記得是什麼時候得到那張專輯或明信片了。那幅影像在我腦海中封存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在認識她的音樂後又變得更加強烈。多年以後,我用她的歌〈All is Full of Love〉(1997)作為碩士畢業系列『Radical Call For Love』的配樂。現在我還是常聽,她是我認知中最獨特的一位歌手。」

28. Proenza Schouler的Lazaro Hernandez——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對創意的追尋

「派翠西亞莫里斯羅Patricia Morrisroe的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傳記(1995)是我少數重讀好幾次的書,高中時第一次讀完後就知道紐約是我該去的地方。當然傳記的內容有些警世成分,但同時也極度浪漫。梅普爾索普Mapplethorpe願意跟隨自己的迷戀與對創意的追尋,走向當時還不被認可的文化邊拓領域,並在過程中形塑一段指標性的個人歷史。新冠疫情隔離在家的這段期間,我已經三度重拾這本書了。在此質疑所有事物的時光中,很高興還有一本書提醒著我創意、決心、以及完全發揮創作極限的力量。它也帶我回到本身創意旅程的根源,並喚起創造出雋永事物的決心。這本書令我想起成立Proenza Schouler 前的人生,及大格局思考和放膽追尋信仰的力量。」

29. Proenza Schouler的Jack McCollough——哈洛Harold與茂德Maude間非比尋常的友情

「我於尚在摸索自己的青少年時期看了《哈洛與茂德 Harold and Maude》(1971),此片至今依舊在我心中有個特殊的位置。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黑色喜劇,描繪兩位差距甚大的角色間令人意外之關係:哈洛Harold是一位來自富裕家庭,對死亡有特別迷戀的年輕人,而茂德Maude則是熱愛生命的80歲初頭寡婦。我記得自己在兩個角色身上都感到了連結:哈洛 Harold的黑暗犬儒主義,以及茂德Maude無憂無慮的樂觀態度。重看這部片會將我帶回尷尬的青春期,那個想要弄清楚自己在世界中定位的時光,同時提醒了我不管年齡或經驗,這種內在衝突與疑惑感並不會真的消失。也許到頭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也許,這些都是連結著我們彼此,廣大人性經驗的一部分。」

30. Roksanda Ilinčić——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傳送到另一個世界

「我非常熱愛電影,一有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時就會重看一些經典作品。我特別喜愛的導演有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伯格曼Ingmar Bergman。但如果要選出最愛,那就會是所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的作品,像是《鏡子 The Mirror》(1975)、《伊凡的少年時代 Ivan’s Childhood》(1962)、《飛向太空 Solaris》(1972)等等。塔可夫斯基Tarkovsky是電影攝影的究極大師。他的電影充滿著最美麗、令人回味又難忘的畫面,並以無比細緻的手法呈現。看這些作品時無法不感到一股強烈的情感連結,且久久不會消逝。如果你想要被傳送到另一個神奇世界幾小時,我極度推薦他的電影。它們是蠱惑人心的藝術作品。」

31. Thom Browne——具開創地位的導演愛麗絲居伊布拉切Alice Guy-Blaché

「身為一位20世紀初的女性導演,愛麗絲居伊布拉切Alice Guy-Blaché的電影《落葉 Falling Leaves》(1912)有著重要地位,但許多人(包含多數電影從業人士)都不知道這位角色。她是電影產業中真正的開拓者,以及鼓舞人心的一位女性。她總是忠於自我且不讓任何人對她說『不』。她創作的主題簡單、具詩意又有先見之明。這部電影也是如此。一段關於真實愛情與青春純真的迷人故事……這也是我透過作品與發表一再詮釋的核心主體。」

32. Gabriela Hearst——為何閱讀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就像是回到了家

「許多書籍形塑了我今日的樣貌:博爾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的所有作品,一位朋友推薦了里查鮑爾斯 Richard Powers 的《上層林 The Overstory》(2018),就此改變我看待樹木的方式。閱讀令我放鬆,但有時也會訝異於一部作品改變自己的深刻程度。就拿博爾赫斯Borges 來說,我總是在重讀他的書,因為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世界需要更加認識他,就如同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法哈多Diego de Saavedra Fajardo與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一樣,他對文學的影響非常深遠宏大。」

33. Angela Missoni——為她的世界增添色彩之作家、樂團與設計

「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小說《百年孤寂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1967);平克佛洛伊德 Pink Floyd 的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1968 年墨西哥市奧運的海報;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的電影;以及建築師亞力山卓麥狄尼 Alessandro Mendini 的設計都令我好奇人腦創造力的極限,並瞭解到給幻想空間,成就自身夢想的重要性。」

34. Vetements的Guram Gvasalia——在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的《一個新世界 A New Earth》中找到目標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2005年,且每次重讀時都會有新的體會。大部分人的行程都非常忙碌,很少能找到時間想想自己,想想生命的目標。而現在我們都有了花時間深度思考的機會。《一個新世界 A New Earth》(2005)一詞源自以賽亞書和啟示錄,用來敘述人類經救贖後的最後階段。此書提醒著我們要享受生活當下,教導我們如何放開自我,並找到超越物質財富的意義。這是一本充滿力量,能夠改變生命的著作,特別是在我們將見證人類意識演化轉變的當下。要記得,所有結束都是新的開始!」

35. Ambush共同創辦人與Dior Men珠寶總監Yoon Ahn——艾倫沃茨Alan Watts的禪學

「我最初是在研究垮掉的一代文化 (Beat culture) 時認識艾倫沃茨Alan Watts的作品。《The Essence of Alan Watts》(1974)對我影響最為深遠。此書精彩集結了他對大哉問的想法,包含自我、上帝、冥想、死亡、時間、人類天性與宇宙戲劇等等。在這樣一個大家都想理出頭緒,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光中,希望Alan的文字能讓你找到正向能量與平靜,並像我當時一樣發現全新層面的啟示。」

36. Vivienne Westwood與Andreas Kronthaler——作家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筆下的不朽角色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史托納 Stoner》(1965) 匯集了所有希臘悲劇中會出現的力量。第一個段落就令人意外:Williams直率地陳述威廉史托納William Stoner生後留下的平凡印記,接著細膩回朔Stoner的生命,顛覆首句判言:他找到自己,出生正直,老實成長。

「他的父母僅知道如何靠農場的苦工存活下去。雖然極為貧窮,但史托納Stoner的父親依舊送他去大學上農學院,課程中包含他從未接觸過,並難以瞭解的文學。這其中一定有什麼意義,但他無法掌握,他絕望地坐著,緊抓桌面邊緣。Stoner愛上文學的那一天是整本小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他有了在舊時代會被視為宗教啟示的體驗。他看到所有事物合而為一,如見上帝。Stoner成為一位教師,我發現自己支持他的所有決定,因他忠於自我而希望他成功;但相反地,我們看到自我欺瞞的人們造成之傷害。書中角色像紀念碑一樣不朽明亮,於日常劇場中顯露真實樣貌。故事最後,我讚嘆於史托納 Stoner 的正直—一場完整活過的人生。只留下真相。」

延伸閱讀:

獨家專訪Gucci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我是一個快樂的人」

《Vogue》獨家專訪 : Hedi Slimane談論著他對新銳音樂奇才的支持

【本文獲「VOGUE Taiwan」授權轉載,原標題:Dior、Gucci、Versace、Michael Kors…35位時尚設計師獨家分享改變他們一生的經典電影、歌曲、書籍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