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寒冬】《Vogue》頻頻蝕錢 大規模革新又能否力挽狂瀾?
《Vogue》即將在今年登陸香港,對於時裝迷而言定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在期待港版《Vogue》誕生之前,負責英國《Vogue》的Condé Nast Britain傳來「蝕錢」消息,在2017年虧損逾1.3億港元。
Condé Nast Britain旗下擁有《Vogue》、《GQ》及《Glamour》等媒體,根據《BoF》的報導,Condé Nast Britain在2017年錄得1.135億英鎊收入,比2016年下跌6.6%(而且2016年錄得430萬英鎊盈利),虧損1,360萬英鎊。員工人數亦減少8%至610人,但工資的支出反而上升11%至3,980萬英鎊。不過,Condé Nast Britain的代表人員卻指:「因為有特殊費用、會計、以及其他財務的計劃,所以外界所報導的情況並不代表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
除了Condé Nast British虧損外,Condé Nast在2017年亦虧損了1.2億美元。Condé Nast British為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旗下的分支,雖然Condé Nast與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同樣屬於同一母公司,但兩者一直以來都強調大家是獨立的個體,並遵從著不同的經營模式。不過,基於兩者的財務狀況都不太健康,2018年11月宣佈Condé Nast與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即將合併。Condé Nast的行政總裁Bob Sauerberg將會離任,並由全球行政總裁取代其位置,一同管理美國的Condé Nast以及英國的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
其實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在2017年提高了對《Vogue》的關注,在影像和文字工作上增加了對全球25個地區的Vogue的支援(美國除外)。同時亦擴充了版圖,相繼在波蘭、阿拉伯、Czechoslovakia(捷克及斯洛伐克)出版《Vogue》,而香港及希臘的《Vogue》將於2019年登場。不過,2016年的財務報告顯示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在歐洲地區,虧損650萬英鎊,反而中國地區則錄得盈利。集團除了財務虧蝕,內部人事變動亦十分頻密。Wolfgang Blau Blau取替Nicholas Coleridge成為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主席、Albert Read成Condé Nast Britain常務董事、Emanuele Farneti任意大利Vogue的主篇等等,不少老臣子都被換走,集團大規模的重組、改革又能否力挽狂瀾?
進入廿一世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大大改變了人的閱讀習慣,年青一代都喜歡在網上吸取不同的資訊,導致不少紙媒持續流失讀者群,甚至結業。連被稱為「時裝聖經」的《Vogue》也難逃一劫,在不同地區也錄得虧蝕,即將面世的香港《Vogue》又能否創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