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彭薇:「只希望用藝術能夠養活得到自己。」

撰文:王海燕
出版:更新:

藝術家的故事的確聽過不少,我們可透過不同的訪問了解他們從藝的來龍去脈,但老實說,不是每一位藝術家都願意在訪問中卸下面具,有些甚至會選擇耍官腔作以應對。幸好,與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彭薇對談,她選擇於短短四十五分鐘,交出真心,我們上至水墨創作,下至她根底裏對藝術的真切感受。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彭薇。

初次見面‧小薇

這次是第一次確確實實地與小薇見面,此前記得曾去過幾個展覽,例如香港M+美術館、萬玉堂畫廊,內裏總有幾幅筆法細膩的水墨名畫令人感到心醉。作品除了帶有中國傳統水墨風格,還糅合了西方美學的概念而創,其後慣性地上前一問作品是出自哪位藝術家之手。從此「彭薇」這個名字,便深深烙在我的心坎裏。再研讀更多有關小薇的作品,如深圳何香凝美術館於2011所展出過的「脫殼─彭薇作品2002-2011」;台灣耿畫廊舉辦過的「身與衣─彭薇個展2010」;2009年在北京所舉辦的「畫皮─彭薇個展」,再到中國美術館、美國波斯頓美術館、布魯克林美術館,都曾收納過小薇的水墨畫作。於2014年,她的作品 《遙遠的信件》更入圍新加坡美術館的Signature Art Prize。

+1

小薇一直很強調:「傳統水墨絕非只有黑白兩極,也不僅涵蓋中國的水墨特質,有據歷史部分水墨技法實際上是源於西方,因此也要上溯自西洋的文化。」在她眼中,世界沒有單一化的公式,她喜歡不斷提問,質問歷史,質問自己,從疑問中發掘出更多藝術的可能性。就像近期JOYCE所發表的2018秋冬,店內展示的一系列視覺藝術作品,是小薇從悠久的水墨技藝中提煉淨化的結晶。富現代感的精妙構圖中,水墨宛如從宣紙上,帶到同場展出的人體雕塑品、時裝和模特兒的肢體之上,利用如此創新的水墨演繹手法,讓筆墨伸延至三維空間,同時完整地保留傳統藝術的韻味以及水墨國粹之特色,實在令人目不暇給。

+1

開始理解‧思路

小薇的父親彭先誠是四川省詩書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更曾獲四川國畫大展《金龍獎》,被譽為是中國最重要的水墨藝術家之一。小薇出生於藝術世家,從小在父親的熏陶下開始接觸繪畫創作。小薇在兒時便對水墨和宣紙感到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她在父親的帶領下探索未知的藝術世界,因此早期她對水墨的理解,完全從父親承繼而來。「之後的創作,其實是多麼的想擺脫父親的影子。」從小到大,父親的那一套實在影響太深,雖然小薇非常鍾情於他的繪畫技法,不過與之同時,她更渴望嘗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思路,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繪畫脈絡。

「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套設計風格,就如同學習說話一樣,要先得經過模仿,再找一種適合自己的套路,但過程中會令人非常懊惱與漫長,也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直到2000年的某天,當我為自己首個系列下筆時,才發現自己突然開竅了,猶如一下子能夠掌控畫紙上所發生一切,雖然你不可預知何時會學懂這套語言,卻總有一天,你一定會真真正正地擁有藝術。」

談到與父親畫風上最大的分野:「家父以中國最傳統端整的一套水墨畫風作為創作思路,喜歡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抽取出靈感來源,亦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筆墨語言。而我的作品雖則也帶有一定的傳統國畫風貌,但主題方面就多會用上西洋文化,或較為當代的觀感作為發想。」從而可見,小薇終於找到自己的創作定位。

放不下‧藝術

問及成就,其實更想知道她有否經歷過失敗與放棄,小薇接過問題,釋出答案:「壓力、停滯不前,好像再努力也摸索不到屬於自己的創作思路,於是那年12,我曾經一度放棄藝術。」其後用上近八年的時間自我沈澱,雖然說是探索水墨的真義,惟腦海裏浮現更多的卻是「藝術不能維生」這個想法。

彭薇:「所謂的整體,是依靠所有的細節來填滿,因此創作時,全都是著眼點。」

由水墨路上,乃至於生活上,小薇似乎都能依靠家父,可她卻偏偏選擇獨立,用自己的力量踏實做人,對她而言,「能做藝術的同時,也可用藝術養活到自己」是她的夢想,甚麼本地常言的「成功必須靠父幹」,大概都不可用來形容小薇吧。

因此當初步入社會時,小薇嘗試用記者的身分認識藝術,一當便當了七年,過程中她逐漸領悟到:「藝術其實從來都不可被視作為一種謀生工具,是一種我天生的愛好。而且慢慢發現自己的性格、思考與觀察事物的方式,也特別適合用水墨作為傳播媒介。也常認為做攝影的,並不代表了他們不喜歡其他藝術面向,只是他們對鏡頭特別敏感,特別容易掌控,是天分的一種,同理,自知天分在於水墨,那就決定開始投身於此。」

縱然過程中她不斷掙扎,但終究她還是得出同一個答案:「我放不下藝術。」雖然用上幾近十多年的時間思考着同一條問題,但最後亦能趕得上找到生命中最渴望實踐的東西,可能這在他人眼中是再平凡不過的願望,但她卻圓滿地履行了自己畢生的夢想。