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另一位香奈兒 電影《Colette》講述的是這敢愛敢恨女權先鋒

撰文:王海燕
出版:更新:

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輕易拿來別人的名子與Coco Chanel相題並論,試問她的氣質與才華,誰人能及?
若然要在法國找上另一位香奈兒,也許就只有法國國寶級女作家Sidonie-Gabrielle Colette才能媲美,過去甚至有人說:「Colette比Coco Chanel還要吸引。」究竟,Colette是誰?
即將上映的電影《Colette》(寫我華麗緣)將會為我們揭盅。

《Colette》海報,由Keira Knightley擔任女作家Sidonie-Gabrielle Colette一角。(網上圖片)

在法國,無人不曉Coco Chanel,但更多人認識誰是Colette。她一生傳奇,是20世紀法國少數著名的女性作家,也是傑出的舞蹈家。在那個女性尚未能抬頭的時代裏,她的文字喚醒了女性平等的重要,而她的舞姿則講述了一個女性身體自主的劇本。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的故事,可以由她的首本小說《Claudine》說起。

《Colette》劇照(網上圖片)

「我名叫Claudine,我住在蒙提尼,我大概應該不會死在那兒吧。」書中一句直接的開場白,用一個名為Claudine身分的虛構女子,描述Colette真實的童年生活。《Claudine》不止交代了Colette孩童時光的歲月,更直接揭示了這位鄉村年輕女孩的寫作天賦。然後一本又一本關於《Claudine》的續集面世,成名者,卻並非Colette本人,而是比她年長十四歲的丈夫Henry Gauthier-Villars,人稱Willy的巴黎著名專欄作家及書評人。

文字出至Colette,書中所刻下的出版人,卻是Willy。因為愛、因為是男尊女卑的年代,又或者因為Colette太過於年輕了,還未學懂做人處事,甚至社會的功利,她不介意功勞全歸於Willy。Willy其後甚至威逼她寫作,更將Colette鎖在房間內。當時她還未懂得反抗,不過就深知自己心底裏絕無半點屈服,不想再因女性的身份而被無視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我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你發現了我。你在我身上塑造了自己的慾望。而且你以為我永不會得到自由,但你錯了。」

有人說過,Colette一生有過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並沒有將Missy列入其中,可是她的出現,確實對Colette影響至深。(電影劇照)

生命直至遇上Mathilde de Morny(Missy),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一次文化聚會上,她認識了一位男兒頭的女人Missy,首次碰面交談,Missy已知書中主角的故事及文字全源於Colette,並同時大力鼓勵她去取回本屬於自己的名譽、財產,甚至是書本的版權。記得電影來到Colette要求丈夫償還一切的那幕,Colette無懼當時女性連着褲裝都會招致輿論抨擊的保守年代裹,身穿踢死兔,走上大街,再踏入報館與Willy理論。雖然Colette最後追討無果,但這個畫面,卻充斥着Colette無視社會對性別的偏見,為自身價值而站立出來的那份勇氣,同時為日後的女性主義打上強心針。

「執筆者,就是改寫歷史的那位。」

法國女作家Colette,在現實中的確曾穿上整套西裝示人,而且筆下主題總帶禁忌及前衛的筆觸。

還不止意志上的獨立持行,Colette更開展了與Missy的同性戀情;繼後為賺取生計還當上了舞女,同時大膽在舞台上,用裸露姿態去講述女性身體自主的議題;並曾與Missy共同演出時,在台上上演相擁接吻。Colette的愛情與生活,的確引來當時文化圈的一陣騷亂,縱然如此,她也一直堅持在往後的日子大膽去愛,大膽去創作。繼後,Colette開始用上自己的名字出版,作品議題由男女之情,再到同性愛情以及女性在婚姻中的獨立自主都有所涉獵。Colette無疑是法國女性的重要代表聲音,亦只有她一人能夠與Coco Chanel齊名。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